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碧云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入院
  • 1篇入院查体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神经内科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体内外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治疗
  • 1篇左下肢
  • 1篇左下肢麻木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诱导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徐萌
  • 4篇陈碧云
  • 3篇赵建夫
  • 3篇樊晶
  • 2篇陈文慧
  • 2篇赵凤芝
  • 2篇全强
  • 2篇张鼎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脊髓转移1例
2017年
患者,男,80岁,2015年12月8日因"左下肢麻木4 d,伴左下肢乏力10h"拟诊断"脑梗死"收入本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左上肢V级,左下肢V-级。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左侧巴氏征阳性。既往2012年因"肺癌"于我科住院治疗。
陈碧云徐萌
关键词:脊髓转移左下肢麻木神经内科下肢乏力入院查体住院治疗
CIK细胞联合贝伐单抗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内外抗瘤活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贝伐单抗(bevacizuma)对肝癌Hep G2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健康供血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多种细胞因子促进CIK细胞成熟,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CIK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CIK细胞与贝伐单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ep G2细胞后,利用CCK-8测定其对Hep G2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侵袭小室(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测定其对Hep G2细胞侵袭迁移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 G2细胞Akt和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建立Hep 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CIK组、贝伐单抗组及CIK细胞联合贝伐单抗组,给药28 d后处死裸鼠,剥取瘤体,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CD31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提取健康人PBMC诱导14 d后,CIK细胞表型分析显示CD3+CD56+细胞扩增达(36.33±2.58)%。与单独治疗组比较,联合组对Hep G2细胞的抗肿瘤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5);CIK细胞和贝伐单抗两药联合比单独给药组对Hep G2细胞的侵袭[(75.6±9.53)vs(304.8±45.73)、(359.8±38.10)个,P<0.01]和迁移[(29.35±8.14)%vs(55.07±6.27)%、(60.50±9.73)%,P<0.05]能力的抑制更强;CIK细胞和贝伐单抗两药单独及联合都能抑制Akt和Erk的磷酸化;CIK联合贝伐单抗组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生长以及移植瘤组织平均血管密度和Ki67表达,与单独治疗及对照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联合贝伐单抗在体内外对Hep 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均有抑制作用,且优于单独治疗组。
赵建夫赵凤芝陈文慧全强樊晶陈碧云张鼎徐萌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贝伐单抗肝癌
不典型甲状旁腺腺瘤:1例报告
2018年
目的:本文介绍1例不典型甲状旁腺腺瘤(atypical parathyroid adenoma,APA)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PA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APA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37岁女性患者以腰部及右骶髂关节隐痛起病,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uorine-18-uorodeoxy 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PET)-CT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神经内分泌癌;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后,病理诊断为APA。给予补钙和唑来膦酸治疗。随访半年,无复发征象,预后良好。结论:AP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介于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对此类患者,应进行密切随访,监测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是否恶变为甲状旁腺癌。
樊晶赵建夫陈碧云徐萌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
bFGF和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9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组织治疗前bFGF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89例鼻咽癌组织bFGF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3%和61.6%;bFGF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两者的高表达均与鼻咽癌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1);在鼻咽癌组织中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bFGF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4,P<0.05);亚组分析表明,bFGF和MMP9表达水平均升高的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最差。结论:bFGF和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两者与鼻咽癌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联合应用有可能成为鼻咽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赵建夫陈文慧赵凤芝全强樊晶陈碧云张鼎徐萌
关键词:鼻咽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