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晴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1篇导管监测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测
  • 1篇心房
  • 1篇心房内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患者
  • 1篇重症
  • 1篇重症医学
  • 1篇住院
  • 1篇护理教育
  • 1篇护理质量
  • 1篇护生
  • 1篇护士
  • 1篇护士长
  • 1篇共情

机构

  • 5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李晴
  • 2篇杨文红
  • 2篇许红霞
  • 2篇周广华
  • 1篇高淑红
  • 1篇相瑞艳
  • 1篇张淑香
  • 1篇胡桂菊
  • 1篇魏岩
  • 1篇刘洪梅
  • 1篇杨学荣
  • 1篇张兆慧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导管监测小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在优化PICCO置管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导管监测小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在优化重症医学科PICCO导管监测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O导管监测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12月收集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收集的3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验组导管感染率、导管功能不良率及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抢救成功率、导管认可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高淑红李晴相瑞艳
关键词:护理质量
体验患者住院对护生共情能力及实习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生体验患者住院对其共情能力、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济宁市某医院实习的197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9名)和对照组(98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共情教育,实验组开展护生体验患者住院24h的共情教育,接受包括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教育后实验组共情能力、实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体验患者住院能有效提升护生的共情能力及实习效果,从而促使护生自觉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周广华许红霞杨文红李晴魏岩张兆慧
关键词:护生共情护理教育
护士长执行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长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长执行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0名病区护士长进行深入访谈。[结果]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出影响护士长执行力的5个主题,即护士长对执行力的认知、护士长的个人能力、护士长的工作态度、护士长的工作方式、医院的执行力建设。[结论]影响护士长执行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长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从培训、加强管理、医院建设等多角度进行完善和支持,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护士长执行力。
周广华许红霞杨文红李晴刘洪梅杨学荣
关键词:护士长影响因素
循证护理在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控制重症医学科(ICU)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ICU患者495例为对照组,ICU患者500例为干预组,比较实施循证护理后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可显著降低ICU的院内感染发病率。
唐小笋李晴
关键词:循证护理
心房内心电监测引导三向瓣膜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监测引导三向瓣膜导管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在应用心房内心电监测即时定位技术后,再到放射科行x线胸部正位片,双重确认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常规体表定位方法,即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的距离,置入导管至拟到达长度后,送至放射科做X线定位,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置管定位准确率、操作时间和置管成本。结果观察组置管位置准确率为98.7%,对照组为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16.29±0.35)min,对照组为(13.58±0.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5);两组置管成本分别为(2364.00±0.52)和(2375.00±0.3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结论应用心房内心电监测导管位置调控技术行PICC置管,可及时、准确地判断导管头端位置,有效提高了PICC置管过程中定位的准确率,提升工作效率。
胡桂菊张淑香李晴
关键词:PICC心电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