李春艺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外敷大黄、芒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行二次剖宫产术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微波护理,研究组在实施常规微波护理基础上应用大黄、芒硝外敷腹部切口。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产后不同时间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甲级切口愈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两组产妇V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d,两组产妇VS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产后24 h,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大黄、芒硝外敷腹部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
- 黄玉琼刘伟武李春艺吴志华李云端
-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术芒硝腹部切口
-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止血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宫底高度下降幅度及术后不同时间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较好,且未对性激素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因此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刘伟武谭茵李春艺曾伟兰徐秀英李云端
- 关键词:剖宫产
- 口服拉贝洛尔母乳药动学的风险评估与哺乳期合理用药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基于口服拉贝洛尔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乳汁药动学,评估哺乳期用药风险和干预哺乳时间,促进哺乳期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住院分娩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泌乳后口服拉贝洛尔片的乳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汁药物浓度,并计算药动学相关参数和用药风险评估指标。结果: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继续服用拉贝洛尔(100 mg,q8h,n=60),乳汁中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2.7±0.9)h、达峰浓度(Cmax)为(268.0±71.9)ng·mL-1、半衰期(t1/2)为(4.1±1.7)h。母乳用药风险评估指标,TID(theoretical infant dose,理论婴儿剂量)为(0.026±0.012)(95%CI:0.025~0.027)mg·kg-1·d-1,RID(relative infant dose,相对婴儿剂量)为(0.53%±0.13%)(95%CI:0.49%~0.58%)。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继续服用拉贝洛尔,受哺婴儿理论剂量和相对剂量均低于风险限,安全性较高,可在服药3~4 h后到下次服药周期前按需哺乳。
- 郑新陈宇刘伟武陈立波李春艺陈恒
- 关键词:拉贝洛尔母乳药动学用药风险哺乳时间
- 产妇口服拉贝洛尔对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性的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产妇口服拉贝洛尔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安全性,为促进合理用药及母乳喂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产后继续口服拉贝洛尔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新生儿为观察组,按1∶1以同日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的健康产妇新生儿为对照组,各6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新生儿开奶前、哺乳后24h及48h血压、心率,哺乳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情况,黄疸发生率、程度和消退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60例新生儿均未出现多汗、反应差、胃肠道不适、皮疹、呼吸加快等临床表现,停药7d后及分娩后28d的随访情况也无明显异常。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口服常规剂量拉贝洛尔期间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产生不良影响,不必限定暂停哺乳。早产儿则需要更进一步针对性研究。
- 郑新周丹李春艺陈恒曾伟兰王缉义
- 关键词:拉贝洛尔母乳喂养新生儿妊娠高血压
- 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280/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对于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林树坤谭茵李春艺张海燕刘伟武
- 关键词:产后乳房按摩乳汁分泌母乳喂养
- 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及护理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和镇痛分娩方式及护理。方法对6672例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率进行分析。结果 6672例产妇中14~17岁组32例(0.48%),18~34岁组5778例(86.60%),和≥35岁组862例(12.92%),其剖宫产率分别为0、26.70%、40.37%,分娩镇痛率分别为9.38%、31.67%、11.60%。结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妇分娩镇痛率与年龄因素有关。
- 吴志华肖海燕李春艺黄冬梅李莉娜胡月圆
- 关键词:产妇剖宫产分娩镇痛
- 疏松式乳房按摩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乳房肿胀及促进泌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疏松式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乳房肿胀及促进泌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剖宫产术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40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疏松式乳房按摩,对比两组产妇的乳房肿胀情况、泌乳情况和产后第三天血清泌乳素(PRL)、雌二醇(E 2)水平。结果观察组分娩后乳房肿胀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观察组分娩后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产后3 d,观察组血清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而E 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疏松式乳房按摩护理,能够促进母乳分泌,减轻和缓解乳房肿胀,提高血清PRL水平,降低血清E 2水平,改善和促进产后泌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谭茵刘伟武李春艺林树坤谢萍黎菲朱睿颖
- 关键词:乳房肿胀泌乳
- 二次剖宫产术后大黄芒硝外敷对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
- 2022年
- 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使用大黄芒硝外敷对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共纳入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收的二次剖宫产的产妇200例(纳入起始时间2020年1月,截止时间2021年1月),以计算机软件RandA1.0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于剖宫产术后第二天使用大黄+芒硝(1:3)外敷于腹部切口,连敷3天。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者占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数据更佳(P<0.05),两组产后24h VSS评分、VAS评分相似(P>0.05),而产后10d再次评估发现,两组各指标均有所好转,且研究组各项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外敷对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显著,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可以缓解切口愈合过程带来的疼痛感。
- 黄玉琼李云端刘伟武李春艺吴志华
- 关键词:芒硝外敷二次剖宫产腹部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