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世雄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正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牙齿拔除
  • 1篇牙弓
  • 1篇牙弓宽度
  • 1篇牙固定
  • 1篇牙冠
  • 1篇牙列
  • 1篇牙列拥挤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病学
  • 1篇牙周夹板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 1篇牙周指数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蔡世雄
  • 6篇陈婉红
  • 1篇李华珠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合并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合并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牙列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合并牙前突(A组),20例不合并牙前突(B组)。两组患者均行牙齿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拔除牙齿后牙弓宽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宽度、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宽度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上尖牙牙尖宽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B组治疗后下尖牙牙尖宽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上下尖牙牙尖宽度差值、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宽度差值、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宽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9例矫治成功,成功率为96.67%,B组全部矫治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牙齿拔除术是治疗牙列拥挤合并前突的有效手段,其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显著,但相比不合并牙前突的牙列拥挤者,其矫治疗程明显更长。
蔡世雄陈婉红苏江凌
关键词:牙弓宽度牙列拥挤牙齿拔除
叉头框蛋白O对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叉头框蛋白O1(FOXO1)能否通过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的炎症反应。方法在局部用去骨+丝线结扎+高糖饮食联合法建立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按照体重将模型犬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转换模型组(感染pc DNA-3. 1空载体质粒)和质粒模型组(感染pc DNA-FOXO1质粒);另选正常犬作为正常组。分别将真核表达pc DNA-3. 1空载体和pc DNA-FOXO1载体(生物生工公司合成)瞬时转染至牙龈组织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与细胞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牙龈组织细胞中FOXO1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1/2、p-JNK和p-p38 MAPK) 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转换模型组和质粒模型组的IL-8分别为(50±1),(151±18),(157±8)和(72±15) pg·m L-1;这4组的TNF-α分别为(80±20),(200±5),(181±38)和(115±12) pg·m L-1;这4组的MIP-1α分别为(35±5),(253±35),(269±55)和(83±9) pg·m L-1,模型组和转换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上述炎症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质粒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或者质粒模型组与转换模型组比较,上述3种炎症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这4组的p-ERK1/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 18±0. 20,2. 38±0. 50,2. 11±0. 30和0. 84±0. 20;这4组的p-JNK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 86±0. 15,1. 75±0. 35,1. 96±0. 55和0. 83±0. 14;这4组的p-p38 MAPK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 92±0. 10,1. 89±0. 35,2. 13±0. 60和0. 93±0. 30,模型组和转换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上述3种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质粒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或者质粒模型组与转换模型组比较,上述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 FOXO1可能通过抑制MAPK通路的激
蔡世雄李华珠苏江凌陈婉红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炎症反应
利塞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利塞膦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各15只。在第7 d、14 d、21天,测定正畸牙移动距离,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牙周组织破骨细胞分布情况及数量。结果:加力后第7、14、21天,各组正畸牙移动距离增加(P<0.05);利塞膦酸钠各剂量组正畸牙移动距离在第14 d、21天时高于对照组(P<0.05);利塞膦酸钠各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在第7天达最高峰,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早期增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加速牙周组织改建。
陈婉红蔡世雄苏江凌
关键词:利塞膦酸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
石英纤维带粘接自体牙冠结合截根术在过渡性牙周夹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牙周炎Ⅲ度松动前牙,用石英纤维带行松牙固定配合截根术,评价此夹板粘接自体牙冠的临床存活率。方法:选择38例有1~4颗Ⅲ度松动前牙且邻牙牙周支持组织丧失严重、不符合种植义齿及全冠固定修复的牙周炎患者行松牙固定,截除Ⅲ度松动牙牙根,评价1年内固定效果,记录不同时段邻牙附着丧失(AL)、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以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术后3、6、12个月固定有效率为100.00%、97.37%、92.11%;邻牙AL随固定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OP阳性率由治疗前的(74.32±9.93)%减至治疗后1个月的(32.0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固定后各时段的BO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Ⅲ度松动前牙伴邻牙牙周支持组织受损的Ⅲ~Ⅳ期牙周炎患者,行松牙固定配合截根术,以纤维条粘接存留牙冠行过渡修复,在1年期内固定效果良好,且改善邻牙牙周状况。
苏江凌蔡世雄罗尔灵
关键词:牙周夹板牙周炎截根术松牙固定
miR-100调节IGF1R/mTOR信号通路对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MicroRNA-100(miR-100)对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丝线结扎法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NC-agomir组、miR-100 agomir组、NC-antagomir组和miR-100 antagomir组(n=10),另取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体外培养PDLSCs,分为对照组、TNF-α组、miR-100-NC+TNF-α组、miR-100 mimics+TNF-α组、miR-100 inhibitor+TNF-α组、miR-100 mimics+TNF-α+Oe-NC组、miR-100 mimics+TNF-α+Oe-IGF1R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检测有关因子表达。结果:上调miR-100可显著降低牙周炎大鼠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和牙周组织IGF1R和mTOR的mRNA水平(P<0.05),减轻牙周组织病变,而下调miR-100表现出相反作用。在PDLSCs中,miR-100过表达可显著抑制IGF1R和mTOR表达,上调Cyclin E1、Cyclin D1及分化相关蛋白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性别决定区Y-box2(Sox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促进炎性微环境下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P<0.05);而下调miR-100表现出相反作用;且过表达IGF1R可减弱miR-100过表达对TNF-α诱导的PDL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miR-100可能通过抑制IGF1R/mTOR信号通路促进牙周炎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陈婉红蔡世雄苏江凌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7
2017年
目的:研究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及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成人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自锁组及隐形组(n=30),分别佩戴传统MBT托槽、Damon Q自锁托槽及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观察矫治前、矫治后1、3、6个月及矫治结束时患者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1~6个月,传统组及自锁组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持续升高(P<0.05),6个月达最高峰,矫治后1个月自锁组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矫治后3个月至矫治结束自锁组牙周指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隐形组患者PLI、IL-1β及TNF-α在矫治后6个月较矫治前升高(P<0.05),但矫治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及自锁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在正畸矫治中后期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小于传统托槽,隐形矫治器及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在正畸矫治后各个时期均更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陈婉红苏江凌蔡世雄
关键词: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牙周指数白介素1Β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口臭值(OS)、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治疗前后血清及唾液白介素(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I、SBI、PLI、OS、PD、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I、SBI、PLI、OS、PD、A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及唾液IL-6、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及唾液IL-6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变部位愈合,且安全性高,为牙周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
陈婉红蔡世雄
关键词:牙周病学西吡氯铵含漱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