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不同形貌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结合强度的比较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形貌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的结合强度,为钛种植体表面涂层技术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在两种不同形貌的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于抛光纯钛光滑表面利用阳极氧化法制备单纯二氧化钛纳米管(TNT)涂层;于喷砂...
- 黄静燕王焱
-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
- 文献传递
- 不同固位形磨牙双端粘接桥的有限元分析及抗脱位力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4种不同固位形的磨牙双端粘接桥的修复体、基牙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并研究不同粘接桥的抗脱位力差别。方法在右下第一磨牙缺失牙列标准模型上按舌侧翼板形(A组)、D形固位形(B组)、应力中断形(C组)、支托固位形(D组)4种粘接桥设计的牙体预备标准进行牙体预备,每组制作6个钴铬合金金属烤瓷粘接桥,树脂粘接剂粘接。其中每组1个试件用于有限元扫描建模,采用Micro-CT扫描技术及Mimic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软件内并对其网格划分。在4组模型的桥体上加载100 N的垂直与斜向45°的载荷,观察并计算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另外每组5个试件在万能测试机上行拉力实验,记录粘接桥抗脱位力值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垂直载荷时C组修复体应力峰值最小,为37.5 MPa(P<0.05);A组基牙应力峰值最小,为14.5 MPa(P<0.05);A组修复体位移量变化最小,为3.80μm(P<0.05);C组基牙位移量变化最小,为3.72μm(P<0.05)。斜向载荷时C组修复体和基牙应力峰值最小,为74.3、19.8 MPa(P<0.05);D组修复体和基牙位移量变化最小,为1.69、1.62μm(P>0.05)。4组间von Mises应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位移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与D组组间抗脱位力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40,P<0.001)。结论应力中断形粘接桥能有效降低修复体与基牙所受应力,但该固位形的抗脱位力较低。D形固位形和支托固位形粘接桥的固位形设计能将垂直或侧向牙合力传递、分散至基牙,且抗脱位力较高。
- 陈枝沛黄静燕张辉张新春黄沁王焱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固位形脱位力
- 不同形貌纯钛种植体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比较
- <正>目的:观察不同形貌表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探讨不同形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表面改性技术,分别制备抛光纯钛、纳米管、喷砂酸蚀表面,通过扫描电镜检测试件表面形貌,并在不同形貌处理的钛...
- 王焱黄静燕
- 文献传递
- 纯钛不同形貌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纯钛不同形貌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黏附、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抛光纯钛(MP)、纳米管(TNT)、喷砂酸蚀(SLA)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表面接触角分析仪分析表面水接触角。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钛表面MSC形态,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早期黏附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ALP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TNT组表面见排列有序、管径约为80 nm的纳米管,SLA组呈微米-亚微米二级孔洞结构。SLA组表面粗糙度(Sa=1.39μm、Sq=1.75μm)最高,TNT组(Sa=1.15μm、Sq=1.48μm)其次,MP组(Sa=0.87μm、Sq=1.14μm)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a=28.54、FSq=24.70,P<0.01)。TNT组表面接触角(8.11°)最小,亲水性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2,P<0.0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P组MSC呈方形,TNT组MSC呈长梭形,SLA组MSC呈多角形。TNT和SLA组接种30 min后的细胞黏附量(132.45、176.90个/视野)高于MP组(64.80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5,P<0.01),接种60 min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显示,接种1、7 d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3、5 d后,MP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TNT组其次,SL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d=175.44,P3 d<0.01;F5 d=6.329,P5 d=0.02)。细胞分化结果显示,7、14 d TNT组ALP活性(ALP7 d=156.34 U/gprot、ALP14 d=153.48 U/gprot)均显著高于MP(ALP7 d=68.21 U/gprot,ALP14 d=102.73 U/gprot)和SLA(ALP7 d=65.30 U/gprot、ALP14 d=86.53 U/gprot)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 d=4.93,P7 d=0.04;F14 d=6.49,P14 d=0.02)。结论与微米级SLA表面相比,纳米级TNT表面呈高度亲水性,并更利于MSC的黏附、增殖和骨向分化。
- 黄静燕王安训黄沁吴嘉玲陈杰王焱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形貌
- 不同形貌钛种植体在炎症-氧化应激微环境中的成骨作用
- 目的:探索不同微纳形貌钛种植体在氧化应激微环境中的成骨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1.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用阳极氧化和喷砂酸蚀法在纯钛表面分别制备纳米管涂层(TNT)和喷砂酸蚀表面(SLA),并以抛光纯钛(MP)作为对照,扫描...
- 黄静燕王焱程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