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
- 作品数:2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多肽XZZ-5的异源表达及其在增强CIK细胞杀瘤活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XZZ‑5在诱导增强CIK细胞抑瘤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多肽XZZ‑5诱导CIK或DC‑CIK细胞,可以有效加强其增殖与分化,提高其杀瘤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手段。
- 杨兆勇冯晓洲李亚东金媛媛白利平汪康游刘凡
- 文献传递
- 兔抗肠道病毒71型血清制备中免疫剂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兔抗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血清制备中不同免疫剂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将9只实验兔简单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5、50和100μg 3个剂量EV71灭活疫苗和弗氏佐剂均匀混合后,通过肌内注射途径分别免疫3组动物,于第0、7、14及28天各免疫1次,每7天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EV71中和抗体效价。结果100μg剂量组兔血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5和50μg剂量组(第42天t值分别为-3.282和-2.486,P值均<0.05)。第42天时,兔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剂量(5~10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478.229x-2041.820。结论在本实验选择的3个免疫剂量中,随着免疫剂量升高,产生的血清抗体效价也升高,且呈线性关系。
- 张玉平胡云光殷安国李亚东杜宋婷王雯慧李晓颖常亚军段男宋杰
- 关键词:免疫血清肠道病毒71型抗体效价
- 一种丙肝病毒滴度测定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丙肝病毒(HCV)滴度的方法,为HCV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药物评估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对HCV JFH1病毒株进行倍比稀释并感染Huh7细胞,甲醇固定后,采用抗HCV核心蛋白一抗进行孵育,加入二抗后采用DAB显色,通过计数病毒斑得到HCV的滴度。结果:采用甲基纤维素限制HCV于细胞间感染,利用免疫组化技术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肉眼可见的清晰斑块。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HCV滴度测定方法。
- 李亚东李智华毕研伟陈晨寸韡
- 关键词:丙肝病毒滴度免疫组化
- 多次穿刺对5剂量西林瓶包装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评价多次穿刺对5剂量西林瓶包装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s,sIPV)质量的影响。方法 取3批储存约24个月的sIPV,室温平衡至少20 min,开盖取样,即为穿刺前样品;另取相同3批sIPV,于第0、7、14、21、28天分别进行第1~5针穿刺取样,每次取样前均于室温平衡至少20 min,每次取样后剩余样品均返回2~8℃保存。按企业注册标准(YBS01052021)的要求对穿刺前和第5针穿刺样品进行全项检测,其他4针穿刺样品进行pH、渗透压摩尔浓度、无菌试验、细菌内毒素、Ⅰ、Ⅱ、Ⅲ型病毒D抗原含量、外观、异常毒性检查、蛋白质含量、2-苯氧乙醇含量检测。计算每针穿刺样品的2-苯氧乙醇含量、蛋白质含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及Ⅰ、Ⅱ、Ⅲ型病毒D抗原含量的相对变化率,应用SPSS 20软件对各项指标的相对变化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多次穿刺对sIPV质量的影响。结果 sIPV穿刺前后样品的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企业注册标准。每针穿刺样品间2-苯氧乙醇含量、蛋白质含量、Ⅱ、Ⅲ型病毒D抗原含量的相对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125、1.155、1.137、1.882,P分别为0.152、0.386、0.393、0.190);渗透压摩尔浓度及Ⅰ型病毒D抗原含量的相对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50和4.010,P分别为0.021和0.034)。Duncan检验结果显示,与第1针比较,第2、3针穿刺样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相对变化率差异不显著,第4针差异显著,第5针又相对稳定;第1、2、4和5针穿刺样品间Ⅰ型病毒D抗原含量的相对变化率差异不显著,第3针与其他4针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28 d内5次穿刺对5剂量西林瓶包装sIPV的质量无影响。
- 周振歆易力刘一凡高承刚胡云光胡云光李亚东张晗李亚东
- 关键词:穿刺
- 一种靶向真菌细胞壁几丁质合成酶下调剂细胞筛选模型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合成酶下调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所述模型是由UMcsh5基因启动子序列UMPRO,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G‑UMPRO‑LUC、稳定表达UMPRO启动...
