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振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5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地质
  • 5篇地下水
  • 5篇水化学
  • 4篇水文地质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气候
  • 3篇矿床
  • 3篇放射性废物
  • 3篇废物
  • 3篇北岸
  • 2篇低放废物
  • 2篇地球化学模拟
  • 2篇第四纪
  • 2篇选区
  • 2篇岩体
  • 2篇中低放废物
  • 2篇渗透张量
  • 2篇铜镍
  • 2篇铜镍硫化物

机构

  • 20篇西北核技术研...
  • 10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核...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2篇赵振华
  • 11篇袁革新
  • 8篇陈剑杰
  • 5篇王冬青
  • 5篇闫长红
  • 4篇白友良
  • 4篇肖威
  • 4篇许肖锋
  • 3篇钱汉东
  • 2篇刘东旭
  • 2篇褚玉成
  • 2篇黄流兴
  • 2篇胡立堂
  • 2篇孙琦
  • 2篇吴吉春
  • 2篇司高华
  • 1篇陈武
  • 1篇林承毅
  • 1篇郑翔
  • 1篇李新均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工程勘察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2018年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矿床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现代应用物理
  • 1篇2016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源水文地质信息的裂隙岩体地下水来源分析
地下水补给是地下水循环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查明其来源对于认识地下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岩地区地下水由于受构造影响,分布较为复杂,因此对其补给来源的研究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分析基于遥感信息建立的富水带模型,结...
王冬青许肖锋闫长红孔雪赵振华程琦石强
关键词:裂隙岩体遥感技术
文献传递
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模拟被引量:18
2011年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查明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对该区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测试,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相关性分析、饱和指数模拟和质量平衡反应模拟,全面分析了该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在北部山区接受补给,并向南运移,地下水类型随径流由SO4.Cl—Na型转变为Cl.SO4—Na型。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文化学过程,它们是控制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的关键。
赵振华袁革新吴吉春陈剑杰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处置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两类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文章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网状富矿石和星点状贫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状富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低于星点状矿石,这可能与矿石中硫化物及橄榄石含量有关;网状富矿石的δEu差别大,结合矿石显微照片的结构特征,说明其岩浆演化环境比较复杂,应该处于缓慢冷凝的早期深部熔离成矿作用阶段;而星点状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相似,结合矿石显微照片的结构特征,指示其应该形成于快速冷凝的晚期就地熔离成矿作用。此外,两者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相当,这否定了贫矿岩浆与富矿岩浆之间的演化关系,揭示了原始岩浆分层后,各层岩浆是独立演化并成矿的。
赵振华钱汉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Q型聚类分析稀土元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推定区域地下水流场的方法
利用实测数据推定区域地下水流场是水文地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已有水位数据进行插值计算,这样获得的地下水流场的准确性受钻孔的数量及分布的合理性影响太大,在某些无资料地区是不适用的。从区域尺度上来说...
赵振华马曾虎袁革新王冬青肖威
关键词:地下水流场数字高程模型
文献传递
多元统计分析在金川铜镍矿床两类矿石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7年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样品及其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科学分类,并对分类的样品进行R型因子分析,找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对成矿贡献起关键性作用的因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类型的网状矿石与贫矿类型的星点状矿石的Ni,Cu矿化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网状矿石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受了晚期晚阶段的中、低温热液作用,使矿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产生了进一步的叠加和富集,并伴有Bi,Se,Te及贵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的研究为脉动式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机制模式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矿床中有用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找寻提供了有用的成因信息。
赵振华钱汉东黄晟
关键词:R型因子分析成矿机制热液活动铜镍硫化物矿床
西北某区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场址特征研究进展
地质处置场选址是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西北某区核环境地质特征研究项目.总体上,以从区域到局部,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了分阶段处置场选址研究工作.'十五'期间完成了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区域地...
袁革新赵振华陈剑杰闫长红白友良许肖锋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场址选择气候变迁
文献传递
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地区地下水分布及水化学特征研究
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地区气候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因此地下水资源稀少,且水质一般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对孔雀河下游北岸地区地下水分布及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
王冬青赵振华闫长红许肖锋肖威
关键词:水化学
文献传递
测氡技术在裂隙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北某中低放废物处置场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在地质体中,氡气会沿断层、裂隙等构造面运移至地表,形成氡浓度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对分析裂隙的连通导水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据此,在西北某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预选区选取了裂隙清晰、存在氡异常现象的基岩区,在测试了环境因素对氡浓度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剖面氡浓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了线性氡浓度异常带的走向,并与该区裂隙优势产状及前期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对比分析,讨论了测氡技术在裂隙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中的可行性。
袁革新赵振华陈剑杰褚玉成
关键词:裂隙水文地质连通性
塔里木东北缘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研究
2016年
罗布泊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研究的热点,在罗布泊干湖周边,保留有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为此,在罗布泊西北缘,针对区域地层构造分布特征、构造活动事件序列、湖泊沉积物及堆积土层中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定量/半定量地重建了第四纪环境和气候变化,解析了未来可能再度出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本区第四纪以来主要有767~531 ka、255~158 ka和43~34 ka 3次较大规模构造活动,影响了罗布泊干湖近代的地形地貌分布特征,也影响湖面变化;研究区所处基岩剥蚀台地,地貌由剥蚀准平原化向平原化演化,通过基岩剥蚀"夷平"雏形时间和周边石质文物估算,剥蚀率为0.09~1.2 mm·ka^(-1)。总体上,该区域的干旱化趋势仍会持续。
袁革新赵振华陈剑杰白友良闫长红
关键词:气候第四纪地质地质环境
罗布泊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若干新认识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对罗布泊地区北缘地质、水文、环境及气候的研究发现:1)罗布泊地区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活跃。中、晚更新世期间,先后发生三次构造活动,形成了三条北东东向的构造线,这可能影响到同时代该区古湖边界的进退。其中,F1断裂向北逆冲,致使晚更新世古湖边界向南退缩,罗布泊逐渐萎缩,期间也有湖进,但始终未越过晚更新世古湖边界线。古湖北岸各时期的古湖岸线变迁表明,早更新世以来,除中更新世晚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湖进事件外,其他时期的古湖岸线均向东南推进,期间也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湖进湖退现象。2)在晚更新世古湖相沉积时段内,罗布泊完成了由深湖亚相到三角洲亚相再到深湖亚相的旋回,期间有几次沉积间断,间断面伴有数cm厚的风积物及薄层盐碱壳。3)罗布泊古湖位置和湖面规模多次变化,既有地壳活动的原因,也与气候波动有关,多因素的环境变迁机制造成该地区同一时期不同地段呈现不同的生态景象,中更新世地层中孢粉类型与同时期中部和东部地区有一些差异,反映了当时罗布泊东部为半干旱荒漠草原,西北部为疏林草原。
袁革新陈剑杰赵振华白友良
关键词:第四纪构造地质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