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国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玉米
  • 5篇胡芦巴
  • 4篇玉米象
  • 4篇米象
  • 4篇谷盗
  • 4篇谷蠹
  • 3篇杂拟谷盗
  • 3篇交配
  • 3篇交配行为
  • 3篇害虫
  • 3篇储粮
  • 3篇储粮害虫
  • 3篇触杀
  • 2篇幼虫
  • 2篇直翅目
  • 2篇杀虫
  • 2篇石榴
  • 2篇实蝇
  • 2篇天敌
  • 2篇驱避

机构

  • 15篇云南农业大学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武汉工业学院
  • 4篇保山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5篇唐国文
  • 6篇杨长举
  • 5篇谢令德
  • 4篇华红霞
  • 3篇喻梅
  • 3篇胡纯华
  • 2篇刘娜
  • 2篇乔利利
  • 2篇陈国华
  • 2篇严乃胜
  • 2篇延静
  • 2篇苏远萍
  • 2篇陶玫
  • 2篇肖春
  • 2篇闫振华
  • 1篇杨伟秋
  • 1篇薜东
  • 1篇董玉梅
  • 1篇张丽
  • 1篇李成云

传媒

  • 3篇粮食储藏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湖北植保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斑翅果蝇寄生蜂的交配行为观察及雄虫交配次数对繁殖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明确一种斑翅果蝇寄生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的交配行为以及雌雄蜂的交配次数对后代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对斑翅果蝇寄生蜂的交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该蜂在交配行为中所出现的求偶行为、交尾前期行为、交尾行为和交尾完毕的动作及持续时间。测定寄生蜂各交配次数下的雌蜂寿命、后代出蜂总量和后代性比。【结果】寄生蜂的交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求偶,雄蜂逐渐靠近雌虫、追逐雌蜂并震动翅膀,直至爬上雌虫背部整个过程持续(50.47±85.01)s。交尾前期,雄虫头部从雌蜂的两触角中间伸出,并将触角从雌虫触角两侧向中间有规律的触碰雌虫触角,直至雌蜂打开生殖孔,整个过程持续(43.73±13.97)s。交尾,雄蜂将雄性交配器插入雌性生殖孔整个过程持续(36.28±11.03)s。交尾后期,雌虫左右甩动腹部2~3次,主动与雄虫分离整个过程持续(8.95±3.40)s。观察结果显示,雌虫一生只能交配一次,雄蜂一生交配次数在(16.54±1.37)次,最多达到19次(N=10),雄虫的交配次数对与之交配的雌蜂的寿命和后代总量无显著影响。雄蜂的交配次数对雌性后代的性比有显著影响。【结论】该寄生蜂的交配过程主要分为雄虫求偶、交尾前期、交尾、交尾后期等阶段。求偶和交尾前期阶段主要行为是雄虫追逐雌蜂、爬上雌虫背部并用触角摩擦雌虫触角。交尾阶段主要行为是雄蜂交配器插入雌性生殖孔。交尾后期主要行为是雌蜂将雄蜂甩开,是雌虫唯一主动发起的行为。随着雄蜂交配次数增加,雌蜂后代雌/雄性比降低。
刘冰李明玥熊焰刘树楠胡纯华肖春唐国文
关键词:交配次数交配行为
胡芦巴不同溶剂粗提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采取回流提取法,以豆科植物胡芦巴为材料,选用无水乙醇、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5种溶剂进行粗提。并以主要的储粮害虫玉米象、锯谷盗为试验对象,对粗提物的触杀、驱避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种溶剂对胡芦巴的提取率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丙酮>石油醚。各粗提物对2种储粮害虫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胡芦巴的乙醇粗提物(上层)及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最强,处理48h后的LD50分别为0.328mg/cm2、0.334mg/cm2。触杀活性最低的是石油醚粗提物,处理72h后的LD50为0.582mg/cm2。对锯谷盗而言,乙醇(上层)、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4种溶剂粗提物的触杀作用均比丙酮粗提物的强。所有粗提物对2种储粮害虫也都表现出一定的驱避作用,玉米象与锯谷盗的驱避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唐国文苏远萍乔利利华红霞杨长举
关键词:植物粗提物胡芦巴玉米象锯谷盗
胡芦巴不同方法提取物对杂拟谷盗的生物活性研究
2009年
以胡芦巴种子干粉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冷浸法、温浸法、索氏法、冷浸-索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胡芦巴粗提物分别对杂拟谷盗的触杀和驱避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5种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杂拟谷盗均表现出良好的驱避性,但不同方法粗提物的有效驱避剂量差异显著。其中,超临界CO2萃取法粗提物试验所用剂量最小,其平均的驱避率为87.9%,驱避级别为Ⅴ级。5种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杂拟谷盗处理48 h的触杀致死中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温浸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冷浸法、冷浸-索氏提取、索氏提取法(LD50=0.450,0.474,0.600,0.670,0.678 mg/cm2)。
