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雪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脏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3篇心脏外科
  • 3篇综合征
  • 3篇外科手术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心脏外科术后
  • 2篇外科术
  • 2篇外科术后
  • 2篇房颤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T3综合征
  • 1篇低心排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9篇梅举
  • 9篇江雪艳
  • 8篇杨琦
  • 4篇袁源
  • 4篇汤敏
  • 3篇刘浩
  • 2篇何毅
  • 1篇李连镇
  • 1篇姜兆磊
  • 1篇吴芳

传媒

  • 6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早期重度低氧血症的风险预测模型探索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早期重度低氧血症(PO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危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连续开展的420例OP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出现重度POH分为重度POH组和非重度POH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得出早期重度POH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集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行OP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OC曲线和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46例术后48 h内出现重度POH,发生率为10.95%.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BMI、术前LVEF、术前血肌酐水平、急诊行OPCABG手术以及术后48 h内行二次关胸止血,是造成OPCABG术后48 h内重度PO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72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OPCABG术后早期重度POH的发生风险.
李连镇梅举何毅刘浩江雪艳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低氧血症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成人心脏手术后低T3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伴有低T3综合征(LT3S)的心脏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其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57例心脏术后出现低T3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给药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预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精神、饮食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平均T3由(0.50±1.74)nmol/L上升至(1.33±0.48)nmol/L,FT3由(2.54±0.63)pmol/L上升至(4.11±0.40)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97±0.47)nmol/L、(3.44±0.74)pmol/L(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45.24±7.94)%上升至(52.45±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5.64±6.01)%(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由(2610±1202)ng/L下降至(1253±31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10±666)ng/L(P=0.002)。同时,治疗组ICU滞留时间(12.6±5.7)d,及术后住院时间(21.0±6.6)d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口服可提高伴有低T3综合征的心脏术后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袁源江雪艳杨琦曾文辉梅举
关键词:低T3综合征心脏手术左旋甲状腺素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撤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撤机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改变,探索更为优良的撤机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共采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完成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IABP撤机36例,年龄(68.9±4.7)岁,男22例、女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及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术置入IABP导管,采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法撤除IABP辅助,并于各时间点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撤除IABP,1例患者在成功撤机后36 h后再次IABP辅助循环,院内死亡1例。术后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3例(8%),均为足趾动脉栓塞,其中IABP置入同侧肢体栓塞1例,对侧肢体栓塞2例;合并急性肝功能不全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进行IABP撤机,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撤机顺利。
刘浩何毅杨琦江雪艳汤敏梅举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撤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心脏外科术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应用时机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启动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8年间在我科接受CRRT的58例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CRRT后肾功能有无恢复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及肾功能未恢复组。记录患者围术期尿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记录患者启用静脉大剂量呋塞米(50mg/h)至开始CRRT的相隔时间。计算患者相对容量过负荷值(%FO),%FO=(总入液量-总出液量)(kg)/基础体重(kg)×100%,定义%FO>10%为容量过负荷(FO)。结果全组58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CRRT后肾功能得以恢复,恢复率39.7%。全组患者中共有39例患者发成了不同程度的FO,发生率67.2%。肾功能恢复组患者的CRRT启动前CVP、LVEDD分别为(15.4±3.9)cm H2O及(46.7±12.7)mm,显著低于未恢复组的(18.9±4.7)cm H2O及(56.1±11.0)mm(P<0.05)。肾功能恢复组患者的启用大剂量呋塞米至开始CRRT的相隔时间为(24.5±14.9)h,显著低于未恢复组的(37.5±20.9)h(P<0.05)。结论心脏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在存在利尿剂抵抗且容量过负荷的情况下,应尽早启动CRRT。
杨琦梅举汤敏江雪艳
关键词: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脏外科手术
尼非卡兰控制心脏术后顽固性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尼非卡兰在胺碘酮复律失败的心脏术后心房颤动(房颤)中的心律转复效果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51例心脏术后发生快速心房颤动且胺碘酮给药24 h后心律仍未得到有效转复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其中29例(CON组)在胺碘酮给药24 h后给予电复律治疗,22例(NFK组)在胺碘酮给药24 h复律失败后给予尼非卡兰负荷剂量+静脉维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短期预后差异。结果CON组患者中24例(82.8%)电复律后成功恢复窦性心律,NFK组患者中尼非卡兰静脉维持期间16例(72.7%)恢复窦性心律(P=0.388),其余6例患者在尼非卡兰用药后行电复律治疗,均恢复窦性心律,NFK组总复律成功率高于CON组(P=0.040)。NFK组与CON组相比,24小时内窦性心律维持率(100%比72.4%,P=0.007)、48 h内窦性心律维持率(95.5%比69.0%,P=0.018)、复律后左心室收缩功能[(47.3±4.32)%比(44.3±4.77)%,P=0.025]、ICU滞留时间[(7.36±4.24)d比(9.86±3.73)d,P=0.030]及主诉疼痛发生率(18.2%比75.9%,P<0.001)均占优,未发生明显心动过缓或室性心律失常,两组转氨酶及血肌酐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使用尼非卡兰可有效控制胺碘酮复律失败的心脏术后房颤是安全且有效的。
