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登科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式肩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不连效果对比
- 目的 目的:对比观察反式肩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肱骨近端骨折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 罗登科
-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三种常规消毒换药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杀菌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索临床针对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的有效消毒换药方式,以便为此类型患者术后消毒换药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Ⅰ类手术患者189例,随机分为酒精消毒组、碘伏消毒组和碘伏消毒覆盖组3组,以不良反应发生率、杀菌率、临床疗效和治疗费用为观察指标。结果:酒精消毒组刺激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碘伏消毒覆盖组脱皮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消毒方式的杀菌率随换药时间延长逐渐减弱,碘伏消毒覆盖组杀菌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换药方式的手术切口均于2周内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Ⅰ类切口消毒换药的患者,行碘伏消毒覆盖可以有效消减细菌数量,预防因表面细菌残留引起的术后伤口感染。
- 罗登科陈垦邹戟周纳新董学海陶齐林谭玉林万峰
- 关键词:消毒换药骨科手术杀菌
- 三种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总结三种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小腿软组织缺损用不同皮瓣修复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至2016-05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依创面修复方法分为三组,胫后动脉穿支转位皮瓣组22例(转位皮瓣组),隐神经交腿皮瓣组14例(交腿皮瓣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组12例(游离皮瓣组),三组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治疗。比较三组皮瓣之间的平均面积、皮瓣长度、皮瓣宽度,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1954),对皮瓣的感觉恢复进行评价,对皮瓣的血液循环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1)转位皮瓣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58,P<0.001;F=48.290,P<0.001);(2)三组间修复皮瓣长度、宽度和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转位皮瓣长度、宽度和面积均小于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位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为s3~s3+,交腿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为s2~s3,游离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s2~s3。结论局部转位皮瓣的质地、颜色与原皮肤缺损区的皮肤相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游离皮瓣独特的优势是在受区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条件下,皮瓣可覆盖小腿的软组织缺损较大创面;对于创伤周围血管损伤严重,烧伤、烫伤及周围疤痕的患者,交腿皮瓣适用。
- 罗登科周纳新陈蔚东陈垦万峰聂宇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显微修复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联合螺钉治疗重度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沉降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联合螺钉治疗重度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沉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08~2019-01收治11例(16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沉降患者,均为女性,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根据X线片比较术前和术后膝内翻角度,应用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40.28±11.34)分、功能评分为(48.32±15.54)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89.76±14.13)°,胫股角(femoral tibia angle,FTA)为(15.04±3.38)°。结果手术时间为75~90 min,平均80 min;显性失血量为200~700 ml,平均430 ml;住院时间为10~15 d,平均12.5 d。随访时间为6~21个月,平均15个月。复查X线片测量膝关节FTA为(5.87±1.10)°,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87.33±5.42)分,功能评分为(89.45±5.94)分,膝关节ROM为(107.54±10.6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沉降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恢复良好,螺钉联合骨水泥支撑小面积胫骨平台沉降,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功能恢复满意。
- 罗登科邹戟陈垦周纳新陶齐林秦平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膝内翻畸形胫骨平台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及Quadrant通道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对比及阶梯治疗理念。方法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不同类型LDH病人169例,男97例、女72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37.64±4.3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采用PELD手术62例(PELD组),采用MED手术54例(MED组),采用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手术53例(QDT组)。观察、比较不同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c 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PEL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其他两组,MED组优于Q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病人术后10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10个月,病人对手术经历和疗效的问卷调查各组优良率:MED组(92.59%)>QDT组(92.45%)>PELD组(91.94%),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各组优良率:PELD组(95.16%)>MED组(94.44%)>QDT组(94.34%)。术后并发症:PELD组手术有2例复发,经MED(1例)或MIS-TLIF(1例)手术后治愈。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单节段LDH病人,PELD、MED、Quadrant均有微创性;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更经济、安全、有效、恢复快,这种阶梯式治疗方式的理念及个体化的选择病人更容易接受。
- 罗登科周纳新赵红卫陈垦聂宇刘丰平秦平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创面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SCC)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4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1例头皮SCC患者,肿瘤切除后头皮及颅骨大面积缺损(缺损面积分别为13.0 cm×8.0 cm和10.0 cm×6.0 cm)伴硬脑膜缺损(3.0 cm×3.0 cm),使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肌皮瓣大小20.0 cm×10.0 cm×1.2 cm。供区减张缝合后以VSD装置覆盖创面,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行全厚皮片植皮。术后给予抗感染、抗血管痉挛及预防血栓形成等治疗,出院后每周门诊复查随访,并评估该游离肌皮瓣治疗头皮大面积缺损的手术疗效。结果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对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头皮缺损完整修复,术后患者游离肌皮瓣成活良好,无肿胀和溃疡等。术后2个月随访,皮瓣红润,质地好。供区无感觉异常,活动无障碍。结论对于头皮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的软组织及部分硬脑膜缺损,可以应用游离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
- 陈垦尧浩聂宇陶齐林罗登科秦平周纳新陶圣祥
- 关键词: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头皮硬脑膜
-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及治疗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改变,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吻合的原因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经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不相吻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征象,均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7,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管失状径并计算相应Pavlov值。结果影像学表现与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进行手术后,随访14~36个月,平均23.6个月,手术时间(150±33)min,手术出血量(340±140)ml,术前椎管失状径、Pavlov值、JOA评分分别为(7.63±2.10)mm、(0.48±0.13)、(7.3±3.4)分,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5.14±2.32)mm、(0.98±0.14)、(12.6±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72.8±10.5)%。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6.3°±7.7°),与术前(16.2°±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脊髓型颈椎影像学表现与诊断颈椎病的关系不能正确把握,在理疗等保守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时机、开口角度在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对患者症状、功能有明显改善。
- 罗登科周纳新赵红卫陈垦肖运祥刘文俊
- 关键词:影像学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