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双双

作品数:101 被引量:406H指数:1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肝炎
  • 42篇肝炎病毒
  • 42篇病毒
  • 36篇乙型
  • 36篇乙型肝炎
  • 34篇乙型肝炎病毒
  • 34篇细胞
  • 27篇干细胞
  • 24篇准种
  • 17篇基因
  • 14篇分化
  • 13篇抗体
  • 12篇免疫
  • 1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充质干细胞
  • 8篇单链可变区抗...
  • 8篇可变区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丙型

机构

  • 50篇军事医学科学...
  • 44篇解放军第30...
  • 1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解放军第三○...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1篇施双双
  • 51篇裴雪涛
  • 49篇成军
  • 46篇南雪
  • 36篇董菁
  • 30篇李莉
  • 30篇白慈贤
  • 30篇王韫芳
  • 28篇王刚
  • 24篇王勤环
  • 24篇陈琳
  • 22篇岳文
  • 21篇皇甫竞坤
  • 20篇师伟
  • 20篇斯崇文
  • 19篇夏小兵
  • 19篇洪源
  • 17篇闫舫
  • 16篇刘妍
  • 16篇李艳华

传媒

  • 8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生物化学与生...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肝脏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病毒学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第10届全国...
  • 3篇第12届全国...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6篇2002
  • 27篇2001
  • 5篇2000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一级结构多态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一级结构的多态性。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 ,自 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S基因全长或全基因组片段 ,TA克隆法克隆到T载体中 ,随机选择克隆测序。结果 共 2 0个克隆被测序。 2 0个克隆全S蛋白的总一致率仅为 3 2 .0 % ,13株全长为 40 1氨基酸残基的克隆氨基酸一致率为 82 .5 %。患者血清中发现2株克隆编码截短型表面抗原中蛋白 ,在前S1或前S2的免疫决定区或可能的肝细胞结合部位均发现缺失突变。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有HBV准种群 ,病毒编码的截短型表面抗原中蛋白可为HBV诱导原发性肝癌提供一种途径 ,应加强对HBsAg一级结构多态性的研究。
董菁刘妍皇甫竞坤施双双王刚洪源陈国凤李莉陈菊梅成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准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向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并且和Ⅰ型胶原膜复合后移植修复裸鼠皮肤创面,观察以自体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将分离纯化的BMSCs接种于表皮细胞诱导体系中,3天后细胞即发生形态改变,汇合成表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张力原纤维、黑色素小体和透明角质颗粒;诱导分化细胞表达表皮细胞表面标志CK19和CK10,且CK19的诱导分化效率达到60%,表明诱导分化的细胞大部分为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细胞诱导前后紫外线照射诱发的凋亡状况,证实诱导后的细胞具有抵抗紫外线照射的功能;另一方面,BMSCs在真皮成纤维细胞诱导体系作用下,超微结构观察到细胞外胶原微纤维的沉积,RT-PCR证实诱导分化细胞具有分泌Ⅰ型胶原的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还具有分泌细胞因子IL-6与IL-8的功能,其最高分泌量分别为115.06pg/mL和0.84ng/mL.体内移植实验也证实,BMSCs与生物支架材料复合后具有明显促进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MSCs具有向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潜能,以及作为种子细胞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的可行性,并且自体来源的BMSCs构建的皮肤组织无免疫排斥风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何丽娟南雪王韫芳管利东白慈贤施双双袁红丰陈琳刘大庆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真皮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的HCV结构蛋白E2为固相包被抗原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特异性和结合活性较强的HCV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片段 ,片段为 771bp,阳性克隆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 ,并对HCVE2特异性ScFv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的HCVE2ScFv片段 (771bp)
钟彦伟成军施双双王刚陈菊梅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一类饱和胺类化合物在制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饱和胺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即其在制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证明,该化合物(代号TA01)能够有效的动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一类新型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本发明将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药物的研...
裴雪涛师伟李艳华任祥亮吕洋施双双陈琳南雪岳文
文献传递
转基因基质细胞与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共培养及对其周期的作用研究
<正>目的 Wnt3a基因对造血干细胞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分离培养原代小鼠基质细胞,建立转基因滋养层细胞,从而观察其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与转基因基质细胞滋养层共培...
施双双师伟韩姝李艳华裴雪涛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刘妍董菁成军夏小兵李克王琳施双双段惠娟杨继珍
关键词:反式激活细胞启动子SV40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董菁成军王勤环王刚施双双刘妍夏小兵李莉斯崇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基因启动子
白扁豆提取物、其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辐射皮肤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白扁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白扁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其在制备抗辐射皮肤损伤药物中的应用。该白扁豆提取物是将白扁豆粉碎后,先对其用生理盐水进行提取,再将提取物用饱和硫酸铵进行盐析,最后经脱...
裴雪涛师伟任祥亮岳文白慈贤南雪施双双陈琳吕洋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董菁成军王勤环刘妍王刚施双双夏小兵李莉斯崇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基因序列
乙型肝炎病毒囊膜中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8联合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2001年
董菁成军王勤环刘妍王刚施双双夏小兵李克邵得志斯崇文
关键词:基因免疫白细胞介素抗体滴度蛋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