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彬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会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每日就诊,以夜间20:00—22:00较多,凌晨4:00—6:00较少;急救反应时间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结论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依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
- 余益民姚志彬陈俊虎宛云英乔莉张海燕
-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病学
- 深圳市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完善严重创伤院前救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120调度出车及院前急救病历数据共488例,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导致急救无效的院前急救相关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可导致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488例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中,院前急救无效347例(71.1%)。单因素检验筛选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无效与有效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伤部位、院前指数(PHI)、救援到达时间和院前急救措施规范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伤部位、昏迷、PHI、救援到达时间、院前急救非规范化措施是决定院前急救无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严重道路伤患者的受伤部位、PHI和是否发生昏迷是院前急救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救援到达时间、规范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从而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
- 余益民姚志彬陈俊虎乔莉张海燕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