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皓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雷达
  • 3篇水汽
  • 3篇天气雷达
  • 3篇降水
  • 2篇热红外
  • 2篇组网
  • 2篇龙卷
  • 2篇大气水汽
  • 1篇地基GPS
  • 1篇地形
  • 1篇多普勒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夜雨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视场
  • 1篇数据相关
  • 1篇数据相关性
  • 1篇数据压缩

机构

  • 12篇成都信息工程...
  • 5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四川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浙江省大气探...
  • 1篇科罗拉多州立...
  • 1篇江苏省气象探...
  • 1篇四川省气象探...

作者

  • 12篇王皓
  • 4篇曾强宇
  • 3篇史朝
  • 2篇龙柯吉
  • 2篇邹长武
  • 2篇王永前
  • 2篇冯文兰
  • 2篇何建新
  • 2篇施建成
  • 1篇王建森
  • 1篇魏鸣
  • 1篇张福贵
  • 1篇郭世平
  • 1篇王明明
  • 1篇徐琳娜
  • 1篇刘伟
  • 1篇周秋雪
  • 1篇张淳民
  • 1篇李学华
  • 1篇王雁君

传媒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地基GPS技术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FY-2C卫星水汽图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9月23—26日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期间的水汽主要由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和来自"黑格比"台风的高低空急流组成;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充足,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水平风的垂直切变较明显;高时间分辨率的地基GPS资料不仅可获得水汽实时变化的信息,而且对于暴雨发生时间和暴雨强度都有一定的指示性;结合中尺度数值模拟的结果,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可降水量的变化能反映区域水汽辐合辐散的变化,降水与否或降水大小不仅取决于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更受到大气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影响,水汽辐合的强弱具有关键作用。
王明明王明明魏鸣王皓
关键词:地基GPS可降水量水汽输送
基于预测的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数据无损压缩算法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提供的探测参量越来越多,数据精度不断提高。探测性能提升使得天气雷达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存储和传输是雷达网络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据压缩算法用于减小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但通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并未充分考虑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数据的特点。文中提出适用于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数据压缩算法(DPRC),使用径向预测减小天气雷达数据相关性,实现了天气雷达基数据的高效无损压缩。使用CSU-CHILL雷达数据和双线偏振改造后的CINRAD SA雷达对DPRC的算法性能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DPRC较通用的压缩算法压缩率更高,适用于高分辨率双线偏振雷达数据无损压缩。
曾强宇V Chandrasekar何建新何建新史朝王皓
关键词:天气雷达数据压缩数据相关性双线偏振
夏季中国区域逐10分钟降水融合产品检验评估
2023年
为检验逐10分钟降水融合产品质量,以中国地面观测分钟降水数据作为“真值”,采用多种评估指标,对2018年7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区域5 km逐10分钟降水融合产品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邻近插值法和双线性插值法对月评估和日评估结果的总体影响不大,邻近插值法的评分略优。0.1 mm量级降水的TS评分在0.6左右,偏差都偏大,其余量级则偏小,且随着量级的增加,误差逐渐增大,融合产品的极值普遍较实况偏小。强降水过程中,融合产品的落区和变化趋势与实况一致,总体以偏强为主,但5 mm以上的强降水区域存在偏弱的情况。总体而言,逐10分钟降水融合产品能结合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和实况的优势,覆盖范围广,强度与实况相当。
龙柯吉龙柯吉王皓黄晓龙
关键词:气象学插值
基于随机森林的组网雷达龙卷检测算法
2023年
近年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防灾减灾工作的推进,龙卷等中小尺度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的关注度正逐步提升。现有龙卷检测算法基于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在多个仰角和体积扫描中进行阈值判断得到龙卷涡旋特征TVS,在自适应协同观测背景下表现为自适应策略同步较慢,预警预报准确率不高,提前预警时间短。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龙卷在雷达反射率、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的多重特征能有效提高龙卷识别的准确率和预警时间,能提高组网雷达的协同观测能力。基于随机森林的龙卷检测算法(TDA-RF),使用CINRAD雷达历史龙卷数据作为训练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训练集进行分类学习得到龙卷预测模型,使用预测模型对实时雷达数据进行龙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TDARF算法能有效识别不同强度的龙卷,较TVS龙卷检测算法能给出龙卷区域的分类概率值,无需对龙卷特征时空连续性进行判断;TDA-RF算法对多个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使基于组网雷达的龙卷预警时间最高可达18分钟。
曾强宇卿智鹏陈亚军王皓王皓刘寅