唐国文杨伟秋胡裕进杨长举华红霞
关键词:胡芦巴杂拟谷盗触杀驱避
胡芦巴不同溶剂粗提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驱避和触杀活性被引量:10
2009年
为开发环境和谐的植物性杀虫剂,以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氯仿、石油醚为溶剂采用温浸回流法对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L.种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并以主要储粮害虫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du Val、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bricius成虫为试验对象,采用滤纸药膜法对胡芦巴5种溶剂粗提物进行驱避、触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溶剂粗提物对杂拟谷盗的驱避作用均优于对谷蠹的作用:在各粗提物剂量为1.6μg/cm2时,对杂拟谷盗处理7 d后的平均驱避率均超过80%,驱避等级为Ⅴ级,其中丙酮粗提物效果最好。但5种溶剂粗提物对谷蠹的触杀作用却均优于对杂拟谷盗的作用:处理72 h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氯仿粗提物对谷蠹成虫的LD50依次为0.112、0.102、0.106、0.100 mg/cm2,石油醚粗提物的触杀活性相对较差;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粗提物用0.91 mg/cm2剂量处理72 h后,杂拟谷盗成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5.56%、72.22%、87.78%;丙酮、石油醚粗提物用1.04 mg/cm2剂量处理72 h后,杂拟谷盗成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7.78%和53.33%。
唐国文乔利利苏远萍杨长举蔡万伦华红霞
关键词:胡芦巴杂拟谷盗谷蠹驱避触杀作用
核桃叶粗提物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以及幼虫钻蛀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浸提核桃叶片,获得粗提物,并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浓度粗提物溶液对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成虫的产卵选择性及幼虫钻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核桃叶粗提物均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产卵以及幼虫钻蛀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效果,而且这种抑制效果随着粗提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强;2~162 g E/L的两种粗提物溶液均不影响马铃薯块茎蛾雌蛾的交配行为;两种粗提物对块茎蛾幼虫钻蛀行为的药效能够持续36 h。
王春娅胡纯华刘燕王静戚敬威唐国文肖春
关键词:粗提物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性交配行为
苦荞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系谱分析
2024年
【目的】鉴定和分析苦荞白粉病病原菌,并确定其在白粉菌系谱中的位置。【方法】通过孢子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核糖体大亚基(ribosomal large subunit,LSU)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对苦荞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结果】苦荞白粉病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经ITS多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该白粉菌(607 bp,MW494930.1)与甜荞上的白粉菌(E.polygoni,KP076437.1)相似性为100.00%,与大黄、酸模、蓼、竹节蓼、珊瑚藤等蓼科植物上的16个菌株ITS扩增片段相似性均高于98.83%;基于LSU序列扩增获得1条长度为910 bp的片段(OK490143),与酸模上的白粉菌(E.polygoni,MT361769.1)序列相似性为99.89%。【结论】本研究将侵染苦荞的白粉菌鉴定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属(Erysiphe)蓼白粉菌(E.polygoni)。研究结果可为苦荞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李梅方唐国文刘正杰王一李成云董玉梅
关键词:病原鉴定系谱分析
不同配方饲料对番石榴实蝇成虫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
2015年
以胰蛋白胨、酵母粉、杧果和蔗糖为主要营养成分,配制成A,B,C 3种番石榴实蝇成虫人工饲料,测定不同饲料饲喂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成虫后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产卵量为(857.40±48.45)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711.83±8.35)粒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41.37±46.16)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825.68±16.38)粒差异不显著。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8.17±1.42)%,第6代的孵化率为(85.58±1.58)%,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和第6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较显著(P〈0.05)。可见,饲料配方A和饲料配方C可作为饲养番石榴实蝇成虫饲料,饲料配方A的饲养效果略强于饲料配方C。
