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炜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心功能
  • 2篇衰竭
  • 2篇肺动脉高压患...
  • 1篇代偿
  • 1篇电图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检查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培训
  • 1篇心肺运动
  • 1篇心肺运动试验
  • 1篇心功能不全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炜
  • 2篇黄洁
  • 2篇谭慧琼
  • 2篇廖中凯
  • 2篇荆志成
  • 1篇徐希奇
  • 1篇郑黎晖
  • 1篇罗雄
  • 1篇李莉
  • 1篇王曼
  • 1篇郭勇
  • 1篇章晏
  • 1篇赵红
  • 1篇牛国栋
  • 1篇张澍
  • 1篇张进虎
  • 1篇蒋鑫
  • 1篇王国干
  • 1篇杨艳敏
  • 1篇李菀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 通过对血氨基端B-型尿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LVEDd)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NT-proBNP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Ⅲ~Ⅳ)、LVEF<40%、Swan Ganz导管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3mmHg患者共32例.在植入Swan Ganz导管前8小时内,进行血NT-proBNP水平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冰盐水热稀释法连续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PCW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 SVRI)和心脏指数(CI)三次,并记录平均值.对NT-proBNP水平与LVEF、LVEDd及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LVEF、LVEDd与CI及PCW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NT-proBNP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r=-0.356,P< 0.05),与PCWP无显著相关性;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中,MPAP,PCWP,SVRI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r=-0.358,r=-0.309,r=-0.576,P<0.05),MPAP与PCWP具有显著相关性(r=-0.822,P<0.05);其它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性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血流动力学指标中,仅NT-proBNP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NT-proBNP水平对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有重要意义.
毛懿杨宏张炜王国干谭慧琼张健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脂肪瘤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10年
心脏肿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临床上较罕见。由于手术切除难度大且效果欠佳,导致此类室速的治疗较为困难。本文报告1例心肌脂肪瘤引起无休止室速的病例。
张炜郑黎晖陈文生牛国栋姚焰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脂肪瘤射频消融治疗心脏肿瘤手术切除室速
肺动脉高压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肺动脉高压是一大类以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右室肥厚、右心功能不全。其定义为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kPa),运动时〉30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1954年Dresdale等首次报道了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FPPH)。2003年在威尼斯召开的WHO第三次肺动脉高压专家工作组会议制定的最新诊断分类将诊断名称更改为家族性肺动脉高压(FPAH),其基本病理特点是肌型小动脉丛样病变,
张炜荆志成
关键词:遗传学肺毛细血管楔压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平均压右室肥厚
巨细胞性心肌炎患者心脏移植后长期存活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巨细胞性心肌炎(GCM)是一种少见的心肌炎性病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该病多是患者死亡之后通过尸检发现,近年来,随着心脏移植、心内膜活组织检查等诊疗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已有活体检查时诊断的报道。我院1例GCM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后长期存活,现报道如下。
张炜黄洁廖中凯赵红郑磊李莉郭勇
关键词:心脏移植长期存活移植后炎性病变诊疗技术
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已有30多年的历史[1],近年来临床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分析了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女为56:54;年龄6084(71.82±7.31)岁。
张炜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酒石酸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血压值动态血压
1例长期钙拮抗剂敏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诊治过程剖析
2007年
患者卢××,女,12岁,汉族;主因“活动后气短乏力2年余”入我院。患者于2004年9月参加体育训练时首次发现活动耐力差,剧烈活动后气短、偶尔头晕,伴有口周发青。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血液化验未见异常。但症状逐渐加重,2005年2月于当地医院作心电图检查发现右房大;超声心动图: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
张炜马传荣荆志成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诊治过程钙拮抗剂心电图检查体育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在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心肺运动试验在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入住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年龄≥18岁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53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0例,心功能Ⅲ~Ⅳ级组33例。患者均行心肺运动试验,同步测定记录每一次呼吸时的气体交换指标、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行其他常规检查。试验结束后计算无氧域、峰值氧耗量、峰值氧脉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在试验结束后1d、1周、1个月、6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的活动量、临床表现、心脏不良事件等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左房内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房颤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Ⅱ级组[(51.4±7.5)比(43.6±7.7)mm、(2607±1782)比(1312±901)μg/L、42.4%(14/33)比5.0%(1/20)],肾小球滤过率、峰值氧耗量、无氧阈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级组[(72±20)比(97±23)ml/min、(13.7±2.6)比(20.5±3.6) ml· min-1· kg-1、(10.7±1.5)比(13.3±2.1) ml· min-1· kg-1](均P<0.01)。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OR=1.002,P=0.003);峰值氧耗量、无氧阈与心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OR=0.736、0.608,P=0.011、0.001)。结论心肺运动试验可客观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储备情况,其中峰值氧耗量、无氧阈可定量地、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能力。
张炜黄洁许海燕张澍柳志红廖中凯马秀平柳青
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心肺复苏培训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的心肺复苏(CPR)培训方法,提高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心肺复苏能力。[方法]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150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采取两级培训的方法,即先对社区医生,再由社区医生对家庭成员进行培训;将社区公众130人作为对照组,直接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分别对两组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半年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培训后即刻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对社区医生进行CPR培训,再由社区医生对猝死高危病人家属进行一对一个体CPR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心脏性猝死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郝云霞朱俊于丽天王曼杨艳敏谭慧琼刘庚杨志敏张炜张艳娟章晏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家庭成员心肺复苏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国人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特点及其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经右心导管确诊的4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和肺功能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肺功能变化特点。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肺总量、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出量百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80.27±11.46和94.24±6.82;79.09±14.89和97.35±9.51;75.40±16.58和95.12±12.01,P〈0.001),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较对照显著升高(分别为117.67±25.73和93.39±10.87,P〈0.001),第1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百分比与呼气中期流速百分比与对照组分别下降6.0%和19.4%(P=0.21和0.09),一氧化碳弥散量百分比与弥散量/肺泡通气量百分比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6.6%和29.8%(P〈0.001),呼吸总阻力、总气道阻力和中心气道阻力和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有12.2%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结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功能改变相似,“动脉型”肺高压患者不仅可以存在不同程度外周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可合并弥散功能障碍,而肺阻力无明显变化。肺功能检查正常不能作为排除肺动脉高压的筛查手段。
荆志成徐希奇吴艳张炜赵惠英罗雄翟丽蒋鑫吕豪张进虎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肺弥散功能
院外长期循证护理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远期心身状况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院外长期护理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院外的身心状况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个性化循证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 1.干预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随访期间干预组的遵医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辅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有益的.
杨磊张炜李菀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负性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