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重症
  • 5篇蛋白
  • 5篇预后
  • 4篇重症肺炎
  • 4篇肺炎
  • 3篇衰竭
  • 2篇血清
  • 2篇炎性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评估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肺炎患者
  • 2篇细胞
  • 2篇腺炎
  • 2篇老年
  • 2篇老年重症
  • 2篇老年重症肺炎
  • 2篇后评

机构

  • 14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干部疗...

作者

  • 14篇陈伟
  • 5篇杨远征
  • 1篇王涛
  • 1篇符健
  • 1篇郑燕玲
  • 1篇陈志林
  • 1篇朱雪丽
  • 1篇胡志华
  • 1篇王雪娇
  • 1篇王丹心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HF住院患者91例为AHF组,同时选取本院生命体征平稳的即将治愈出院AHF患者91例为对照组,入院2 h后收集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TcPO2、TcPCO2数值,对治疗后AHF组患者随访6个月,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心血管事件组。进一步分析AHF患者诊断2 h后TcPO2、TcPCO2与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2 h TcPO2、TcPCO2及二者联合诊断对A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诊断2 h后AHF组患者TcPO2较低,TcPCO2、动脉血乳酸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血管事件组相比,心血管事件组TcPCO2、APACHEⅡ评分较高,TcPO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患者TcPO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负相关,TcPCO2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PO2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05,灵敏度为81.00%,特异度为71.40%,TcPCO2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03,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9.40%,二者联合诊断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865,灵敏度为74.00%,特异度为82.40%。结论 AHF患者入院2 h后TcPO2、TcPCO2对AHF患者预后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慧妍王丹心杨远征冼丽娜陈伟庄亚萍王涛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
血乳酸、纤维蛋白原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血乳酸(Lac)、纤维蛋白原(FIB)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8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重症肺炎组,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情况将84例患者分为生存组(n=50)和死亡组(n=34),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n=90)。比较各组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情况,利用ROC曲线评估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和APACHEⅡ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率的评估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组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283、0.428、0.331,P=0.039、0.001、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组患者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Lac、FIB、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可以为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提供更准确的预测。
陈绵聪陈伟林秀山符名勇
关键词:重症肺炎乳酸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病死率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在脓毒血症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82例,按照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33例)与非重症组(49例),按照患者结局将其分为非死亡组(69例)与死亡组(13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几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评测和比较。结果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重症组>非重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死亡组>非死亡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634、0.518、0.537,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所致ARDS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血清因子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冼丽娜杨远征陈伟孙广晓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预后
MASP家族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对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nnan-binding lectin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s,MASP)家族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13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补液、抗感染等规范化治疗,根据患者纳入研究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对MASP家族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7.17±2.89)分]、白细胞[(15.34±2.11)×10^(9)/L]、超敏C反应蛋白[(26.19±3.87)mg/L]、MASP-1[(4076.48±114.78)ng/L]、MASP-2[(58.75±6.31)ng/L]及MASP-3[(349.86±61.37)n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25.51±2.36)分,(14.23±1.64)×10^(9)/L,(28.36±3.92)mg/L,(3848.65±89.24)ng/L,(48.22±3.54)ng/L,(216.93±54.7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蛋白水平[(20.34±2.34)g/L]显著低于存活组[(24.78±2.6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MASP-1水平(OR=1.019,P=0.019,95%CI:1.003~1.036)、MASP-2(OR=1.557,P=0.019,95%CI:1.078~2.306)及MASP-3(OR=1.033,P=0.047,95%CI:1.000~1.066)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eason相关分析示:MASP-1、MASP-2及MASP-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92,0.763,0.511,均P<0.001)。结论:MASP家族表达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
冼丽娜邓小彦陈伟
关键词:脓毒症不良预后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支镜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氧合指数血清CRP PC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随机分组将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SP患者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纤支镜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单一组的82.22%(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均显著小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院内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及28d死亡率分别为15.56%、6.67%,均显著低于单一组的37.78%、24.44%(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纤支镜治疗老年SP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轻病情及炎症,减少病死率。
