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华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混凝
  • 2篇絮凝
  • 2篇絮凝剂
  • 2篇普鲁兰
  • 2篇普鲁兰多糖
  • 2篇助凝
  • 2篇助凝剂
  • 2篇纳滤
  • 2篇混凝预处理
  • 2篇发酵液
  • 1篇蛋白
  • 1篇压裂
  • 1篇压裂返排液
  • 1篇色素
  • 1篇生活污水
  • 1篇生活污水回用
  • 1篇水回用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脱除
  • 1篇脱蛋白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郝华伟
  • 3篇高学理
  • 1篇王海增
  • 1篇王小娟
  • 1篇高从堦
  • 1篇孟壮
  • 1篇黄星
  • 1篇王志强

传媒

  • 2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纳滤膜深度纯化普鲁兰多糖的预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纳滤膜深度纯化普鲁兰多糖的进水要求,试验采用混凝-活性碳吸附-超滤膜工艺预处理普鲁兰多糖发酵液。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混凝剂用量为10 g/L,最适活性碳用量为25 g/L,脱色时间为65 min;超滤膜分子截留量为67 kDa,最佳的超滤操作压力0.08 MPa,pH3.5,温度为25℃。发酵液浓度可从10 g/L浓缩至27 g/L,且多糖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
郝华伟高学理王小娟高从堦
关键词:混凝剂活性碳超滤膜
普鲁兰多糖发酵液中色素及蛋白的脱除被引量:6
2015年
为解决普鲁兰多糖发酵液色素和蛋白脱除过程中多糖易降解、有机试剂用量大、重复次数多等问题,本论文采用D4020树脂、硅藻土、凹凸棒土等三种吸附剂,同时脱除发酵液中的色素和蛋白。通过考察时间、温度、p H、用量等因素对色素脱除率、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比较三种吸附剂的吸附条件和吸附效果,得出三种吸附剂对色素和蛋白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硅藻土的去除效果最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硅藻土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到硅藻土的最优吸附条件为:时间60min,温度35℃,发酵液p H3.2,吸附剂用量1.6%,在该条件下脱色率为80.17%,脱蛋白率为76.28%,多糖保留率为89.82%。
贺晓晗王海增郝华伟高学理
关键词:脱色脱蛋白普鲁兰多糖发酵液
黄河自来水混凝预处理的研究
2014年
针对黄河自来水的水质状况,试验采用混凝+机械过滤工艺预处理黄河自来水。通过单因素变量分析及正交混凝试验,以COD和浊度作为混凝效果的参照指标,试验确定了最佳混凝工艺:PAM最佳用量0.15 mg/L,PAC用量3.0 mg/L,混凝时间8 min,过滤速度8 m/h,其产水水质稳定并处理量较大。
王志强郝华伟
关键词:絮凝剂助凝剂
MIBR-纳滤组合工艺在生活污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将膜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MIBR)与纳滤系统相匹配,构建MIBR-纳滤组合工艺,研究MIBR-纳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HRT为8 h,MIBR-纳滤系统对污水中的COD、NH3-N的去除率都达到99%以上,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更显示了其优越性,膜对整个系统起到了稳定和强化的作用。
孟壮黄星郝华伟高学理
关键词:纳滤生活污水水力停留时间
混凝预处理油田压裂返排液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压裂返排液水质状况,试验采用混凝工艺预处理压裂返排液。通过单因素变量分析及正交混凝试验,以COD和浊度作为混凝效果的参照指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混凝工艺:絮凝剂投加量450 mg/L,助凝剂投加量5.0 mg/L,静置时间80 min。其产水浊度、COD及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9.9%、86.5%和87.9%,且产水水质稳定。
王志强王新艳郝华伟
关键词:压裂返排液絮凝剂助凝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