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璐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儿童
  • 5篇咽喉反流
  • 5篇反流
  • 4篇PH监测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口咽
  • 3篇儿童重症
  • 3篇肺炎
  • 2篇重症肺炎
  • 2篇儿童重症肺炎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分型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物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像

机构

  • 1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黄璐
  • 10篇郑跃杰
  • 7篇鲍燕敏
  • 6篇王文建
  • 2篇马红玲
  • 2篇陈杰华
  • 2篇李晓楠
  • 2篇申昆玲
  • 2篇赵海霞
  • 1篇李志川
  • 1篇李雨铮
  • 1篇王卫
  • 1篇王和平
  • 1篇李晶
  • 1篇禹定乐
  • 1篇黄丽
  • 1篇张交生
  • 1篇曾洪武
  • 1篇杨卫国
  • 1篇杨永弘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族溶血性链球菌之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检测误区被引量:4
2021年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酿脓链球菌,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始终未设定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和耐药的折点,并且推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GAS感染的一线药物。然而,却有不少报道中出现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率、耐药率,且大多来自国内研究和国内主要耐药监测网。回顾国内外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谓“中介”或“耐药”的报道,发现存在诸多疑问,如这些菌株并非真正的“耐药”,而是否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而青霉素敏感性降低菌株是否携带青霉素结合蛋白2X突变基因,这些疑问均未得到确切证实。通过本文,以期广大临床医生、药学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关注GAS及其耐药问题。
禹定乐鲍燕敏张交生卢清华黄璐沈叙庄申昆玲郑跃杰杨永弘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监测
以发绀为表现的婴幼儿咽喉反流疾病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总结以发绀为主要表现的婴幼儿咽喉反流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LPR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均以发绀为主要表现,2例为食管闭锁术后,病程从3 d~4个月不等;4例合并喉软化,1例合并重度气管软化,1例合并食管狭窄;5例均有声带及杓间区黏膜水肿;24 h咽喉部pH值监测Ryan指数立位为65.92~1444.5,卧位3.73~431.44;3例根据病原学结果给予红霉素、头孢曲松抗感染;2例加用多潘立酮口服,3例加用奥美拉唑口服;1例坚持服药8周,症状缓解,复查Ryan指数正常;3例服用4周药物,症状减轻,家属自行停药;1例在服药期间仍出现发绀,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重度软化,给予气管支架植入,症状缓解。结论LPRD与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当患儿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时应考虑到LPRD,尽早完善喉镜和Dx-pH检测,避免漏诊。
李莉黄璐王文建
关键词:发绀婴幼儿
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咽喉反流的临床诊断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咽喉反流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1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用Dx-pH监测仪记录24 h咽喉部的pH值变化及诊断是否存在咽喉反流。对有反流组和无反流组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3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均完成检查,咽喉反流的检出率为54.8%(17/31)。2岁以下咽喉反流的发生率(70.0%)高于2岁以上(27.3%)(P<0.05),性别无差异(P>0.05)。对比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与咽喉反流症状,有反流组仅在呕吐症状的发生率(47.1%)高于无返流组(7.1%)(P<0.05)。17例存在反流的患者中,直立位反流者9例(52.9%)、平躺位反流者1例(5.9%)、双体位反流者7例(41.2%),经抗酸治疗部分恢复良好。结论 24 h Dx-pH监测可用于儿童咽喉反流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咽喉反流在2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半以上无消化道症状,预后良好。
黄璐王文建郑跃杰
关键词:咽喉反流下呼吸道感染儿童PH监测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
2022年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简称新冠后综合征)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12周以上的躯体症状或症候群,可以表现为各种体征和症状的组合。女童、学龄期及青少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应性体质及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是患儿发生新冠后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持续存在、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微血栓形成等相关。目前儿童新冠后综合征以缓解症状、康复治疗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现对儿童新冠后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及管理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黄璐鲍燕敏郑跃杰杨永弘申昆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儿童
