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柯君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4篇病毒灭活
  • 3篇蛋白
  • 3篇电纺
  • 3篇血液
  • 3篇血液制品
  • 3篇灭活
  • 3篇安全性
  • 3篇PLGA
  • 2篇药师
  • 2篇用药
  • 2篇用药干预
  • 2篇术后
  • 2篇术后粘连
  • 2篇纤维蛋白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灭活病毒
  • 2篇聚合膜
  • 2篇合理用药

机构

  • 1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1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广州市电纺生...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4篇陈柯君
  • 7篇陈灶妹
  • 7篇赵月
  • 6篇李茹冰
  • 5篇李健
  • 5篇江丽
  • 2篇邓乐君
  • 2篇李伟达
  • 1篇李佳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外照射法灭活DBJ中病毒的工艺研究
目的:  本论文主要选取了病毒理化性质都具有代表性(病毒大小、核酸类型以及有无包膜),并至少应包括一种对物理和/或化学处理有明显抗性的病毒,所以选择了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水疱性口炎...
陈柯君
关键词:病毒灭活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PEG/PLG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参数优化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纤维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医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纺丝过程及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选取了PEG含量、纺丝速度和电压3个因素作为影响因子,以拉伸强度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二次多元模型。结果表明,PEG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电压的二次项;模型预测的拉伸强度值与真实值能较好的拟合,说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PEG/PLGA复合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赵月陈灶妹何婷陈柯君江丽张俊辉万华印李茹冰
关键词:静电纺丝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
HPLC法测定感咳双清胶囊中黄芩苷和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陈柯君
浅析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
血液制品是生物制品中的一种,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所体现的显著优势,已逐渐被应用于现代医学中,是急症抢救、防病治病的重要药品。保证病毒安全性在血液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血液...
陈柯君李健李茹冰
关键词:血液制品安全性
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对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及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提供实验依据,最终为临床新应用提供依据,探究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FS)其对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及其对创面皮肤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72只体重为160~20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白凡士林组和FS组,于背部制作直径为1. 5 cm的全层圆形皮肤切除创面,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白凡士林组和FS组则分别用医用白凡士林和FS涂抹伤口。术后3、7、14和21 d测量各组大鼠的皮肤伤口面积,计算各组皮肤创面愈合率;取术后7和14 d伤口皮肤标本进行HE病理组织学观察;并于术后7、14和21 d取组织进行酶联免疫法测定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蛋白含量。在术后3、7、14和21 d时,FS组的伤口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E染色结果显示在第7 d时FS组胶原沉积高于空白对照组;血管新生数亦高于空白组、白凡士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14 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S组胶原沉积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血管新生数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各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第7、14和21 d时,FS组大鼠皮肤创伤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说明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能有效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皮肤创伤治愈提供了新思路。
欧思琳陈灶妹陈灶妹陈柯君吴云陈柯君李茹冰
关键词:皮肤创伤羟脯氨酸
浅析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
血液制品是生物制品中的一种,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所体现的显著优势,已逐渐被应用于现代医学中,是急症抢救、防病治病的重要药品。保证病毒安全性在血液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血液...
陈柯君李健李茹冰
关键词:血液制品安全性
文献传递
分析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干预中的作用
临床药师这一专有名词最初始于国外,近年来才逐渐引入我国。临床药学的重点由过去传统的"药"转向"人",旨在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利用药理学、药物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知识积极协助临床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或帮助,...
陈柯君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调节剂和诊断制品等。血液制品是指源自人类血液或血浆的治疗产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等。
陈柯君李健
关键词: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安全性
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对大鼠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lactic/glycolic acid,PLGA)、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探讨其对大鼠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PLGA和PEG按照19∶1(M/M)混合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并行大体及扫描电镜观察。取SD大鼠54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及PLGA/PEG组各24只,采用盲肠浆膜机械损伤方法制备腹腔粘连模型,术中PLGA/PEG组盲肠创面局部覆盖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3 d及1、2、8周,大体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并参照自定标准对腹腔粘连程度进行评级,PLGA/PEG组观察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降解情况;各时间点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以上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呈白色、不透明状,质地柔软;扫描电镜观察示,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主要由纤维无序交错堆积而成,具备微孔结构。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示,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植入大鼠体内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解;PLGA/PEG组腹腔粘连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各时间点粘连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尚未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组织学观察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PLGA/PEG组盲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减缓,粘连程度明显降低,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但尚未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PLGA/PEG可吸收电纺聚合膜能有效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并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
陈灶妹赵月何婷陈柯君江丽张俊辉万华印李茹冰
关键词:腹腔粘连
盐酸椒苯酮胺对新西兰兔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新西兰兔心电图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时的时限)的影响。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5%葡萄糖)、PPTA低(2.5mg/kg)、中(10mg/kg)、高(25mg/kg)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9mg/kg索他洛尔),采用体表心电图技术,通过Pclab-530C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各组新西兰兔注射相应药物后PPTA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表明,2.5mg/kg、10mg/kg PPTA在缓慢给药后不引发QT间期延长,25mg/kg PPTA在缓慢给药后15min内引起QT间期轻度延长(P<0.05);PPTA对QT间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给药后0~15min,45min后基本恢复正常。因此,低、中剂量盐酸椒苯酮胺(PPTA)不引发新西兰兔心电图QT间期延长,安全性较高,高剂量可能有引发QT间期延长风险,提示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使用剂量,以防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江丽欧思琳吴云赵月陈灶妹陈柯君吴庆荣朱晋辉李茹冰
关键词:新西兰兔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