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茜

作品数:12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金融
  • 4篇农村
  • 4篇乡村
  • 3篇农村金融
  • 2篇支农
  • 2篇中国乡村
  • 2篇农民
  • 2篇农民收入
  • 2篇历史方位
  • 2篇金融改革
  • 2篇共同富裕
  • 2篇财政
  • 2篇财政支农
  • 2篇城乡
  • 1篇第三方支付
  • 1篇动力机制
  • 1篇一体化
  • 1篇支付
  • 1篇支农政策
  • 1篇中国城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2篇何茜
  • 8篇温涛
  • 1篇董文杰
  • 1篇王煜宇

传媒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经贸实践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现实选择被引量:4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大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适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温涛何茜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业
县域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分层化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衡量了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了县域金融发展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结构对县域城镇化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也即是说国有银行贷款占比越高越利于县域城镇化的推进。但是,对于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县域来说,金融发展结构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结构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化水平最高和最低的县域地区显著强于其他城镇化水平的县域地区。此外,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显著有利于县域城镇化的推进,但是不同城镇化水平县域地区仍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何茜温涛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镇化进程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效应的阶段牲差异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不断加大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和完善财政金融支农体制机制对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效应,并重点进行阶段性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效应在各个阶段均显著为正,并且增收效应逐渐增强;金融支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直接效应在2003年以前和2013年以后显著为正,间接效应在后两个阶段显著为正,并且促进作用明显提升。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支农,强农、惠农和富农政策有效促进了“三农”事业的发展,并且充分保障了农民快速稳定的增收目标。
温涛何茜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农民收入
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互联网的爆发式成长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现实的商业形态,同时,货币形态也在朝着电子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支付体系由传统方式向电子支付演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通过对其近几年交易额与货币供应量的观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以第三方支付货币电子化代表第三方支付,货币乘数代表货币供应,然后以它们为研究变量,基于2010年到2014年季度数据,探讨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果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具有替代作用,其中对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的作用明显,对定期和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小。
何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货币乘数
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评价与路径探析被引量:12
2018年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7~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值只有0.67,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就2015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有9个省市效率值未达标,这既有投入冗余、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又有城乡收入和消费方面的产出不足,需要从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加以改进。
温涛董文杰何茜
关键词:财政支农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源的结构分解被引量:12
2020年
文章基于收入结构视角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按绝对差距和收入比两方面进行分解,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来源是劳动性收入,其次才是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劳动和转移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分别表现为逐年波动下降和逐年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两者的贡献都逐渐趋于稳定;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力度最小,2013年以前几乎都未超过3%,2014年统计口径调整之后,劳动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力度分别表现为缓慢下降和缓慢上升趋势,而财产性收入绝对差距的贡献力度则与转移性收入差距相近。
何茜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被引量:36
2018年
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中国借助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动力,快速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使起点极低的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成绩斐然,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痼疾尚未破题、仍难破题。"新常态"下,中国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斩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死结,迫切需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方能再次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延续农民收入"增长奇迹",最终走向城乡协调和共同富裕。
温涛何茜王煜宇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动力机制
绿色金融的起源、发展和全球实践被引量:32
2021年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造成严重的威胁,绿色金融即是环境管理的新手段,代表了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与新方向,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重要创新和变革,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来源于公众环保意识增强,进而推动经济金融部门对金融问题的密切关注,绿色金融的内涵正在从单一绿色金融工具层面扩展到更广泛意义上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生态系统层面。绿色金融评估实践则经历了从某一特定绿色金融产品向绿色金融整体发展、从金融市场指数等宏观指标转向银行业经济效率等微观指标、从一个地区范围内的比较向探索全行业乃至全国发展一般规律的三大转变。绿色金融发展的全球实践则表现出中外发展差异明显、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以及绿色合作共建的绿色金融网络进展缓慢。
何茜
关键词:绿色金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现实选择被引量:34
2020年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表现出与宏观经济政策变迁相同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脉络,为“三农”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和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农村金融在顶层设计、调控对象把握、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症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系统性工程的金融需求与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并未得到有效契合,“三农”发展依然受到明显的金融约束。因此,为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保障,必须坚持以农村金融市场论和局部知识论作为理论指导,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与政府有效作为相结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与配套制度的有效供给,加快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厘清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业务范围,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提供适应乡土社会的现代金融服务。
温涛何茜
关键词:农村金融历史方位
中国乡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审思被引量:1
2023年
乡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后待绘就的又一宏伟蓝图。立足于既有文献对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进行的解读,从理论逻辑上厘清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和依据;构建由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能级富民乡村产业、高水平协调发展、高标准绿色发展、高层次精神富足、高品质生活共享、高水平发展环境7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共享性、富裕度和可持续性3个一级指标组成的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共同富裕总体安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认识。
何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