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凤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氧化应激
  • 3篇缫丝
  • 3篇老龄
  • 3篇老龄大鼠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疫情
  • 2篇通路
  • 2篇微卫星
  • 2篇微卫星DNA...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毒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凝
  • 1篇血凝素
  • 1篇血糖
  • 1篇盐量
  • 1篇氧化应激水平
  • 1篇乙型

机构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陈华凤
  • 5篇张洁宏
  • 5篇覃辉艳
  • 3篇居昱
  • 3篇傅伟忠
  • 3篇王晶
  • 2篇康宁
  • 2篇王静
  • 2篇曾竣
  • 2篇闭福银
  • 2篇李彬
  • 2篇李永红
  • 2篇王芳
  • 1篇周树武
  • 1篇唐振柱
  • 1篇林睿
  • 1篇林玫
  • 1篇莫建军
  • 1篇袁俊
  • 1篇黄君

传媒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缫丝水对老龄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缫丝水对老龄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模拟传统缫丝水产生过程进行干蚕茧样品处理,并对缫丝水进行成分检测。采用16月龄老龄大鼠,根据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将大鼠分层随机分为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剂量组分别给予500、250、125 mg/kg剂量的缫丝水,阴性对照组给予纯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脂质氧化产物MDA、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结果缫丝水中粗蛋白含量为1640 mg/100 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 mg/100 g,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700 mg/100 g。丝氨酸(30.59%)、门冬氨酸(18.82%)、甘氨酸(10.00%)和苏氨酸(8.24%)是缫丝水中主要的水解氨基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缫丝水能降低老龄大鼠血清和组织中的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P<0.05),提高血清和组织中的GSH含量(P<0.05),提高组织中的SOD活性(P<0.05),提高血清和组织中的CAT和GSH-Px活性(P<0.05)。结论缫丝水具有改善老龄大鼠氧化应激的作用。
覃辉艳陈华凤杨慧罗海兰傅伟忠李庆波张洁宏
关键词:丝胶老龄大鼠氧化应激
2020-2021年广西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2020—2021年度B/Victoria(Bv)系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征。方法 选取广西2020—2021年分离的36株Bv系流感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序列拼接和基因特性分析。同时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原性分析。结果 2020—2021年广西分离的Bv系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相比,HA和N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1%~100.0%和99.1%~99.9%。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这36株Bv系流感毒株均属于1A(?3)B分支,与疫苗株属于同一分支,但广西毒株又进一步分为两个小分支。抗原性分析显示这两个小分支没有明显差异,均为疫苗株的类似株。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发现,HA蛋白携带R133G、N150K、N197D的氨基酸突变,变异涉及3个抗原决定簇。NA蛋白的酶活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均未发生突变。结论 2020—2021年度广西流行的Bv系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株的组分匹配但存在持续变异,需要密切监测流行株的变异情况。
陈华凤康宁康宁王静居昱王静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基因特性抗原性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缫丝水改善老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
目的探讨缫丝水对老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缫丝水能否通过上调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发挥改善氧化应激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1...
