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儿童
  • 2篇PICU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评分
  • 1篇气道
  • 1篇重型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病例
  • 1篇危重病例评分
  • 1篇危重型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 1篇小儿
  • 1篇小儿危重病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张晓磊
  • 3篇陆国平
  • 1篇王中林
  • 1篇程晔
  • 1篇闫钢风
  • 1篇陶金好
  • 1篇孙金峤
  • 1篇刘静
  • 1篇曹银银
  • 1篇陈伟明
  • 1篇张晓波
  • 1篇曾玫
  • 1篇明美秀
  • 1篇幸春林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上海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气道廓清护理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咽痛、鼻塞及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症状相对成人较轻[1]。研究[2-3]显示,儿童肥胖、合并有基础性疾病是儿童感染危重型新冠的高危因素,其中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是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重型及危重型患儿通常需要行呼吸支持,在此过程中气道廓清技术(airway clearance therapy,ACT)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柳宇鑫王中林明美秀杜岩张晓磊曹银银曾玫张晓波陆国平陶金好
关键词:护理
PICU危重症患者免疫变化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危重症儿童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PICU患儿73例,取入院48 h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体液免疫水平、流式细胞仪-DHR分析法测中性粒细胞功能。23例患儿于入院第7天做第2次检测。选择外科择期手术前患儿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入院48 h内,危重症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为(57.43±13.46)%、(21.26±7.87)%,较对照组[(66.24±5.27)%、(26.82±7.63)%]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为(33.42±11.29)%、(8.83±7.77)%,较对照组[(34.89±4.94)%、(11.34±5.60)%]无显著变化(P〉0.05);B细胞比例[(31.69±13.83)%]较对照组[(21.08±7.24)%]明显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活化率[(14.32±14.81)%]与正常参考值(0~10%)相比明显升高,受PMA刺激后活化率大于90%;补体C3血浆水平[(0.88±0.31)g/L]较对照组[(1.19±0.18)g/L]明显降低(P〈0.05)。(2)23例患儿治疗1周后CD3^+细胞、CD4^+细胞比例[(61.20±13.56)%、(36.79±9.95)%]较初入ICU时[(56.80±13.99)%、(32.86±10.87)%]显著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活化情况和PMA刺激后活化率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IgA、IgM和补体C3[(0.98±0.75)g/L、(1.00±0.39)g/L、(1.15±0.34)g/L]较入ICU时[(0.80±0.69)g/L、(0.86±0.48)g/L、(0.93±0.23)g/L]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童危重症患者在疾病初期出现免疫紊乱,细胞免疫变化最明显,1周后免疫指标有所恢复。
幸春林孙金峤张晓磊陆国平
关键词:儿童危重症免疫
Establishment of A Predictive Model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张晓磊
感染相关指标在P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h、(120±1)h和(192±1)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晓磊程晔刘静闫钢风陈伟明陆国平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