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佳佳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类风湿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关节炎
  • 6篇风湿
  • 6篇风湿关节炎
  • 3篇中医
  • 2篇医药治疗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治
  • 2篇中医药治疗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内服
  • 2篇内服治疗
  • 2篇干燥综合征
  • 1篇新风胶囊

机构

  • 9篇安徽中医药大...
  • 8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刘佳佳
  • 8篇汪元
  • 5篇潘惠
  • 5篇陈磊

传媒

  • 2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被引量:23
2018年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肯定且副作用少,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及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梁红汪元刘佳佳潘惠陈磊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医药
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对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临床症状、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21.0、SPSS Clementine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所用中药,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各证型的证候分布规律及用药频率。结果:(1)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显示,各证型出现比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36%)>气阴两虚证(27%)>阴虚血瘀证(22%)>阴虚湿热证(15%)。(2)中药使用频率研究显示,使用最多的前10位中药是白芍、女贞子、甘草、麦冬、枸杞、北沙参、墨旱莲、芦根、丹参、石斛,用药特点以养阴清热为主。(3)肝肾阴虚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枸杞、麦冬、甘草,常用药对为女贞子与枸杞子;气阴两虚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枸杞、茯苓、山药,常用药对为茯苓与山药、太子参与北沙参;阴虚血瘀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当归、丹参、桃仁,常用药对为当归与丹参、桃仁与红花;阴虚湿热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甘草、青蒿、地骨皮,常用药对为青蒿与地骨皮、蒲公英与白花蛇舌草。结论:本病临床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证型;临床用药以养阴清热为主,根据不同证型配伍补益脾气、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之品。
梁红汪元刘佳佳潘惠陈磊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中药药对肝肾阴虚证
健脾活血膏方治疗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膏方治疗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缓解期R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风湿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活血膏方,制膏后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服用15g,用开水冲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炎疼痛评估(VAS),DAS28分值,HAQ评分,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ESR、RF、CRP;Ig A、Ig G、Ig M、CCP、GPI)变化。结果健脾活血膏方能有效降低RA疼痛VAS评分、DAS28分值、HA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ESR、RF、CRP、CCP、GPI),升高SF评分(P<0.05或P<0.01),治疗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服用膏方未见全身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健脾活血膏方有助于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病情稳定,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安全性好,适合长期服用。
汪元刘佳佳郭锦晨陈磊潘惠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程文囿《杏轩医案》痹证治疗特色探析
2017年
程文囿,清代著名新安医家,《医述》《杏轩医案》是其毕生的医书札记及临床经验,程氏法内经,承仲景,崇景岳,继东垣,融汇旁通历代医家学说,尤重张景岳"温补"之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擅治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其中治疗痹证颇具特色:法仲景,清肺热,祛痰化湿;崇景岳,和阴阳,温补气血;宗百家,补肝肾,活血通络。
刘佳佳郭锦晨汪元陈磊
关键词:痹证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侵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畸率等特点。西药治疗目前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以及生物制剂^([1]),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RA历史悠久,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优势。近5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佳佳汪元陈磊潘惠梁红
关键词:中医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6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入院的RA患者200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安全性指标、炎性指标、生化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心电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RA合并CVD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合并CVD共78例,占总人群的39%。单因素分析提示RA合并CVD发生的风险与年龄、病程、DAS28评分、RF、ESR、CRP、LDLC、TC、CCP、GLU、RVDd、LVDd、EF、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RA合并CVD发生的风险与GLU(OR=2.295)、TC(OR=1.697)、DAS28评分(OR=1.258)、ESR(OR=1.016)、CRP(OR=1.004)、CCP(OR=1.002)、RF(OR=1.000)有关(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其发生不仅与血糖、总胆固醇、年龄等传统因素有关,还与病程、DAS28、ESR、CRP、RF等免疫炎性指标密切相关。
陈磊汪元潘惠刘佳佳梁红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
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数理分析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00例RA患者,分为来氟米特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中药内服组以及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组,每组25...
刘佳佳汪元郭锦晨陈磊潘惠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内服临床疗效
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关联规则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关联规则。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证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以来氟米特10 mg,每日1次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芙蓉膏外敷,每日1次,每次6 h;并配合中药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4.1软件Aprior模块分析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与实验室免疫炎症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α1酸性糖蛋白(α1-AGP)、DAS28-3、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较治疗前降低,清蛋白(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类风湿因子(RF)、hs-CRP、ESR、α1-AGP、DAS28-3、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ALB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中医症状积分(关节疼痛、大便稀溏、气短疲倦、食欲减退)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或P<0.01)。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内服中药频率高于75%的中药为茯苓、陈皮、丹参、甘草、薏苡仁、红花、桃仁、山药。结论: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能有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减轻患者症状,降低实验室免疫炎症指标,且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芙蓉膏外敷配合中药内服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炎症的介导调控细胞免疫反应,并可抗炎、抗氧化等。
刘佳佳郭锦晨汪元艾晓飞
关键词:活动期芙蓉膏关联规则免疫炎症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新风胶囊(XFC)对其的影响。分析RA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其...
刘佳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新风胶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