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智威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药品
  • 3篇药房
  • 3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水肿
  • 2篇配伍
  • 2篇面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多靶点
  • 1篇多通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衰竭
  • 1篇血管神经性
  • 1篇血管神经性水...
  • 1篇药房窗口
  • 1篇药房工作
  • 1篇药房工作人员
  • 1篇药粉

机构

  • 14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杨智威
  • 7篇徐龙
  • 6篇邢晓敏
  • 4篇荆凡波
  • 4篇程成
  • 3篇孙伟
  • 3篇辛晓玮
  • 3篇汪川
  • 2篇刘玉君
  • 2篇隋鑫
  • 2篇黎朝晖
  • 2篇于振英
  • 2篇孙璐
  • 2篇付蕾
  • 2篇谭罗珂
  • 2篇李冬梅
  • 2篇魏欣欣
  • 2篇王晓君
  • 1篇邢颖
  • 1篇孟德宝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山东科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浙贝母-瓜蒌配伍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心脏衰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HF)关联靶点,检索浙贝母、瓜蒌化学成分及靶点,以获得其调控COPD并发HF潜在靶点,挖掘靶点功能及通路注释分析,构建组织特异性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浙贝母-瓜蒌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共涉及靶点227个,包括表达上调基因153个,表达下调基因74个;网络拓扑学分析显示PPI网络平均介数为0.4,平均度值为1.83,关键靶点包括RPS23、SNU13、NOL6、ELAVL1、NCL等;细胞组分定位于内膜系统、核内体和细胞外囊泡;生物学过程涉及囊泡介导的运输、基于微管的运动、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等;信号通路涉及MAPK信号传导途径;MCODE分析发现Cluster 1涉及TKT、ENO1、NCL、KIF1B等,参与调控驱动蛋白、雌激素的高尔基体运输;Cluster 2涉及SIN3B、PHF20、CTBP1、XPNPEP1等,参与调控组蛋白反应;心耳、左心室、肺的组织特异性PPI网络提示浙贝母-瓜蒌配伍可能通过调控ELAVL1-ENO1-NCL轴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分子对接表明其“宽胸散结”主要活性成分瓜蒌酸、“化痰散结”主要成分贝母新碱与ELAVL1、ENO1、NCL蛋白质靶标的结合高度稳定,且贝母新碱与靶蛋白结合力强于瓜蒌酸,体现两者配伍后先治肺再调心,相须为用以实现心肺共治的作用特点。
方孟香程成曹铭晨任炜杨智威李文静辛晓玮刘月芬徐龙
关键词:浙贝母瓜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衰竭
氟喹诺酮类药物胶原蛋白相关不良反应被引量:2
2021年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强杀菌活性、低毒性及高疗效等诸多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但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干扰胶原蛋白合成降解的平衡被认为在多种不良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胶原蛋白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进展,以期引起临床医师、药师、护师的关注,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提供参考。
曹铭晨任炜杨智威方孟香邢晓敏徐龙张代明王文晓荆凡波
关键词:氟喹诺酮肌腱炎肌腱断裂
一种药房窗口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房窗口监控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两侧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内部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两侧面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
刘玉君张泽南谭罗珂杨智威高橦予孙璐王晓君杨国帅王珍
特利加压素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例
2021年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因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腹胀及阵发性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憋气,于2020年8月12日于本院急诊内科就诊。上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见肝左叶及胆囊术后改变、肝脏多发占位介入术后、脾肿大、十二指肠憩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腹腔积液;核磁共振(MRI)平扫+增强扫描见肝硬化、脾大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曹铭晨胡晓燕唐宁杨智威任炜汪川邢晓敏荆凡波李蕾
关键词:特利加压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汗发热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智慧(共享)中药房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我国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发展尚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关于消费者群体的调研及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索影响消费者使用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智慧(共享)中药房发展的策略建议。方法: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分析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确定相对优势、可试验性、可观察性、社会影响、绩效期望、感知风险、消费者创新性为潜变量,设计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消费者使用意愿的调查问卷,构建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消费者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收集数据,统计学分析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不同个体使用意愿的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潜变量与使用意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构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共计收回175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93.08%;总体信度0.962,各潜变量的Alpha值>0.7,KMO=0.929,各潜变量下每个测量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高于0.4;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工资水平等对智慧中药房服的使用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消费者创新性与使用意愿的相关系数为0.893,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可观察性、可试验性、感知有用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0.871、0.830、0.826、0.619,感知风险的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39;回归分析模型中消费者创新性、绩效期望及社会影响的P值均小于0.05,纳入模型获得回归方程为:使用意愿=0.181+0.245×消费者创新性+0.068×绩效期望+0.052×社会影响,该回归模型中影响因素对于使用意愿的解释度高达85.7%。