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玉婷

作品数:35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中医
  • 6篇中药
  • 6篇小鼠
  • 4篇药理
  • 4篇教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热体质
  • 3篇苜蓿
  • 3篇苜蓿素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苦参
  • 3篇苦参素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炎症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剂学
  • 2篇药理学

机构

  • 32篇江西中医药大...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江西中医药高...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35篇殷玉婷
  • 7篇刘丽丽
  • 6篇董杨
  • 5篇刘端勇
  • 4篇徐彭
  • 4篇施建蓉
  • 3篇洪婷
  • 3篇陈芳
  • 2篇李晓婉
  • 2篇李姗姗
  • 2篇赵海梅
  • 2篇宋海燕
  • 2篇张季林
  • 2篇刘利艳
  • 2篇张洁
  • 1篇赵宇平
  • 1篇刘波
  • 1篇李珊珊
  • 1篇柳普照
  • 1篇黄青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江西中医学院...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成药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神丸对结肠炎小鼠记忆性Treg与记忆性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四神丸对结肠炎小鼠记忆性Treg及记忆性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正常+四神丸组、模型组、模型+四神丸组。模型组与模型+四神丸组采用DSS法诱导建立结肠炎模型,自由饮用7d用蒸馏水配制的3%(W/V)DSS溶液后,后饮用7d蒸馏水,再饮用7d的2.5%(W/V)DSS溶液;正常组与正常+四神丸组实验全程饮用蒸馏水。实验第7天后,正常+四神丸组及模型+四神丸组开始按5g/kg剂量灌胃给予四神丸混悬液,正常组及模型组按等容积饮用水灌胃。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结肠重量指数、结肠重量与长度比值及病理损伤评分等进行疗效评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中枢记忆性Treg与Th17细胞及效应记忆性Treg与Th17细胞水平,计算mTreg/mTh17。结果模型+四神丸组与模型组相比,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结肠重量、结肠重量与长度比值及结肠重量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肠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著下降(P<0.01);中枢型与效应型记忆Treg细胞水平均升高,记忆Th17细胞水平均下降,且中枢型记忆Treg与Th17细胞之比及效应型记忆Treg与Th17细胞之比均显著上升(P<0.01)。结论四神丸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可能与调控记忆性Treg/Th17细胞平衡有关。
孟玲玲程念黄佳琦张哲言黄莉万琪刘端勇殷玉婷赵海梅
关键词:四神丸结肠炎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模式下的医学教育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UCLA)东西医学中心(Center for East-West Medicine, CEWM)创办人许家杰教授大力倡导以整体观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模式,并始终坚持将其付诸于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从业人员基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结合现代医学与中医学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防治和保健教育的模式。本文将简单介绍这种保健模式,并以临床病案讨论为例,重点介绍和总结CEWM如何将该模式贯穿于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期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等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殷玉婷张卫军许家杰
关键词:整体观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模式病案
中医药寒热本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2年
寒热是中医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重点对长期以来在寒热体质、寒热证及寒热药性相关研究中,与寒热理论生物学基础有关的研究进行综述。相关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从经典的生理生化指标、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代谢差异等角度,观察到中医寒热体质和寒热证的生物学差异主要表现在神经递质、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环核苷酸系统及能量代谢水平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又与机体相应基因、蛋白表达相关,并分析了相关指标在寒热体质-寒热证候-寒热中药干预的动态进展过程中的变化。对寒热本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已由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由分散研究向系统研究发展。
殷玉婷李晓婉董杨施建蓉
关键词:中医中药寒热生物学基础
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药剂学三维互动学习空间的构建与实践
2020年
融合云班课与微信平台的优势,构建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药剂学三维互动学习空间,探索其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学习阶段的运用方式,以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助学、助教、助记及助用的效果。
刘丽丽殷玉婷王馨马越兴魏韶锋
关键词:药剂学互动
