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卫国

作品数:42 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蛋白
  • 15篇组蛋白
  • 10篇乙酰化
  • 9篇甲基化
  • 8篇肿瘤
  • 8篇表观
  • 8篇表观遗传
  • 7篇乙酰
  • 7篇细胞
  • 7篇活性
  • 6篇抑制剂
  • 6篇制剂
  • 6篇去乙酰化
  • 6篇组蛋白修饰
  • 5篇遗传学
  • 5篇酰化
  • 5篇表观遗传学
  • 4篇蛋白质
  • 4篇药物
  • 4篇乙酰化酶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19篇深圳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江苏省教育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苏州市教育局
  • 1篇北京航天晨信...

作者

  • 41篇朱卫国
  • 3篇李晓帆
  • 3篇张俊
  • 2篇王溪
  • 2篇王慧
  • 2篇王海英
  • 2篇汤明
  • 1篇冯京南
  • 1篇王丽娜
  • 1篇武立鹏
  • 1篇黄洁
  • 1篇孙永奇
  • 1篇彭媛
  • 1篇杨静
  • 1篇于宇
  • 1篇刘向宇
  • 1篇廖文娟
  • 1篇张萍
  • 1篇赵颖
  • 1篇赵颖

传媒

  • 7篇中国科学:生...
  • 4篇遗传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信息网络安全
  • 1篇未来教育家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专刊”编者寄语
2014年
自1857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显性、隐性遗传现象以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来,人们在遗传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目前已经有多种疾病相关基因被鉴定出来,通过检测这些基因是否突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参考。但是,随着对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仅仅用基因突变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遗传现象。例如:同卵双胞胎虽然具有相同的DNA序列,却存在着表型和疾病易感性的差异。
朱卫国宋旭张根发李绍武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疾病相关基因编者DNA序列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LSD1的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LSD1的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在反应缓冲液中加入LSD1、FAD和赖氨酸甲基化的组蛋白以及H<Sub>2</Sub>O,进行去甲基化反应;利用核磁共振光谱仪对反应后体系进行检测,...
文赫朱卫国李晓帆田媛王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是蛋白质发挥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在DNA损伤修复、自噬和代谢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蛋白相互作用异常便会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在蛋白质的赖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残基上,可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200多种翻译后修饰,这些修饰通常能改变蛋白质的电性、疏水性和空间结构等属性,为与之结合的蛋白提供结合的锚定或产生位阻效应,像一把开关在时空上精确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发生以及动态变化.结构研究表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由临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直接结合,替换该区域的氨基酸残基,通常能破坏结合,使其失去部分功能或酶活性,可以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抑制剂或激活剂,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发挥的重要生理功能.
侯天云陆小鹏朱卫国
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翻译后修饰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
p53修饰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p5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分子,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正常生理状况下,p53水平很低,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p53水平升高,稳定性增强,继而参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衰老、DNA修复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命过程.p53功能的精确调控至关重要,涉及一系列翻译后修饰(泛素化、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样蛋白质修饰等等),这些作用互相协作、相互影响,从而精密调节p53的活性.本文探讨p53的各种修饰作用,并分析其各种修饰与肿瘤发生的相互关系,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黄洁刘向宇朱卫国
基于一维HNCO核磁共振光谱检测SIRTs去乙酰化酶活性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基于一维HNCO核磁共振光谱检测SIRTs去乙酰化酶活性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将H3蛋白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加入培养液中,加入氮15标记的氯化氨和碳13标记的乙酸,培养得到氮15和碳13共价链接的H3蛋白...
文赫朱卫国舒明慧陈嘉仪李晓帆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次从美洲大蠊中提取分离鉴定获得一种新化合物。在细胞模型中,在离子辐射或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造成双链DNA损伤后,该化合物可以减弱同源重组(HR)和非同...
程永现朱卫国晏永明康天舒谷金科陆小鹏
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表观遗传调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已成为设计治疗多种疾病靶点的重要理论依据。本课题组以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主要脉络,围绕肿瘤中异常的生物学过程,如DNA损伤应答与修复、细胞自噬和代谢等,初步阐明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的甲基化和乙酰化及其相关的酶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现对本课题组的主要原创性工作进行综述与汇报。
汤明李治明陆小鹏朱卫国
关键词:表观遗传调控甲基化乙酰化肿瘤发生发展
一种3-多氟烷基化取代咪唑[1,2-a]并吡啶的简易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多氟烷基化取代咪唑[1,2‑a]并吡啶的简易合成方法,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在氮气气氛下,将摩尔比1:2‑2.5的咪唑[1,2‑a]并吡啶衍生物与多氟烷基碘用溶剂溶解后,加入诱导剂和添加剂,...
朱卫国黄金波吴丹丹白晓康
专家点评
2021年
一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实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我主要从目标和任务、途径和方法、思考和建议三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想法。目标和任务。确定推广应用工作目标任务,一是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任务。根据推广应用工作的要求,从转变观念、建立机制、组建团队、创新成果等方面来确定总体目标,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推广应用目标的特点,确定学习与培训等具体目标。
朱卫国
关键词:优秀教学成果专家点评基础教育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LSD1的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LSD1的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在反应缓冲液中加入LSD1、FAD和赖氨酸甲基化的组蛋白以及H<Sub>2</Sub>O,进行去甲基化反应;利用核磁共振光谱仪对反应后体系进行检测,...
文赫朱卫国李晓帆田媛王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