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地方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CL-2、NO、MDA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法、TBA法分别测定血清P53、BCL-2、NO、MDA水平。结果病区煤、土、玉米、辣椒中砷、硒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病例组血清、尿和发砷、硒含量显著高于内、外对照组;病例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外对照组,病例组、内对照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外对照组。结论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含量增高,外环境硒含量偏高而内环境硒负荷适宜,其血清BCL-2水平增高,MDA降低,而P53、NO无显著变化。
- 王宇东王芝芳白广禄雷艳霞王立新范中学耿冬郭雄
- 关键词:燃煤型砷中毒丙二醛
- 陕西省黄陵克山病病区儿童发中有关元素含量的8年动态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通过连续8年监测黄陵县病区儿童头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等元素的含量,以探讨病区儿童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克山病病情的可能关联。方法在黄陵县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检测对象。1996-2003年连续8年对该检测点克山病的发病情况及3-15岁儿童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元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区儿童锌、铜含量各观察点及非病区间均无明显差异,病区河腰、案角村儿童发铁、锰含量均高于厚子坪村儿童,其中发铁亦显著高于非病区儿童;病区儿童发硒含量8年均达到非病区水平,所有观察元素均无明显的年度差异。结论病区儿童所测元素均无明显的年度变化,发硒已达到非病区水平,发锌、铜接近非病区水平,病区儿童发铁的高水平及其在克山病发病学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雷艳霞刘作功赵俊杰代晓霞扬占田朱延河翟连榜王立新
- 关键词:克山病儿童头发微量元素
- 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和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谱差异,探讨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与KBD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采集9例KBD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样本,提取总RNA。采用Agilent基因表达芯片评估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软骨样品中的表达量,并计算每个基因在KBD和正常对照软骨中表达量的比率(简称表达率)。采用GSEA软件计算每个基因功能分类表达量的NES指数及P值。结果①T-2毒素、脱氧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伏马菌素B1和赫曲霉毒素A相关的15个环境反应基因在KBD和正常对照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表达率〉2.0或〈0.5),其中13个基因在KBD软骨中上调,包括BAX、BCL2、COLSA2、FERIL3、GSTT2、IGFBP2、IGFBP4、PDESB、SOCS3、THBS1、TMSL8、VGLL3和TUBB2A(表达率〉2.0);2个基因在KBD软骨中下调,包括POSTN和FABP4(表达率〈0.5)。上述15个基因功能主要涉及胶原、细胞凋亡、代谢和生长发育等。②真菌毒素相关的4个凋亡基因功能分类和5个生长发育基因功能分类在KBD关节软骨中上调(NES〉0),包括ANTI_APOPTOSIS、REGULATION_OF_PROGRAMMED_CELL_DEATH、APOPTOSIS_GO、EGULATION_OF_APOPTOSIS、ORGAN_MORPHOGENESIS、ANATOMICAL_STRUCTURE_DEVELOPMENT、ORGAN_DEVELOPMENT、SYSTEM_DEVELOPMENT和REGULATl0N_OF_DEVELOPMENTAL_PROCESS(NES〉0且P〈0.05)。结论KBD软骨中存在多种真菌毒素的环境反应基因表达且显著不同于正常对照。提示真菌毒素可能通过影响相关环境反应基因在关节软骨中的表达,诱发软骨细胞功能障碍和关节软骨损伤。
- 张峰王伟卓郭雄武世勋王立新
- 关键词:大骨节病基因表达
- 陕西省克山病病情与内外环境中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动态观察陕西省克山病病情与内外环境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以黄陵县克山病观察点的全体居民作为监测对象,动态观察监测点克山病病情,并采集病区、非病区儿童头发以及居民食用粮,分别用荧光法和原子吸收法分析其硒、锌、铜、铁、锰水平。结果(1)监测点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447例次,检出率在3.6%-10.9%之间,平均检出率6.14%,呈缓慢上升趋势,新发生潜在型克山病25例,新发生率在0-55.6/万之间,平均34.34/万,呈平稳低发下降趋势。(2)病区自产粮食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病区儿童发硒含量逐年上升,1995年后已达到并稳定在非病区儿童水平。病区儿童发铁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其它元素与非病区儿童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病区内外环境所测元素含量均无明显年度变化。结论克山病病情的下降和稳定与病区居民内环境硒水平的提高有关,但即使病区居民内环境硒水平达到并稳定在非病区水平时,仍未能阻止新的潜在型克山病发生,说明硒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条件致病因素。
- 雷艳霞刘作功赵俊杰朱延河杨占田翟连榜王立新
- 关键词:克山病微量元素内外环境
- 卡托普利对慢型克山病患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型克山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45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从确诊时随机分为卡托普利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高辛、螺内酯和双氢克尿噻口服;卡托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托普利,定期观察随访,计算心胸比值,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时间最长8年,最短9个月;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胸比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胸比的差值(P<0.05)。治疗观察期间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9例,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6.96%,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能显著逆转扩大的心脏,提高慢型克山病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经济负担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延河刘作功郭雄翟连榜宋鸿彬王立新