刘娜闫振华张丽唐国文朱文禄张文华陶玫陈国华
关键词:番石榴实蝇饲料配方产卵量孵化率
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明确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在室内分别用5种烤烟品种叶片(云烟87、0790A、GH、TW48、TW53)饲养斜纹夜蛾,测定其5龄幼虫体内保护酶(CAT、POD、SOD)及解毒酶(Car E、GSTs、CYP450)活性,并分析不同烤烟品种次生代谢物及营养物质含量与斜纹夜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烤烟品种中TW48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0790A叶片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其中单宁含量是TW53叶片的1.60倍,类黄酮含量是GH叶片的1.37倍。取5个烤烟品种的叶片喂养斜纹夜蛾幼虫至5龄后体内CAT、POD、SOD、Car E、GSTs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取食烤烟品种0790A叶片后体内CAT、POD和SOD活性最高,取食烤烟品种TW48叶片后体内CAT、POD、Car E、GSTs活性最低,而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叶片后的幼虫CYP450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取食次生物质含量不同的烤烟品种叶片物会使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发生变化。
李勇辉雷婷徐元昌赵明富严乃胜柳青唐国文
关键词:斜纹夜蛾烤烟保护酶解毒酶
云南桑园昆虫群落组成及时间生态位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明确云南桑园昆虫群落组成及时间生态位,采用扫网法、诱集法和目测计数法,于2021年3—11月系统调查桑树树冠至地面的害虫和天敌昆虫种类及数量,并进行鉴定、计数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桑园中收集的昆虫隶属8目36科83种,其中害虫有5目29科63种,天敌昆虫有5目7科20种。害虫中物种数排在前3位的是鞘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占物种总数的44.44%、34.92%和14.29%,主要类群包括蓟马科、螟蛾科、叶蝉科等,其中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桑螟(Diaphania pyloalis)和小长蝽(Nysius ericae)为优势种,盛发期为7—9月。天敌昆虫中以鞘翅目为优势类群,占物种总数的80.00%,优势种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和六斑异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高峰期在6月和9月。时间生态位分析表明,异色瓢虫同小长蝽、桑螟,大草蛉同桑蓟马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分别为0.8912、0.8423和0.9427。多样性分析表明,群落丰富度指数的峰值出现在7月,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6月出现峰值,Pielou均匀度指数在3月出现峰值。在云南桑园中,害虫种类比天敌昆虫种类多,夏季桑园物种数明显增加,主要害虫和天敌昆虫的时间生态位拟合度较高,异色瓢虫是控制小长蝽、桑螟的优势天敌昆虫,大草蛉是控制桑蓟马的主要天敌昆虫,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李勇辉张其钢雷婷严乃胜柳青唐国文
关键词:桑园群落组成优势类群时间生态位生物多样性
低温和变温诱导对飞蝗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innaeus)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发生的重要农业害虫,其种群暴发会给农作物造成重大为害和减产。飞蝗种群发生动态受低温及变温的影响,但低温和变温如何作用于胚胎发育和是否诱导胚胎滞育的发生,目前尚不清楚。【方法】本文在对飞蝗胚胎发育特点观察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胚胎发育中期恒定低温诱导、诱导后恢复、发育中期变温诱导及发育早期低温诱导等条件对胚胎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胚胎发育起点温度下非致死温度7.5℃处理促使胚胎发育历期变异增加,而25~30℃高温下胚胎发育整齐。7.5℃处理时间长短对胚胎发育影响不明显,但该低温培育时间长短影响后期常温下的胚胎发育,即7.5℃下长期低温可能促进25℃或30℃下的胚胎的发育。25℃以下变温温度影响胚胎发育进展,但影响胚胎发育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发育起点以上温度。【结论】因此,温度作为单一环境因子,其特定的低温和变温处理不仅没有诱导胚胎滞育的发生,反而促进后期胚胎在常温下的发育。本研究结果对揭示温度变化对个体发育和种群动态影响及预测飞蝗种群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国兰徐玲玲唐国文陈兵
关键词:飞蝗变温滞育胚胎发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