结论:消费者对于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的使用意愿主要受消费者创新性、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影响,提出如下建议:①探索成熟稳定的运营模式,�
方孟香程成汪川曹铭晨徐龙于振英辛兆洋潘东琦杨智威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蚓激酶肠溶胶囊致双下肢疼痛1例
2021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86岁,因"言语不清伴行走不稳1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未规律诊治,吸烟60年,患者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伴行走不稳,能理解他人言语,无意识丧失、抽搐,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饮水呛咳,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
曹铭晨陈潇徐龙方孟香邢晓敏杨智威王文晓魏欣欣任炜
关键词:蚓激酶肠溶胶囊百奥双下肢疼痛药品不良反应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五苓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5
2020年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e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五苓散组分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的潜在活性成分,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潜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基于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enomes)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五苓散中50种活性成分,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共459个节点,关键靶点包括CSDE1、PRPS1、HSD17B4、CLPP、ACBD7、AZGP1等。构建五苓散靶点的PPI互作网络包含155个节点和527条相互作用关系,关键节点包括CSDE1、CITED2、RANBP2、HSD17B4、TAF13、SOD2等。GO富集分析途径相关条目主要涉及细胞溶质、细胞对有机物质和化学刺激的反应,含氮物质代谢,有机物循环代谢进程,蛋白、小分子和离子结合及转运活性等。KEGG代谢通路分析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内分泌抵抗、癌症中的蛋白聚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途径。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五苓散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预测五苓散的潜在作用靶点如PRPS1、HSD17B4等,可为五苓散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曹铭晨于振英辛兆洋徐龙杨智威任炜邢晓敏荆凡波
关键词:五苓散网络药理学PPIGO
洛索洛芬钠片致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双眼肿胀、结膜充血1例
2023年
1病例资料患者于2020年7月29日因错合畸形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行牙齿修补术后牙龈疼痛,医嘱给予洛索洛芬钠片(日本第一三共制药,批号:SX052LA;规格:每片6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患者口服药物约10 min后右边脸颊发生红肿,继而出现右侧眼睑大面积红肿,并伴有呼吸很急促等过敏反应。患者立即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4,眼压左眼14 mmHg,右眼眼压16 mmHg,双眼均出现红、肿、痒、流泪、畏光等症状,不伴分泌物多,未触及结节,双结膜充血+,其余正常。
曹铭晨荆凡波方孟香徐龙邢晓敏孟凡刚杨智威程成辛晓玮
关键词:洛索洛芬钠片过敏性结膜炎面部水肿
4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统计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4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进行分类统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45~64岁和≥65岁两个年龄段多发,静脉滴注用药发生比例最高,上报最多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艾地苯醌、生脉注射液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要关注重点人群,采用合理的用药途径,合理使用药物,其中抗菌药物是监测重点。
孟德宝黎朝晖付蕾杨智威谭罗珂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输液配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为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以"输液"、"配伍"、"溶媒"、"配置"及各种药品的通用名称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0年1月间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同时查阅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注射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主要存在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置浓度过高、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输液配置器具选择不当、输液配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结论: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药物手册等法定文件的要求去做,现配现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李冬梅李萍曲海军王腾杨智威隋新孙伟
关键词:静脉输液配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