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堂 作品数:7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As联合乙肝疫苗提高CHB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提高慢乙肝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8例慢乙肝经治患者,分为联合乙肝疫苗组54例,原有抗病毒方案联合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每月1次,对照组54例继续原有抗病毒方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滴度下降幅度为44.46 IU/ml,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20.89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Bs Ab滴度上升弧度为26.04 m IU/ml,而对照组HBs Ab反而下降0.20 m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阴转联合乙肝疫苗组有18例(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2例(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9,P=0.000)。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血清转化19例(35.19%)高于对照组1例(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2,P=0.000)。结论联合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慢乙肝经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HBsAg清除率及HBsAg血清转换率,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刘江福 林琪 王星 郭如意 苏智军 余雪平 郑怡娟 张华堂关键词: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创建及验证 2021年 目的从临床常见血清学等指标中构建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于2006年4月—2017年10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行肝活检,以6:4比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197例)和验证组(129例)。应用建模组数据创建模型FM,评价FM诊断能力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结果在建模组,年龄、血小板、总胆红素、白蛋白及Ln(HBV-DNA)衍生出无创诊断模型FM。在建模组,FM诊断显著肝纤维化AUROC为0.900,优于FIB-4(0.745,P=0.0349)、APRI(0.711,P=0.0365)、GPR(0.680,P=0.0377)。在验证组,FM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ROC为0.843,优于APRI(0.698,P=0.0067)、FIB-4(0.660,P=0.0003)、GPR(0.721,P=0.0106)。结论由年龄、PLT、ALB、Ln(HBV-DNA)、TBIL五个参数构成的无创模型FM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均优于经典模型GPR、APRI、FIB-4。 张华堂 余雪平 李菊兰 郑怡娟 郑明慧 苏智军关键词: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肝穿刺术 慢性 无创性 无创模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协助该人群识别治疗时机。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69例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ALT正常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根据原始文献构建预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AAR、APRI、FibroQ、FIB-4、GP、GPR、GUCI)计数其AUROC。结果各无创模型对本入组人群显著肝纤维化均具有一定诊断效能,无创模型AAR、APRI、FibroQ、FIB-4、GP、GPR、GUC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8、0.716、0.762、0.746、0.700、0.657、0.727,其中FibroQ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62(0.691~0.824)。结论上述无创模型对ALT正常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具有一定预测效能,以FibroQ模型较佳,但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张华堂 余雪平 郭如意 郑怡娟 苏智军关键词:乙型肝炎 无创模型 肝活检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例分别纳入CHB组、HBV-LC组和HBV-ACLF组,健康对照(NC)组35例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HBV-ACLF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治疗过程中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变化。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比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HB组、HBV-LC组和NC组(P<0.05)。慢性HBV感染者ICOS的MFI与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63、-0.269、-0.273、-0.302,P=0.003、0.003、0.011、0.004);与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呈正相关(r=0.248、0.208、0.331、0.315,P=0.005、0.020、0.003、0.009);与HBV-DNA、腹水及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过程中,HBV-ACLF患者ICOS的MFI无明显改变。但生存组ICOS的MFI在治疗第1周时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合成功能、炎症程度及预后相关,治疗早期ICOS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慢性HBV感染者的预后。 陈春林 张华堂 苏密龙 郑怡娟 苏智军 余雪平 任岚关键词:慢性 肝衰竭 CD8+T淋巴细胞 腹水 慢性HIV感染者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60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特征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1例慢性HIV感染者[33例长期无进展者(LTN)、25例典型进展者(TP)和23例艾滋病者(AIDS)]及35例健康对照者(NC)的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LTN和TP患者及NC组外周血CD3^(+)T、CD4^(+)T、CD8^(+)T及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比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AID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B细胞(r=-0.403,P=0.002)、CD3+T细胞(r=-0.572,P<0.001)、CD4^(+)T细胞(r=-0.564,P<0.001)及CD8^(+)T细胞(r=-0.600,P<0.001)上CD160分子表达量均与HIV RNA载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IDS患者中B和T细胞上CD160分子表达量明显增加,与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 郑怡娟 余雪平 张华堂 董明亮 郑明慧 李菊兰 苏智军 苏密龙关键词:HIV T细胞 B细胞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52 w。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和HBsAg水平,使用Fibroscan 502型弹性测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在治疗52 w末,观察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96.7%,与对照组的93.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LT复常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观察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826.1±152.6)IU/mL和(194.5±33.8)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5.3±207.5)IU/mL和(245.6±51.5)IU/mL,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LSM分别为(49.6±7.3)U/L、(39.2±6.1)U/L和(9.2±2.1)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9±10.7)U/L、(52.8±8.7)U/L和(11.8±3.0)kPa,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的同时能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李菊兰 张华堂 郑怡娟 余雪平 邓勇 苏智军关键词: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检查并于2周内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记录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测量的肝脏硬度值(LSM),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LSM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肝脏瞬时弹性超声对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①152例患者中,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S0期3例、S1期57例、S2期49例、S3期34例、S4期9例。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检测结果显示,LSM≤7.3 kPa 70例、LSM 7.4~9.7 kPa 37例、LSM 9.8~12.4 kPa 28例、LSM 12.5~17.5 kPa 12例、LSM≥17.6 kPa 5例。②以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提示LSM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LSM逐渐升高(r=0.539,P=0.000)。③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检测≥S3期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74.2%。结论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尤其是S3期以上的肝纤维化准确性较高,在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菊兰 郑怡娟 林琪 余雪平 邓勇 张华堂 苏智军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脏穿刺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