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世琦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S波段
  • 2篇HYBRID
  • 1篇低功率
  • 1篇电子直线加速...
  • 1篇多粒子
  • 1篇样机
  • 1篇样机研制
  • 1篇直线加速器
  • 1篇束流
  • 1篇束流动力学
  • 1篇切片
  • 1篇螺线管
  • 1篇截面
  • 1篇矩形截面
  • 1篇聚束
  • 1篇聚束器
  • 1篇加速器
  • 1篇STUDIO
  • 1篇CST
  • 1篇EM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4篇赵世琦
  • 3篇裴士伦
  • 2篇李小平
  • 2篇池云龙
  • 1篇周祖圣
  • 1篇王辉
  • 1篇赵建兵
  • 1篇高斌
  • 1篇肖欧正

传媒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大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波段6 MeV边耦合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设计研究(英文)
2017年
近年来,对紧凑、稳定及可靠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其能量主要分布在几百keV到十几个MeV的范围内,其中需求最多的则是能量在MeV量级的微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一台S波段6 MeV的边耦合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文对基于该加速器的模拟计算研究进行了介绍。EGUN和HFSS分别用来设计电子枪和边耦合加速结构。通过将EGUN计算得到的电子束流参数和HFSS计算得到的三维电磁场分布数据引入到PARMELA中,完成了对该加速器的多粒子动力学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加速器完全能够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最终,在考虑束流负载效应的因素后,完成了边耦合加速结构的微波结构设计。
裴士伦赵世琦李小平周祖圣赵建兵池云龙
关键词:HFSSPOISSON
S波段HYBRID聚束-加速结构的样机研制
2021年
Hybrid聚束-加速结构是把驻波预聚束器、行波聚束器和标准加速管集成到一起的新型RF结构。简述了对S波段Hybrid聚束-加速结构样机的束流动力学优化和微波设计结果,解释了Hybrid结构导致发射度增长的原因,对此样机进行了射频低功率测试。样机的冷测结果与RF设计结果一致性很好。在冷测频率2855.21 MHz处,实测S11小于-45 dB,腔间相移偏差小于±2°,VSWR≤1.2对应的带宽大于5 MHz,轴向场分布完全满足动力学要求。
高斌裴士伦王辉赵世琦池云龙
有限尺寸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的理论及模拟计算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在多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解析表达式难以求得的情况下,利用单匝矩形线圈及单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的解析表达式,采用切片求和的方法,求得了可用于软件编程的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分布的表达式,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最终,利用所编写的计算程序,对各类小型加速器中应用较多的束流轨道校正磁铁轴向分量磁场的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三维静态电磁场计算软件CST EM Studio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较好.
裴士伦赵世琦李小平
关键词:CSTEMSTUDIO
Hybrid聚束器的场分布测量与调配被引量:3
2017年
Hybrid聚束器是一种同时包含驻波和行波电磁场的新型聚束器。为对其电场分布进行测量,针对此种复杂电场分布的特点,基于非谐振微扰原理,研制了一套能够灵活简便操作、具有较高精度的场分布测量平台,并使用该平台对Hybrid聚束器进行了场分布测量和调配。最终,经过多次测量与调配,Hybrid聚束器的实际冷测微波性能与模拟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轴向电场幅值平坦度显著提高,各加速单元间的腔间相移明显改善,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赵世琦裴士伦高斌肖欧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