- 关键词:慢型克山病卡托普利药物治疗
- 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特征的比较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在大骨节病(KDB)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的异同。方法收集15例大骨节病儿童和12例大骨节病成人,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TUNEL)技术和Bcl-2、Bax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法染色,比较正常儿童和成人与大骨节病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KDB儿童关节软骨中层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显著增多(P<0.01);成人KDB关节软骨凋亡阳性细胞分布以表、中层显著(P<0.05)。②KDB儿童关节软骨表、中层Bcl-2、Bax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1),其中表层最高。③KDB成人关节软骨各层Bcl-2、Bax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5),其中表层最高。④KBD成人关节软骨各层凋亡细胞、Bcl-2、Bax阳性表达率均较KBD儿童显著增高,且Bax的表达较Bcl-2表达增多。结论KBD成人关节软骨凋亡细胞、Bcl-2、Bax阳性表达率均较KBD儿童显著增高,且Bax的表达较Bcl-2表达增多。
- 王世捷郭雄张增铁国荣陈静宏任峰玲王立新陈凯
- 关键词:大骨节病BAX关节软骨
- 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硒现状分析
- 2002年
- 目的 了解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硒现状 ,为进一步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 2 ,3 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粮食、头发和食用盐硒含量。结果 病区当地产小麦、大米、玉米和黄豆硒含量仍处于低水平 ,而病区居民所食外地麦面硒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当地产小麦硒含量 (P <0 .0 1) ;病区儿童发硒含量达到了非病区儿童发硒水平 ;病区食用硒碘盐硒含量明显高于非硒碘盐硒含量 (P <0 .0 1)。结论 病区外环境硒水平相对恒定 ,而内环境硒水平有了显著改善 ;病区居民体内硒水平升高与膳食结构变化、食用硒碘盐有关。
- 杨占田王立新谭武红刘作功雷艳霞代晓霞王治伦
- 关键词:克山病硒
- 2002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根据全国克山病5年监测要求,2002年5月8日我所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监测点区继续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刘作功雷艳霞朱延河翟连榜杨占田谭希旺王立新薛丽
- 关键词:克山病病情监测心电图X线检查
-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长期跟踪随访及进展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潜在型克山病(KD)患者的10年转归情况并分析其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48例新发潜在型KD进行10年跟踪随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生存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心电图、血硒、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及跟踪随访期内新发生的高血压、继发性心电图异常等因素是否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10年随访期间的慢型KD累积发病率和累积危险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累积慢型KD发生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最终有效病例414例,平均随访时间(112.9±17.5)月。在随访期内,慢型KD发病率为22.2%(92例)。年龄在15岁以上、男性、有KD家族史、有吸烟史、血硒质量浓度低于60μg/L、有主要心电图改变、18.5kg/m2≤BMI≤23.9kg/m2的潜在型KD患者在随访10年间进展为慢型KD的累积发病率和累积危险率均较高。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主要心电图异常改变、低硒、BMI、高血压及继发性室性早搏均为潜在型KD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血硒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719,P<0.01)。结论主要心电图改变、低硒、BMI、高血压及继发性室性早搏均是潜在型KD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
- 刘昕杨光王立新魏瑾谭武红朱延河
- 关键词:克山病低硒跟踪随访
- 抗心衰复方对豚鼠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心衰复方片(CTMC)对豚鼠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反复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周,制作豚鼠心肌缺血型CHF模型。观察CTMC对CHF豚鼠血流动力学、脏器/体质量比、病理改变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影响。结果CHF动物模型制作成功;CTMC可明显降低左室舒张压和左室舒张末压,中、大剂量组尤为显著;可显著提高左室收缩和舒张最大速率的绝对值,大剂量组更显著;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并可降低血清cTn-I、CK-M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心衰复方片可改善CHF心脏的舒张功能和心肌细胞损伤,并呈现药物剂量依赖性。
- 谭武红杜晓阳刘健翟连榜王立新耿冬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