基于组分配伍的马钱子碱与芍药苷经皮给药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脑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马钱子碱及芍药苷的含量,比较芍药苷与正常剂量及毒性剂量下马钱子碱配伍经皮给药前后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及脑组织分布情况。方法:以苦参碱为内标,流动相为乙腈-水(含10mmol/L乙酸铵+0.04%甲酸),梯度洗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马钱子碱正常剂量组(18mg/kg)、芍药苷-1组(180mg/kg)、马钱子碱正常剂量-180mg/kg芍药苷配伍组、马钱子碱毒性剂量组(45mg/kg)、芍药苷-2组(450mg/kg)、马钱子碱毒性剂量-450mg/kg芍药苷配伍组,给药后分别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药浓度及于2、6、12、24h处死大鼠,迅速分离大鼠脑组织,测定组织浓度。结果:与马钱子碱毒性剂量组比较,马钱子碱毒性剂量-450mg/kg芍药苷配伍组中马钱子碱的AUC_((0-t))、AUC_((0-∞))、C_(max)均显著减小(P<0.01,P<0.05),分别下降了45.79%、48.40%、49.70%,马钱子碱的t_(1/2z)及MRT均有所延长;配伍组中芍药苷的AUC_((0-t))、AUC_((0-∞))、C_(max)均显著增大(P<0.05,P<0.01),分别增加了64.66%、67.78%、85.96%。与马钱子碱正常剂量组比较,马钱子碱正常剂量组-180mg/kg芍药苷配伍组中马钱子碱的C_(max)、AUC_((0-t))及AUC_((0-∞))均有所减少,t_(1/2z)和MRT均有所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配伍组中芍药苷C_(max)显著增加(P<0.01),AUC_((0-t))及AUC_((0-∞))较配伍前分别增大了60.32%及49.61%,表明配伍极大地促进了芍药苷的经皮吸收。除24h外,配伍后马钱子碱脑部含量均有所下降,芍药苷脑组织浓度均有所上升。结论:芍药苷与正常剂量及毒性剂量下马钱子碱配伍,可抑制马钱子碱的经皮吸收,同时促进芍药苷的经皮渗透,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效应,但具体的吸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丽丽殷玉婷陈谢谢张高传陈颖翀陈丽华
关键词:马钱子碱芍药苷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苜蓿素对低剂量脂多糖(LPS)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低剂量LPS+卵白蛋白(OVA)建立BALB/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模型,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苜蓿素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另设空白对照组。ELISA法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介质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苜蓿素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液中NO、TNF-α、IL-1β水平,有效改善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显著下调肺泡巨噬细胞的TLR4、My 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苜蓿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TLR4/My D88/NF-κB通路有关。
殷玉婷刘丽丽刘利艳
关键词:苜蓿素哮喘气道炎症抗炎肺泡巨噬细胞
苜蓿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20年
苜蓿素(Tricin)属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禾本科、大戟科等植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尤其抗炎作用明显。本文对苜蓿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重点关注抗炎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苜蓿素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殷玉婷郭茜茜陈芳洪婷
关键词:苜蓿素药理作用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
蜂毒免疫疗法治疗蜂蛰伤的研究态势被引量:22
2003年
蜂毒(Bee Venom)是由蜜蜂毒腺产生后贮存于毒囊中,自卫时从其尾部蛰针排出的一种毒液.蜂毒能引起人体产生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不同机体对蜂毒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对蜂毒特别敏感,被一只蜂蛰,就会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青紫、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张季林殷玉婷
关键词:蜂毒免疫疗法蜂蛰伤
不同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中医体质类型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质具有可调性。本文通过对健康人群、体重指数异常人群和"三高"人群(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了解不同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提供依据。
殷玉婷李珊珊
关键词:中医体质类型
姜黄素对AIH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 Cur)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改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IH模型组、姜黄素组和地塞米松(阳性药)组。采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AIH模型。收集小鼠回盲部粪便进行DNA抽提和PCR扩增获取碱基序列,并建立数据库;探索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相关性及姜黄素对其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AIH模型组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明显下降,而norank-f-Muribaculaceae、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罗斯氏菌属(Roseburia)、Jeotgalicoccus、糖化假丝酵母菌(Candidatus-Saccharimonas)、Lachnoclostridium、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丰度有所上升;与AIH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和地塞米松组中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norank-f-Muribaculaceae、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Jeotgali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丰度有所下降,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毛螺旋菌属(norank-f-Lachnospiraceae)、Colidextribacter、细小杆菌(Parvibacter)、Harryflintia丰度有所上升。结论 与正常小鼠相比,AIH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且姜黄素对AIH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衡有明显改善作用。
曾鑫刘妙华熊祎闫宫花刘端勇殷玉婷周步高
关键词:姜黄素自身免疫性肝炎肠道菌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