陈绵聪陈伟林秀山符名勇
关键词:氨溴索老年重症肺炎氧合指数
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用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东方市东方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乌司他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PaO_2和SoO_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PaCO_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及MMEF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乌司他丁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其肺部的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
赵秀清陈伟
关键词:乌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重症肺炎老年患者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及诊治指南将240例AP患者分为轻度胰腺炎组120例(MAP组)、中度重型胰腺炎组60例(MSAP组)和重症胰腺炎组60例(SA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后第1、4、7天,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MIP-1α、MIP-1β水平;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入院第1天,3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MSAP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入院第1天最高,之后逐渐下降;MAP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入院第4天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且第7天水平低于第1天。监测的3个时间点内,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均为SAP组>MSAP组>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MSAP组及SAP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8%(97/120)、75.0%(45/60)及53.3%(32/60);病死率分别为19.2%(23/120)、25.0%(15/60)及46.7%(28/60)。SAP组的治愈率低于MAP组和MSAP组,病死率高于MAP组和M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MIP-1α、MIP-1β及APACHEⅡ评分与AP患者病情呈现相关性,可以通过上述指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冼丽娜杨远征陈伟孙广晓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急性胰腺炎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血尿酸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血尿酸(BUA)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为制订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ICU发生感染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49例)、好转组(77例)和治愈组(27例),对所有患者的感染部位、入ICU治疗24h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好转组、治愈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为(44.03±12.06)、(24.12±13.67)、(13.95±4.08),BUA水平分别为(0.29±0.14)mmol/L、(0.22±0.12)mmol/L、(0.17±0.10)mmol/L,Scr水平分别为(5.36±3.03)mmol/L、(5.11±1.75)mmol/L、(4.22±1.05)mmol/L,BUN分别为(81.83±14.62)μmol/L、(79.57±13.24)μmol/L、(72.43±11.48)μmol/L,3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UA水平、Scr水平、BUN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好转组或治愈组,好转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UA水平高于治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感染患者死亡与年龄、APACHEⅡ评分、BUA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ICU感染患者BUA水平与感染部位、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预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王雪娇胡志华朱雪丽陈伟陈志林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血尿酸预后
肺纤方通过调控HMGB1/TLR2信号通路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纤方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Toll蛋白受体2(toll protein receptor 2,TLR2)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分为对照组16只和造模组64只。造模组采用博来霉素气管注射法建立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管注射。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纤方低、高浓度组及泼尼松组,各16只。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次/d,灌胃给药;肺纤方低、高浓度组分别给予0.72、2.9 g/mL肺纤方药液10 mL/kg,1次/d,灌胃给药;泼尼松组给予1.0 mg/mL醋酸泼尼松溶液10 mL/kg,1次/d,灌胃给药。所有大鼠均连续给药4周。对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HMGB1、TLR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评分较低,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较低,血清PDGF、TGF-β1水平较低,肺组织HMGB1、TLR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且肺纤方低浓度组>泼尼松组>肺纤方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方能明显减轻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PDGF、TGF-β1水平,抑制肺部炎症反应,且药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作用可能与下调HMGB1/TLR2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钟昌会冼丽娜钱进肖行杨远征陈伟
关键词:肺纤方特发性肺纤维化
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每次3 g,每天3次,静脉滴注,后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阿米卡星7.5 mg·kg^-1,每天1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炎性因子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83.37±1.58),(69.11±1.37)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4.81±0.84),(49.64±0.99)mmHg,功能残气量(FRC)分别为(3.13±0.34),(3.45±0.31)L,PaO2/吸入氧浓度百分比(FiO2)分别为376.48±7.18,312.79±7.27,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为(1.48±0.17),(1.29±0.19)L,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63±0.26),(2.31±0.27)L,深吸气量(IC)分别为(2.17±0.18),(1.73±0.19)L,FEV1/FVC分别为(61.76±4.86)%,(56.63±3.8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77.73±23.13),(97.36±26.38)ng·L^-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39.12±10.37),(49.76±11.19)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10和14天,试验组的CPIS评分分别为(3.01±1.01),(1.24±1.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1.12),(2.11±1.32)分(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阿米卡星能够提高肺功能,减少肺部炎症,改善血氧情况。
郑燕玲张应魏陈伟邓小彦
关键词:阿米卡星重症肺炎炎性因子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