袁源吴芳姜兆磊江雪艳杨琦傅正梅举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电复律
梅氏微创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梅氏微创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左心房僵硬综合征(stiff left atrial syndrome,SLAS)的临床特点,探索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梅氏微创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SLAS将患者分为SLAS组和非SLAS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验指标。结果 纳入患者1 056例,其中男672例(63.6%),平均年龄(63.6±9.3)岁。持续性房颤患者48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567例。全组患者中共有14例(1.3%)发生SLAS,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2.1±1.1)d。全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1.4±7.8)个月,SLAS组有2例患者在出院后再次发生SLAS,发生时间分别为术后3周、4周;非SLAS组患者出院后无SLAS发生。糖尿病、术前左心房内径小是术后发生SLAS的危险因素。SLAS患者经过充分的利尿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梅氏微创房颤射频消融术后SLAS发生率低,多发生于术后早期,经充分利尿治疗后预后良好。
杨琦丁士骜江雪艳袁源刘浩梅举
关键词:心房颤动
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某院心胸外科2014年1月—2021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培养病原学结果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效果。结果共有8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阴性61例(阴性组),阳性27例(阳性组),阳性率为30.7%。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有阳性发现,包括赘生物、瓣膜毁损、人工瓣瓣周漏、脓肿、腱索断裂等,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阴性组患者发热的比率较阳性组低(36.1%VS 81.5%),胸闷气促的比率较阳性组高(80.3%VS 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1例阴性组患者的基础心脏病以合并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为主(16.4%);累及主动脉瓣(37例)、二尖瓣(20例)、三尖瓣(2例),2例同时累及主动脉和二尖瓣;阴性组患者瓣膜毁损(78.7%VS 63.0%)和腱索断裂(47.5%VS 22.2%)比率较阳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以心功能不全及栓塞为主要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者阴性组18例,发生率29.5%,阳性组7例,发生率25.9%。阴性组患者病死率为8.2%,阳性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案,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江雪艳袁源杨琦梅举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赘生物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心脏外科术后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优化心脏外科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患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氧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8-2019年在我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氧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氧疗组(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COT组)及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组).COT组术中予以经湿化瓶双侧鼻导管吸氧,气体流量6 L/min.HFNC组术中采用费雪派克呼吸湿化氧疗仪(Fisher&Parker AIRVOTM),气体流量60 L/min,加温至37℃,FiO2=0.45.术后全组患者均予以经湿化瓶双侧鼻导管吸氧,气体流量6 L/min.记录全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时间.记录患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前(T0)、检查时(T1)及检查结束后15 min(T2)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127例患者入选本次研究,COT组61例,HFNC组66例.支气管镜检查前,两组患者各项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检查后氧合情况(SpO2、PaO2)较检查前均有所改善,且HFNC组患者氧合改善情况显著高于COT组[T1:PaO2:(122.07±7.95)mm Hg比(85.43±11.11)mm Hg,P<0.05;T2:PaO2:(108.15±10.18)mm Hg比(89.73±6.96)mm Hg,P<0.05].对照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情况,HFN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COT组波动幅度小、更为平稳.另一方面,HFNC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14.74±1.88)min显著短于COT组(17.21±1.81)min,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COT组(1/19),术后VAS评分亦显著低于COT组[(2.45±1.35)比(4.72±1.07),P<0.05].结论HFNC的应用可以优化心脏外科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患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过程,使患者更安全、更平稳、更配合、更快速地完成检查.
杨琦梅举汤敏江雪艳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心脏外科手术
APACHEⅡ评分与血清胆红素评估心脏外科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ICU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与血清胆红素值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在我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196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前至术后第五天的血清总胆红素值,以血清总胆红素值≥34.2μmol/L为高胆红素血症。根据患者有无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分为血清总胆红素正常组与高胆红素血症组。所有患者在入ICU 24小时内进行APACHE Ⅱ评分,评分以各项指标最差值计算。按APACHE Ⅱ评分分值将患者分为〈15分低分组、15-24分中分组、25-34分高分值组和〉34分极高分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值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 结果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峰值结果显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极高分组。死亡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105.1±48.8)μmol/L显著高于生存组(30.9±9.1)μmol/L(P〈0.05)。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27.8±10.0)分显著高于生存组(9.8±4.6)分(P〈0.05)。APACHE II评分与患者术后5天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呈正相关(r=0.712,P〈0.05)。 结论心脏外科ICU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值与APACHE Ⅱ评分存在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杨琦梅举江雪艳汤敏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心脏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