杨慧覃辉艳陈华凤傅伟忠李庆波张洁宏
关键词:氧化应激
广西崇左市一起由货车司机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超级传播的疫情调查
2024年
目的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7月28日至8月5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的鼻咽/口咽拭子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R软件计算基本再生系数(R0)和实时再生系数(Rt)。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的指示病例为某货车司机,其在2022年7月26—29日期间累计感染14人,并导致了疫情的扩散蔓延。整起疫情最少传播1代,最多传播4代,累计感染38人;时间分布上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7月31日和8月3日;年龄以30~60岁为主(26/38,68.42%),职业以餐饮服务人员为主(9/38,23.68%);发现方式以管控人员为主(30/38,78.95%),非管控人员主要在疫情的早期被发现;病例接触感染源后可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时间在2~5 d;该起疫情流行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的进化分支毒株,R0为6.79(95%CI:3.33~12.07),Rt先上升后下降。结论本起疫情是由一货车司机引起的奥密克戎病毒超级传播,应做好货车司机,尤其是边境地区货车司机的管理,以减少类似疫情的扩散蔓延。
蒋丽娜袁俊袁俊李永红陈华凤陈华凤曾竣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广西食蟹猴的遗传学研究
2019年
目的对广西食蟹猴不同生产繁殖群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广西不同繁殖群食蟹猴的遗传背景,为建立广西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和种群资源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广西3个不同生产群食蟹猴进行遗传检测,并计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37个,其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5~19个,平均11.8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17。3个不同生产群(F、N和W)分别检测到等位基因158、158和173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371、0.8318和0.86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92、0.7653和0.8001,3个不同生产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态性。3个生产群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多数位点处于H-W平衡。群内近交系数Fis均值为0.0235,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均值为0.0628,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402,基因流Nm均值为5.9616,表明3个生产群基本处于随机交配状态,群体间遗传分化很小。3个生产群遗传距离为0.2556~0.3223,遗传相似度为0.7245~0.7745,聚类分析显示F群体和N群体先聚为一类,再和W群体聚为一类,符合3个繁殖猴场各自关联引种历史特征。结论本研究有效分析了广西食蟹猴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
张洁宏覃辉艳李彬杨慧王芳陈华凤
关键词:食蟹猴微卫星DNA标记
广西1例本地新冠肺炎病例感染的溯源调查被引量:6
2022年
描述2021年1月广西1例本地新冠肺炎病例发现和感染的溯源过程,旨在为今后类似疫情溯源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参考。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七版)》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发病诊疗情况等,对病例、密接者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和胶体金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同时对重点场所环境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本地病例A和印度尼西亚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C同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2.3,共享2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推测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与印度尼西亚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密切相关,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无症状感染者污染入住隔离酒店环境,本地病例在对酒店消毒作业中因防护不规范暴露于病毒污染环境而导致感染。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是我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重点。
王晶陈华凤阳世雄赵君宇周树武居昱陈敏黄君莫建军张超汤洪洋潘利花徐红王静康宁闭福银赵翔张睿孚李永红林玫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特征
2023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毒基因特征,为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广西境外输入性COVID-19感染者的相关信息,使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软件进行序列拼接,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广西累计报告输入性感染者1662例,纳入分析1643例,平均年龄为37.4岁,男女比例为6.4∶1,68.4%接种过疫苗。输入性感染者来源国以越南为主(92.5%),入境口岸以凭祥友谊关为主(87.4%)。2020年输入性感染者主要为B.1.351和B.1.1分支,2021年主要为Delta分支,2022年主要为Omicron分支。结论广西持续存在从东南亚疫情高风险国家通过口岸输入疫情的风险,输入感染者的病毒主要为当年的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口岸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需要持续关注输入性病例。
王晶陈华凤陈华凤李志强居昱宫晨居昱黄航宫晨钟革曾竣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
缫丝水通过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改善老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研究
缫丝水是蚕茧加工成生丝过程中缫丝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成分为丝胶蛋白和蚕蛹蛋白,直接排放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若能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将大大降低生产企业的废水治理成本,具有很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我们的前期研...
杨慧覃辉艳陈华凤傅伟忠李庆波张洁宏
关键词:氧化应激ARE信号通路
微卫星与生化位点法对BALB/c小鼠遗传检测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BALB/c小鼠的遗传质量,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同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各样品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DNA片段大小相同,没有新的等位基因出现;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亦显示Akp1等14个生化标记基因均为纯合,个体间生化标记表型均一致,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品系特征。微卫星DNA标记检测结果与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微卫星DNA标记可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地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本研究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BALB/c小鼠遗传质量监测。
覃辉艳陈华凤王芳杨慧李彬张洁宏
关键词:BALB/C小鼠微卫星DNA标记生化标记
一种降血糖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糖油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降血糖油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每升水搭配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绿茶茶叶25‑30份,生姜28‑35份,花生12‑18份,盐2‑3份,花生油6‑8份。制作方法:取绿茶茶叶、生姜、花...
唐振柱林睿何璇陈华凤何芹许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