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774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74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资料。所有患儿入院24 h内留取标本,将标本置于无菌标本收集管并送检,静脉采血行病原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774例患儿中婴幼儿646例,春夏季发病486例。病原检测阳性577例(74.5%),以单纯细菌感染(229例)和混合感染(198例)为主。共检出病原918株,其中细菌504株(54.9%),以革兰阴性菌(334株)为主,检出前3位细菌为肺炎链球菌(99株)、副流感嗜血杆菌(86株)、肺炎克雷伯菌(62株);病毒222株(24.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129株)为主;非典型病原体189株(20.6%),以肺炎支原体(160株)为主。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各年龄组均有检出。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见于春夏季,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支原体四季流行。结论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春夏季多发,以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多见,检出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各主要病原年龄、季节分布不同。
黄璐郑跃杰杨卫国王文建苏国云孟青
关键词:重症肺炎儿童病原学细菌感染
24小时口咽pH监测在诊断儿童咽喉反流中的初步应用
王文建黄璐郑跃杰
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灌洗液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肺炎链球菌在临床样本与分离培养菌株中的血清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全面的流行病学数据。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因临床需要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检查,取临床检查剩余灌洗液标本进行常见病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对肺炎链球菌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多重PCR血清分型测定。结果共收集到473例灌洗液样本进行病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病原菌检测阳性数为98例,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45例。在肺炎链球菌阳性患儿中,灌洗液分离培养到菌株共有18例。45例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中共有8种血清型,依次为19F、14、4、23F、18C、19A、3、6A/B,未分型2例。18例分离培养阳性的肺炎链球菌中共有5种血清型,依次为19F、14、23F、3和18C,而4、6 A/B和19A未检出。结论肺炎链球菌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直接采用临床样本进行肺炎链球菌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血清分型种类也多于细菌培养。
李晓楠刘梓豪郑跃杰王文建黄丽鲍燕敏黄璐王和平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儿童重症肺炎血清分型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鼻呼出气一氧化氮(FnNO)动态变化对儿童慢性鼻窦炎(CRS)的疗效评估及潜在病因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8—2020年深圳市儿童医院933例FnNO的检测结果,纳入其中随访FnNO变化的20例CRS住院患儿,根据过敏疾病史分为CRS伴过敏组(10例)和CRS不伴过敏组(10例)。应用Sunvou FnNO测定系统,采用鼻被动呼气+静音技术检测FnNO水平。结果①20例患儿病程均>3个月,20例伴有慢性咳嗽,16例伴有鼻塞,10例伴有过敏史;②随访36个月,20例患儿治疗前后的FnNO值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0±164)ppb vs(337±280)ppb,P<0.05];③CRS伴过敏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nNO明显升高,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6±116)ppb vs(519±280)ppb,P<0.01];而CRS不伴过敏组治疗前后的Fn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206)ppb vs(156±120)ppb,P>0.05];④10例CRS不伴过敏组患者中,4例FnNO水平持续降低,其中3例患儿确诊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多次复查FnNO均<77 ppb;1例确诊囊性纤维化(CF)。结论儿童CRS存在FnNO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变态反应及鼻腔阻塞相关,而规律治疗后随访FnNO水平可逐渐趋于正常,少部分FnNO水平持续降低的患儿需警惕是否合并PCD、CF等基础疾病。
刘小兰冯志冠易秋维王卫黄璐郑跃杰鲍燕敏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儿童过敏
24小时口咽pH监测诊断儿童咽喉反流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24 h口咽p H监测在呼吸道症状患儿诊断咽喉反流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DX-p H检测系统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有呼吸道症状疑似咽喉反流患儿进行24 h口咽p H监测并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检查完成情况、依照RYAN指数诊断的阳性率及阳性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76例患儿均完成检测;其中阳性30例(阳性率39.5%),较低年龄患儿咽喉反流比例略高于较高年龄者;部分患儿抗酸治疗8周后复查转阴。咽喉反流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打鼾、声嘶、清咽、呛奶、吐泡沫、喉鸣、气促、面色发绀、鼻塞等,初步诊断多为支气管肺炎、鼻炎及鼻窦炎、喉软化、咽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等呼吸道疾病。结论呼吸道疾病患儿可存在咽喉反流,咽喉反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24 h口咽p H监测操作简便,适用于各年龄段患儿,可作为可疑咽喉反流患儿的检查手段。
王文建黄璐郑跃杰
关键词:咽喉反流儿童
胃管内灌注美兰支气管镜观察法对儿童先天性气管食管瘘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管内灌注美兰支气管镜观察法在儿童先天性气管食管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确诊的2例先天性H型气管食管瘘患儿和3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术后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食管造影、支气管镜常规检查法、管内灌注美兰支气管镜观察法、胸部CT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胃管内灌注美兰后支气管镜检查均可观察到气管内美兰渗出;2例气管食管瘘术后复发患儿支气管镜常规检查未发现有瘘口存在;4例患儿行食管造影检查,仅1例诊断出气管食管瘘;4例患儿行胸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均未见到瘘管,但可见食管下段含气影。结论胃管内灌注美兰支气管镜观察法是诊断儿童先天性H型气管食管瘘和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术后复发值得推荐的检查方法;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及食管碘油造影均有漏诊可能;胸部MDCT对于诊断先天性气管食管瘘价值有限,但食管下段含气影提示有气管食管瘘存在的可能。
鲍燕敏李晶赵海霞陈杰华黄璐李晓楠马红玲郑跃杰
关键词:气管食管瘘支气管镜食管造影先天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