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麻醉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底座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压力控制
  • 1篇药瓶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运动诱发电位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生理
  • 1篇神经电生理监...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手术

机构

  • 6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6篇邵秀芝
  • 4篇代志刚
  • 3篇王胜
  • 2篇张振英
  • 2篇李燕
  • 1篇林红
  • 1篇谢丽萍
  • 1篇张圆圆
  • 1篇董江涛
  • 1篇张园园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对神经外科手术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对神经外科手术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MEPs监测的脊髓脊柱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在麻醉诱导后5s内单次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1mg/kg(A组)、0.15mg/kg(B组)和0.2mg/kg(C组),采用Cascade Elite 32通道监测仪进行MEPs监测,给肌松药后每隔2分钟刺激电极1次,记录引出MEPs波形的时间。采用Cooper评分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C组引出MEPs波形的时间明显长于A组[(39.60±1.79)min vs.(20.10±1.89)min,P<0.05],C组引出MEPs波形的时间明显长于B组[(39.60±1.79)min vs.(20.50±1.93)min,P<0.05]。B组气管插管条件明显优于A组(100%vs.65%,P<0.05),C组气管插管条件明显优于A组(100%vs.65%,P<0.05)。结论全麻诱导使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引出MEPs波形所需时间短,气管插管条件较优,是行MEPs监测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诱导中较合适的顺式阿曲库铵剂量。
张园园董江涛代志刚王胜李燕葛明月邵秀芝申珍张振英
关键词:运动诱发电位全麻诱导顺式阿曲库铵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中不同吸气流速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下不同吸气流速对胸科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肺病损切除术的单肺通气全身麻醉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吸气流速30 L/min组(A组),吸气流速50 L/min组(B组),吸气流速70 L/min组(C组),每组25例。分别于单肺通气前5 min(T0)、单肺通气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并行血气分析,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死腔率(VD/VT)、氧合指数(Pa O2/Fi O2)和分流率(Qs/Qt)。结果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peak、Pplat、呼气末正压(PEEP)、VD/VT、Cdyn、PaO2/Fi O2、Qs/Qt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Cdyn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的单肺通气中,适当增加吸气流速可以在降低气道压的同时促使更有效的气体弥散,减少死腔率并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陈平邵秀芝代志刚殷姜文
关键词:单肺通气吸气流速压力控制
麻醉用麻醉药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麻醉用麻醉药盘,包括药盘盘体,所述药盘盘体的左侧设置有避光放置机构,所述药盘盘体的内部设置有置药孔,所述药盘盘体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扣,所述旋转扣的外侧设置有提手,所述药盘盘体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在对需要避光储...
翟晶雯邵秀芝赵愉佳
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依靠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于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使用成效。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1月选择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班140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位本科生,其中,实验组本科生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对照组人员选择常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两组人员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利用考试成绩表来评估教学成效。结果:经过评价得知,实验组麻醉前对病症评价、麻醉前用药、气管插入、部位麻醉和椎管内管麻醉评价效果都明显高过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混合式学习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王胜林红林红殷姜文李燕李燕翟晶雯谢丽萍代志刚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教学效果
肌松药对微血管减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气管插管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肌松药对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及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6月拟行MVD术患者60例,根据所使用肌松药的不同随机分为氯化琥珀胆碱组(SCH组,n=20)、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组(CIS组,n=20)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药,n=20),对比分析3组患者电生理波形诱导成功率、气管插管条件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手术开始前,对照组和SCH组电生理波形诱导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CIS组的75.0%(P<0.05)。SCH组插管条件优秀率为100.0%,虽高于CIS组(90.0%)和对照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术麻醉诱导时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会延长电生理波形引出时间,在行电生理监测的MVD术麻醉诱导时尽量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申珍代志刚王胜邵秀芝张圆圆张振英
关键词:肌松药微血管减压术气管插管
麻醉管线定位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管线定位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环,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动...
邵秀芝翟晶雯樊世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