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航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台网建设和初步讨论被引量:6
- 2016年
- 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的内容是对本省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台网进行加密和升级,形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和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及时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其目的是提高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提供的地震速报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防震减灾服务能力,为科学地震预警提供依据。
- 潘宇航尹志文刘白云蒲举
- 关键词: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地震各向异性是研究地球内部介质的重要内容,而剪切波分裂是研究地震各向异性一个比较直观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圈层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研究,可以提取地下矿物的性质、各向异性介质内部结构和深浅部圈层的形变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作...
- 潘宇航
-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震活动地质构造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各向异研究
- 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藏块体、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华南地块的交汇部分,由于受到印度-欧亚板块的推挤作用,使之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活动性,是我国现今最强烈的地震活动区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深...
- 潘宇航程建武陈昊马海萍徐溶蒲举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
- 祁连山地震带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
- <正>地震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于地壳和上地幔的一种地球物理现象。在地壳中产生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是地壳中充满了大量定向排列的EDA微裂隙(Crampin et al,1981)。剪切波分裂是研究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和区域应力状态...
- 潘宇航程建武蒲举
- 关键词:祁连山地震带地壳应力场剪切波偏振方向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中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潘宇航程建武
- 2016-08-24缅甸M_S6.9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热红外亮温资料,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2016-08-24缅甸M_S6.9地震震前热红外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地震震前存在显著的亮温变化,其热异常现象具体特征为:1)在2016-04-26开始出现热异常,相较以往震例表现出异常凸显、出现时间早且持续时间久的特点;2)异常区的时移性,该次异常区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至震前2个月左右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衰减直至完全消失;3)功率谱信息表现出增强的特征,异常持续时间在50d以上,特征周期为16d,最大相对变化率大于16倍。
- 潘宇航张璇张元生
- 关键词: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
-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中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2017年
- 祁连山一六盘山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大型边界变形带,地处青藏块体、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汇处,是中国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该地区在新构造运动上属于比较活跃的区域,有着较强的地震活动性,主要受到NE向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使之产生强烈的地壳变形和断裂活动.
- 潘宇航程建武
- 关键词:地震带各向异性上地壳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鄂尔多斯地块
-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甘肃省测震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使用SAM方法,获得了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地区21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分析讨论了该地震带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部分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明显与区域内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呈近NE-NEE方向,表明来自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NNE或NE向的水平挤压应力控制了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中上地壳应力场。但局部区域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表明该区各向异性具有差异性,主要是由复杂的活动构造所造成。
- 潘宇航程建武鲍子文蒲举
- 关键词: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主压应力
- 等效孔隙裂缝介质的弹性阻抗及广义流体因子分析
- 2017年
- 考虑到裂缝介质的双重孔隙特征,将Thomsen等效孔隙裂缝模型与线性滑动模型进行等价对比,得出Thomsen裂缝模型的广义各向异性参数并将其引入到HTI介质的纵波、转换横波弹性阻抗公式中,最终得到对应Thomsen裂缝介质的弹性阻抗公式,建立裂缝参数、岩性参数以及物性参数与弹性阻抗的直接函数关系,对弹性阻抗归一化后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型油气藏弹性阻抗对裂缝填充物性质极其敏感,且在不同流体饱和条件下对基岩的横纵波速度平方比、基质孔隙度的响应程度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将各向同性介质流体因子定义延伸,建立适用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广义流体因子。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优选的因子能够更好地识别等效孔隙裂缝介质中的流体。
- 窦喜英王恩利闫国亮陈启艳董雪华潘宇航
- 关键词:裂缝介质弹性阻抗流体识别因子各向异性参数
- 2016年10月6日台湾MS5.9级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红外遥感资料,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2016年10月6日台湾MS 5.9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6年6月初震中以北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现象,并且异常区域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至7月1日天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收缩至消失,但随后在震中附近又开始出现热红外异常,该异常在8月5日异常值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消失。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容易识别,可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之一,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为今后卫星热红外在地震前兆识别中提供了震例素材和判定依据。
- 潘宇航张璇张元生
- 关键词:热红外亮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