- 杨兆勇张晓琳赵晨李亚东金媛媛白利平黄颖冯晓洲汪康游樊帅
- 文献传递
- 云南HPV-16型E6、E7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一种主要高危型病毒,其2个致癌基因E6和E7的核酸序列变异可能会影响其对宿主细胞的致癌性,已有研究表明其序列突变呈现地域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地域HPV-16这2个基因的变化情况是宫颈癌流行病学调研的主要内容,也可为研究E6和E7的致癌性积累数据。研究以NCBI登录号为NC_001526.2的HPV-16型病毒的序列为参照,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对云南地区74例HPV-16样本的E6、E7的DNA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只有亚洲和欧洲变异亚型,而没有发现非洲1、非洲2、亚-美洲和北美洲这4种变异亚型。DNA序列分析显示:E6的碱基突变以T178G(D25E,59.46%)和T350G(L83V,8.11%)为主,E7的碱基突变主要以A647G(N29S,59.46%)和T846C(同义突变,60.81%)为主。发现E6的新突变有A95G(同义突变,1.35%)和A135G(K11R,1.35%);E7的新突变有C625T(L22F,1.35%)、C627T(同义突变,12.16%)、G689A(G43E,1.35%)、T748G(S63A,1.35%)。此外还发现有一个共突变现象:T178G(D25E,59.46%)-A647G(N29S,59.46%)-T843C(同义突变,21.62%)-T846C(同义突变,60.81%)。
- 张晓琳刘峰姚月婷姚月婷周竞贤李亚东姚宇峰周竞贤
- 关键词:HPV-16
- 抗肠道病毒71型血清与病毒间的中和量效反应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抗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血清效价与EV71滴度之间的中和试验量效反应关系。方法将EV71收获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后,加入不同动物来源的不同效价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观察细胞病变情况,找到能够完全中和不同滴度病毒所需的最低血清效价。结果随着病毒滴度的增加,需要完全中和病毒所对应的血清效价也相应增加,但血清效价增加的趋势较病毒增加的趋势慢,当病毒滴度增加约120000倍时,所需的血清效价增加约1000倍。不同来源的血清对EV71的中和能力相当。结论初步确立了EV71中和血清与EV71滴度间的中和量效关系。
- 李亚东解裕萍徐敏郎磊赵勇杜宋婷贺凌煜宋杰宋杰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量效关系
- 一种天然产物中铁螯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从一株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制备一种铁螯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系采用大孔树脂柱、丙酮洗脱、分子筛及高效液相色谱、乙酸铵-乙腈洗脱制备纯化,铁螯合物可以用于与生物活性小分子耦合,使其靶向特定、高效转运进入细胞,提高...
- 杨兆勇刘娟娟生宁田喜凤冯晓洲孙婉李亚东汪康游金媛媛
- 文献传递
- Optiprep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试验不同条件,优化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建立最佳的Optiprep连续密度梯度,为纯化病毒提供良好的参数。方法:试验不同的旋转角度、重复次数、离心时间,以及用不同浓度的Optiprep制备连续密度梯度等条件,摸索制备连续密度梯度的最佳方案,将此最佳方案应用于纯化丙肝病毒(HCV),并通过q RT-PCR验证纯化效果。结果:通过各种条件的摸索,确立了制备连续密度梯度的最佳方案,即制备10%~40%Optiprep连续密度梯度,在旋转角度为85°时,1号程序设置为30 r/min离心5 s,2号程序设置为0 r/min 15 s,重复1~2程序10次。将此程序用于纯化HCV,得到了较好的纯化效果。结论:建立了制备Optiprep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病毒的纯化效果提供了参数。
- 张辉毕研伟李智华李亚东宫悦寸韡
- 关键词:碘克沙醇纯化
- 一种靶向真菌细胞壁几丁质合成酶下调剂细胞筛选模型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合成酶下调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所述模型是由UMcsh5基因启动子序列UMPRO,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G-UMPRO-LUC、稳定表达UMPRO启动...
- 杨兆勇张晓琳赵晨李亚东金媛媛白利平黄颖冯晓洲汪康游樊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