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龙
-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3例。结果 :①距骨上关节面前、后宽为 3 0 .2、2 3 .5mm ;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3 0 .8、14 .9mm与 2 7.5、2 3 .7mm ;外踝关节面前缘至距骨颈后缘间距为 9.3mm。胫骨内踝与腓骨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2 1.8、14 .7mm和 16.9、2 1.6mm。②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形态、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相应CT及MRI。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宽 3 2 .9mm ,距骨上、胫骨下关节面软骨厚 1.7mm与 1.8mm ,胫距关节、内踝处及腓距关节腔径值分别为 2 .4、2 .8、1.4mm ,骨间韧带长 1.8mm。结论 :踝关节的断层解剖 ,为影像学诊断及关节镜技术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董炜疆马兆龙杨月鲜杨广夫刘国强宫惠琳冯改丰张峰昌
- 关键词:踝关节横断层解剖冠状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 目的:为给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①观测了15例干性胫骨,腓骨及距骨的有关关节面;②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7例,先依解剖骨性标志画线,用新鲜2例,各1例画线后,分别行轴位CT与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
- 董炜疆马兆龙杨月鲜杨广夫刘国强宫惠琳冯改丰张峰昌
- 关键词:断层影像解剖学踝关节断层解剖MRI
- 文献传递
- 髋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横断层解剖学基础资料。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6例(新鲜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2例),先作髋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然后冰冻髋部标本,每具髋部标本再切制成6个横断层标本。结果 观察每一横断层标本内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关节腔、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及滑膜皱襞结构的形态特征、毗邻关系及其在连续断层上的变化规律,并匹配同一断层CT及MR扫描图像。讨论了其形态结构与影像学诊断的意义。结论 其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 王瑜马兆龙王民杨广夫刘国强段保国
- 关键词:髋关节横断层影像解剖学CTMR影像学诊断
- 膝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6具 (新鲜 4、经福尔马林固定 2 ) ,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 ,冰冻后切制成 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同一断层的CT及MRI。①髌股关节显示于第 5~ 8断层 ,其关节软骨均匀一致 ,表面平整光滑 ,但关节腔形态不尽相同 ,分别呈磨合紧密狭窄凸向后的弧形 ,前后径短的横位“X”字形及前小后大相通的“工”字形。②髌韧带显现于第 9~ 11断层 ,其横断面最宽处为 2 4.6mm ,最厚处为 4.85mm。③前、后交叉韧带显示于第 8~ 11断层 ,其横断面之长、短径值 ,前交叉韧带为 7.45mm与 6.5 5mm ,后交叉韧带为 6.2 5mm与 4.12mm。④第 10断层可视为膝关节的代表断面 ,各主要辅助结构均可见 ,其中内侧半月板呈大的“C”字形。而外侧半月板呈曲度较大的小的反“C”字形 ,二者的前后角处 ,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结论 :膝关节各横断层的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余勉马兆龙杨月鲜杨广夫张峰昌刘国强
- 关键词:膝关节横断层解剖CTMRI
- 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矢状断层解剖学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为踝、距下关节病变及损伤的诊断、修复和重建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5例 ,置冰柜冻硬后 ,每例切制 4个踝及后足部矢状断层标本。结果 :胫距关节矢状径最长为 31.9mm ,距骨滑车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各为 2 .5mm与 2 .4mm ,胫距关节间隙为 2 .6mm ,内侧韧带厚为 3.1mm ;前、后距下关节软骨厚分别为 1.5mm、1.2mm与 1.7mm、1.4mm ,关节间隙为 0 .8mm与 1.4mm ,后距下关节矢状径最长为 18.9mm ,距跟骨间韧带长 8.6mm ,矢状径为 2 .6mm。结论 :本文结果为临床踝、距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关节镜技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 王义龙马兆龙王民刘国强史社会段保国
- 关键词:距下关节断层解剖学韧带踝关节关节间隙
- 髋关节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冠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男性右髋部标本5例(新鲜3,常规固定2),先以解剖骨性标志画线,1例先作髋部冠状位MRI扫描,所有标本冻硬后,切制髋部冠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髋关节的主要结构、股骨头韧带、髂股韧带和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位置、毗邻的特征及住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测量结果如下:股骨头垂直径41.2mm,冠状径42.9mm,髋臼冠状径52.7 mm,髋臼深度29.6 mm,股骨头及髋臼关节软骨厚各为33 mm与2.5 mm,股骨头韧带长25.1 mm,厚2.6mm,髂股韧带厚7.7mm。结论:髋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各结构形态、位置及变化规律,为临床骨科、影像学及髋关节镜技术诊断与治疗髋关节疾患,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依据。
- 王义龙马兆龙张小卫李月英王唯析张峰昌
- 关键词:髋关节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为腹股沟斜、直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肉眼观察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腹股沟区有关结构。结果 腹内斜肌起始有四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三种类型;腹横肌起始、腹股沟镰各有三种类型。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1.65cm,宽0.58cm;髂耻束平均长6.94cm,宽0.53cm。髂耻束并不恒定存在。腹内斜肌起于髂耻束者3侧,占1.17%;腹横肌起于髂耻束者占10.7%。结论 观测值为临床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
- 李捷马兆龙王万利
- 关键词: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髂耻束解剖学
- 膝关节矢状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为膝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5例 (新鲜 3 ,福尔马林固定 2 ) ,按解剖骨性标志画线 ,其中 1例标本先行矢状位MRI扫描 ,所有标本冻硬后 ,切制矢状断层解剖标本 ,每例切 5个断层 ,皆观察其内侧面。结果 观察了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同一断层之MRI。测量股骨内、外侧髁关节软骨厚为 2 .3mm和 2 .4mm ,胫骨内、外侧髁关节软骨厚为 2 .5mm和 2 .6mm ,髌骨关节软骨厚为 5 .3mm ,前交叉韧带长 3 6.1mm ,前、后交叉韧带中部矢状径为 6.3 2mm和 6.5 1mm ,内、外侧半月板矢状径为 42 .4mm和 3 3 .2mm ,内侧半月板前、后部厚度为 5 .1mm和 5 .8mm ,外侧半月板为 6.5mm和 7.1mm。结论 膝关节的矢状断层解剖各结构形态、位置及变化规律 ,对骨科及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郭世萍马兆龙张晓卫杨广夫刘国强张峰昌
- 关键词:膝关节矢状断层影像学解剖学
- 髋关节的矢状断层影像解剖学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给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5侧,先作髋关节矢状位MR扫描,冰冻后每侧标本切制成6个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内髋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滑膜皱壁及坐骨神经等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关系及其在连续断层上的变化规律,并配有MR扫描影像。测量如下:股骨头最大矢状及垂直径分别为 47.3mm与 45.9 mm,股骨头顶部关节软骨最厚为 2.9 mm,髓臼最大矢状径为 49.1mm,股骨头韧带宽为 4.5 mm,髓臼横韧带厚度为 2.3 mm,坐骨神经最厚为 2.9 mm。结论:髋关节的矢状断层解剖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关系及变化规律,为医学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 余勉马兆龙杨月鲜杨广夫段保国刘国强
- 关键词:髋关节矢状断层影像解剖学影像学诊断尸体解剖
- 左位下腔静脉并双侧睾丸静脉变异1例被引量:4
- 2005年
- 韩华项燕杨蓬勃马兆龙段保国
- 关键词:下腔静脉睾丸静脉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