关键词:天气雷达龙卷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陆面大气水汽反演的物理统计算法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大气水汽对全球以及区域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精确的获取水汽数据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单一传感器的遥感水汽反演算法有一定的局限,本文致力于发展一个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汽反演物理统计算法,该算法还能有效解决有云情况下的水汽反演.通过将晴空条件下近红外水汽反演结果与基于微波23.8 GHz的水汽敏感波段的组合指数进行回归,再将有云覆盖区域的微波指数代入到回归反演模型,从而获得有云覆盖条件下的水汽结果,实现有云条件下的水汽反演,对基于光学波段的水汽反演结果进行补充.不同的地表覆盖会对裸土表面的微波辐射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算法还利用地表覆盖数据有效消除了这一影响,针对不同的地表覆盖,分别进行回归模型的建立.最后将该算法反演的结果与地基GPS的水汽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有云条件下的均方根误差为8 mm,且利用本算法可以较好的对光学数据进行补充,具有良好的空间一致性.
王永前施建成王皓冯文兰王雁君
关键词:卫星遥感大气水汽热红外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粒子群算法代替智能解域搜索算法进行CMB模型优化求解,提出改进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并结合实例对改进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的解析结果与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改进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解析得到的扬尘贡献率为28.01%,低于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的28.75%,计算得到的受体成分谱中各元素的计算值/实测值较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更接近1,表明改进混合尘溯源解析技术的解析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易柯欣邹长武刘伟王皓李友平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龙卷的雷达探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综述国内外龙卷探测技术、外场观测试验、组网观测技术等研究进展,总结全球龙卷风雷达探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现状,介绍龙卷探测雷达,展望中国龙卷风探测、研究和预警业务发展的未来。
何建新曾强宇王皓王皓
关键词:龙卷风雷达雷达组网分析方法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_1化学成分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成都城区冬季典型灰霾天气条件下PM_1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污染特征,于2016年1月1日至7日发生灰霾天气期间对大气中PM_1进行采样测定,首先考察了灰霾天气期间的PM_1质量浓度变化,然后分析了PM_1化学成分中Al、As、Ca、Fe、K、Mg、Mo、Se、Zn、Ti、Li等11种无机元素和Cl^-、NO^(3-)、SO_4^(2-)、NH^(4+)、K^+、Ca^(2+)等6种无机离子以及OC、EC等碳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灰霾期间PM_1平均质量浓度高达109.74μg/m3,是相对非污染天气的1.84倍;Ca、Fe元素平均浓度高,变化趋势大;SO_4^(2-)、NO^(3-)、SO_4^(2-)等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在离子浓度总和中占比高达87.43%,其中NO^(3-)/SO_4^(2-)的值为0.75;OC为TC中的主要成分,OC/EC的平均值为3.5,SOC对OC的贡献率为46%。以上结果说明典型灰霾天气条件下成都城区PM_1中无机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和TC浓度显著增加;建筑扬尘、土壤风沙尘是主要污染源,固定源的贡献大于移动源;灰霾发生期间PM_1中二次气溶胶生成量明显升高。
何超邹长武王皓
关键词:环境科学灰霾PM1污染特征
基于注意力反向投影网络的天气雷达回波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2023年
高分辨率的天气雷达数据能揭示探测天气目标的精细结构,对灾害性天气分析和预报预警至关重要。提高天气雷达反射率数据分辨率可以提升现有业务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本文在不改变雷达硬件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注意力反向投影网络(Attention Back-Projection Network,ABPN)的天气雷达回波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用于提高雷达反射率数据分辨率。ABPN通过在深度反向投影网络(Deep Back-Projection Network,DBPN)中加入长短跳跃连接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关键区域精细化重建结构特征。通过对实际天气过程超分辨率重建测试,结果表明,ABPN算法在雷达回波重建质量和主观视觉评估上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回波细节和天气雷达的边缘结构特征方面。
余秋曾强宇张福贵张福贵史朝王皓
关键词:天气雷达神经网络超分辨率
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光学失配下视场特性研究
2024年
对中高层大气风场高分辨率、高精度探测能为理解大气波动、耦合过程及物质能量输运特征提供数据支撑。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具有稳定性好、小型轻量、装校难度低等优势,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有效手段。基于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的琼斯矩阵模型,模拟四分区视场中步进相位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光学失配情况下风速极大值条带的分布情况和仪器可用视场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视场中存在相位步进值为0°和180°的特殊条带,导致探测视场受限。当延迟板晶体相对旋转失配时,条带数量增加,导致可用视场范围变窄,且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可用视场范围逐渐缩小;当延迟板存在倾斜失配时,可用视场范围不变,但是会在整体视场中平移,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可用视场范围并不随之变化;如果仪器整体发生偏转,风速测量误差极大的区域会略微弯曲,但实际可用视场范围不变。该研究将为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研制、装校维护及风场探测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颜廷昱罗文佚王皓张淳民郭世平
关键词:双折射晶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