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干细胞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骨髓间充质
  • 9篇充质干细胞
  • 8篇脊髓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脊髓损伤
  • 5篇WISTAR...
  • 3篇神经元
  • 3篇细胞修复
  • 3篇干细胞修复
  • 2篇损伤脊髓
  • 2篇迁徙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1篇凋亡
  • 1篇短期随访
  • 1篇血脊髓屏障
  • 1篇移植后
  • 1篇脂肪干细胞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20...
  • 6篇延边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李东君
  • 7篇贾全章
  • 7篇徐爽
  • 6篇姜大伟
  • 6篇高德萱
  • 5篇陈玉丙
  • 5篇刘丽萍
  • 5篇孙景海
  • 5篇王风华
  • 4篇吴传真
  • 2篇王风华
  • 2篇孙景海
  • 1篇张红梅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区迁徙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BMSCs在大鼠脊髓损伤区内的的迁徙情况。方法 用DAPI标记BMSCs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体内,分别于术后5天、10天及15天灌杀大鼠,制作损伤脊髓的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BMSCs...
贾全章李东君陈玉丙孙景海吴传真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 高德萱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修复作用研究
目的:应用脊髓损伤模型打击装置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情况,并通过BMSCs能向脊髓损伤处迁徙、抑制神经元凋亡并向神经元分化,来探讨其修复脊髓...
李东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神经元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脊髓损伤区的迁徙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区域后,如何观察其在体内的生存和转归情况,一直是让人困扰的问题。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脊髓损伤区内的迁徙情况。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制作脊髓损伤模型1周后,经尾静脉移植用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9L-1)1mL,连续注射2d。对照组未行脊髓损伤,与实验组同一时间同法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分别于移植后5,10,15d,制作损伤脊髓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徙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于移植后5d,在脊髓损伤组织血管内出现少量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d后有血管外弥散,15d后有广泛弥散。对照组均未见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大鼠尾静脉移植后,能透过血脊髓屏障向损伤脊髓组织迁徙。
贾全章李东君陈玉丙孙景海吴传真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高德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徙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WISTAR大鼠血脊髓屏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Wister大鼠损伤脊髓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行为学和组织学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将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
贾全章李东君陈玉丙孙景海王风华徐爽刘丽萍高德萱姜大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
常用脊髓损伤模型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4
2009年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建立适宜的脊髓损伤模型,对模型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并分析其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是进行临床脊髓损伤治疗的前提。目前常用的脊髓损伤模型包括挫伤型模型、牵张损伤模型、压迫损伤模型、切割或吸除型模型、缺血损伤模型等。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有细胞悬液立体定位注射法、腰穿细胞悬液注射法、静脉内细胞悬液输入法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并向神经细胞表型分化。②发挥桥梁介导作用。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李东君贾全章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Wistar大鼠的脊髓损伤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取得疗效。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不造模,于脊髓损伤后当天损伤区局部注射生理盐水10μL;模型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不做任何治疗;低浓度治疗组行脊髓损伤后当天经尾静脉注射浓度为1×109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mL;高浓度治疗组行脊髓损伤后当天损伤区局部注射浓度为4×1010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μL。结果与结论:损伤后1d模型组和两治疗组均无恢复迹象,运动评分低于空白组(P<0.01);损伤7d,两治疗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15,30d,两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移植后7,15,30d脊髓病理切片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显著恢复。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脊髓功能有修复作用。
贾全章李东君陈玉丙孙景海王风华徐爽刘丽萍高德萱姜大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静脉移植局部注射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脊髓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短期随访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已经逐渐由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并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短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造成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经尾静脉及损伤局部移植,应用改良Tarlov评分评定大鼠行为学变化,在光镜下对损伤脊髓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分析。对5例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损伤原位注射、腰穿、静脉输注的方式行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行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5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及损伤局部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移植后7,15,30d,脊髓病理切片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及损伤局部移植组大鼠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恢复。临床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半年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均有改善。
高德萱贾全章李东君陈玉丙孙景海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功能
移植后的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后在脊髓损伤区是否向神经元分化。方法首先用BrdU在体外标记BMSCs,将标记后的BMSCs分别由大鼠尾静脉及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到大鼠体内,于移植后10天、20天及30天灌杀大鼠,制作脊髓的冰冻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植入的BMSCs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10天2、0天及30天,损伤脊髓内可见BrdU/NSE双标记的细胞。结论 BMSCs移植后在脊髓损伤区内可见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移植的BMSCs可能分化为神经元。
陈玉丙贾全章李东君孙景海吴传真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高德萱张红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区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否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1组为空白对照,对照2组、两治疗组均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下胸段脊髓损伤模型。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经尾静脉和脊髓损伤区注入BMSCs。术后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术后7天,治疗2组bax、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少于对照2组(P<0.05),治疗1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多于对照2组(P<0.05);移植后15天,治疗1组bax以及治疗2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少于对照2组(P<0.05),治疗1组及治疗2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多于对照2组(P<0.05);移植后30天,治疗1组bax阳性细胞表达少于对照2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多于对照2组(P<0.05)。结论 BMSCs移植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具有抗凋亡作用,可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李东君贾全章陈玉丙孙景海吴传真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高德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凋亡
组织工程化脂肪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重要难题,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各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缺陷。目的:对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目前所采用方案的缺陷,并对其将来可能的临床应用进行相应展望。方法:以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from adipose tissue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1-01/2009-05);以脂肪,组织工程,间充质干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01/2009-05)。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构建相关的内容,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34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3篇进行分析。在探索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组织工程技术能以少量种子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与生物材料复合,修复较大的组织或器官缺损,重建生理功能,为真正实现无损伤修复组织缺损和真正意义上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途径。当前已有多种成功构建脂肪组织的策略用于治疗软组织缺损,这将给填充脂肪组织修复软组织缺损开辟广阔的天空。
李东君贾全章
关键词:组织工程脂肪乳房再造间充质干细胞软组织缺损脂肪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