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畅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超轻SE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SE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轻SEBS改性材料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SEBS 100份,环烷油50~120份,聚丙烯22~50份,空心玻璃微珠4~8份,偶联剂0.05...
- 严岿聂畅邓益祺姜旭雷诗棋华林王辉
- 文献传递
- 汽车门内饰板的成型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以某轿车门内饰板为例,对汽车门内饰板成型的翘曲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Moldflow,对其浇注系统进行了改进,使翘曲降低9.23%;采用Minitab对其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得到各参数对翘曲变形影响的重要性为:保压时间>熔体温度>保压压力>模具温度。模具温度30℃,熔体温度230℃,保压时间10 s,保压压力40 MPa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可使汽车门饰板翘曲降低8.5%。采用改进的浇注系统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使汽车门饰板的翘曲降低17.73%。
- 郝旭飞袁智军王辉李丰勤聂畅韩启明
- 关键词:注塑成型翘曲正交试验
- 一种高抗冲击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冲击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聚丙烯100份,高岭土15~25份,硫酸钡25~45份,钛酸酯偶联剂0.2~0.8份,铝酸酯偶联剂0...
- 严岿雷诗棋姜旭聂畅邓益祺秦训鹏王辉
- 文献传递
- 多填料改性汽车内饰用聚丙烯被引量:4
- 2018年
- 以汽车内饰用聚丙烯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混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及其两两复配形成的三种复合偶联剂对高岭土和硫酸钡进行的表面改性填充聚丙烯的性能。试验表明,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复配改性高岭土和硫酸钡填充聚丙烯(PP)能取得最优的综合性能,拉伸强度提升10.62%,断裂伸长率提升12.8%,弯曲强度提升4.95%,缺口冲击强度提升28.6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提升52.48%。通过正交试验对钛酸酯/铝酸酯复合偶联剂改性高岭土和硫酸钡填充PP进行了配方优化,同时发现高岭土能起到增强作用,硫酸钡对基体有增韧作用,且高岭土与硫酸钡在PP中具有协同作用。
- 聂畅严岿邓益祺秦训鹏王辉郝旭飞
- 关键词:聚丙烯硫酸钡高岭土表面改性
- 一种高强度改性SEB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改性SEB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SEBS纳米复合材料各组份按重量份计为SEBS 100份、石蜡油30~120份、聚丙烯15~30份、纳米二氧化硅5~26份、偶...
- 严岿聂畅雷诗棋邓益祺姜旭王辉秦训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拉伸性能SE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拉伸性能SE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EBS改性材料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SEBS 100份,环烷油50~100份,聚丙烯3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25份,乙烯...
- 严岿姜旭邓益祺聂畅雷诗棋王辉华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SEBS/PBT共混改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SEBS/PBT共混改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EBS/PBT共混改性组合物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SEBS热塑弹性材料90~100份、填充油60~70份、PBT 30~5...
- 严岿邓益祺姜旭聂畅雷诗棋王辉华林
- 文献传递
- 接枝共混物和PBT对SEBS/PP体系的复合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二者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体系的复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形貌,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一组验证试验证明了复合作用的存在。结果表明,接枝共混物和PBT二者对SEBS/PP体系产生了一种复合作用,这种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SEBS/PP体系的拉伸性能,当接枝共混物、PBT各占体系的10%时,拉伸性能最佳。
- 姜旭王辉聂畅严岿郝旭飞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多填料改性汽车内饰用聚丙烯
- 以汽车内饰用聚丙烯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混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及其两两复配形成的三种复合偶联剂对高岭土和硫酸钡进行的表面改性填充聚丙烯的性能.试验表明,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复配改性高岭土和硫...
- 聂畅严岿邓益祺秦训鹏王辉郝旭飞
- 关键词:聚丙烯共混改性增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