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瑞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岩石
  • 2篇阜平群
  • 2篇变质
  • 1篇底侵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岩石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岩石类型
  • 1篇再结晶
  • 1篇熔融实验
  • 1篇山岩
  • 1篇闪长岩
  • 1篇深熔作用
  • 1篇石英
  • 1篇石英闪长岩
  • 1篇浅粒岩
  • 1篇区域变质
  • 1篇区域变质作用
  • 1篇夕线石
  • 1篇辽河群

机构

  • 4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釜山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4篇马瑞
  • 1篇程裕淇
  • 1篇孙德有
  • 1篇葛文春
  • 1篇贺义兴
  • 1篇李三忠
  • 1篇万渝生
  • 1篇高吉凤
  • 1篇吴福元
  • 1篇韩宗珠
  • 1篇宋书林
  • 1篇尹成孝
  • 1篇刘永江
  • 1篇王平安
  • 1篇姚杰
  • 1篇林强
  • 1篇杨振升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壳岩石的失水熔融实验被引量:11
1999年
以岩石粉末试样的熔融实验为基础的 Q Ab Or An H2 O 体系的相关系表明,地壳岩石的熔融作用遵循矿物相消失所制约的固 液相平衡规律。然而,地壳岩石块状样品开放体系的熔融作用,其熔融机制、矿物相转变、初熔液相成分、残余固相等方面,均与地壳岩石封闭体系的熔融作用有很大差别。石英闪长岩开放体系的熔融实验表明,岩石的熔融首先从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开始,从而熔体成分由基性逐渐转变为中酸性,残余固相趋于超酸性。这一实验结果对大陆地区岩浆起源和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研究可能有新的启示。
林强葛文春马瑞孙德有吴福元尹成孝
关键词:石英闪长岩地壳岩石
河北平山阜平群两种岩石类型的初步熔融实验及其启示被引量:10
1998年
一 河北平山西北部西柏坡至小觉一带新(晚)太古代阜平群的原岩,是一套形成于新太古代大陆架或大陆边缘盆地、含有一定火山岩类的沉积岩系,经历了新太古代后期中压、中高温相系的高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浅粒岩、黑云变粒岩—片麻岩和角闪质岩石等主要岩类,绝大部分岩石的原岩由沉积或堆积方式形成(伍家善等,1989),一般具明显变余层状特征,并呈不同规模的互层产状(程裕淇等,1996,图1及图版1之4,5)。在一些构造有利部位。
程裕淇高吉凤万渝生马瑞
关键词:火山岩变质岩岩石类型熔融实验阜平群
辽河群区域变质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被引量:56
2001年
辽河群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区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发现:同一造山带内PTt轨迹具多样性。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一碰撞造山带南、北空间上PTt轨迹的逆向性起因于造山带南、北部的结构构造、变形过程和同变形变质花岗岩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就南辽河群和盖县岩组而言,早期、中期变质阶段,因中深部地壳大面积“辽吉花岗岩”的底垫式侵位及其诱发的沉积盖层顺层滑脱减薄作用,变质作用表现为近等压或小幅度增压而温度快速上升的过程;峰期变质阶段,又因收缩挤压增厚,表现为等温升压过程(盖县岩组)或升温升压过程(南辽河群);最后晚期变质阶段,差异剥蚀引起降温降压(盖县岩组)或近等压降温过程(南辽河群)。对北辽河群而言,早期、中期变质阶段,因盖层南辽河群及盖县岩组的大规模向北滑覆增厚作用及花岗岩浆不发育,仅有正常传导热及放射热,因而ΔP>ΔT;峰期变质阶段温、压同时达峰值,之后为等温快速降压过程,与构造剥蚀有关;至晚期变质阶段,同盖县岩组一样,经历降温降压过程。通过对比上述北、南辽河群及盖县岩组的大陆动力学过程,表明其早期大陆动力学过程正好是一个互为消长的过程,从而也决定了它们的PTt轨迹的逆反性。最后,本文提出了辽河群变质的底侵+拆沉模型。
李三忠韩宗珠刘永江杨振升马瑞
关键词:辽河群PTT轨迹大陆动力学区域变质作用
河北平山阜平群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微区矿物学标志被引量:4
2001年
河北省平山县阜平群是一套高角门岩相岩石。根据宏观现象,某些地段曾经历过深熔作用过程。深熔效应以小觉地区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最为典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确认,所研究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经受了深熔作用的改造,具有丰富而显著的微区矿物学标志。主要表现为前存矿物,如钾长石、条纹长石、石英、钠长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等,不同程度地被熔蚀,主要组成元素发生迁移和重组,沿矿物的解理、裂隙及粒间形成夕线石、石英、云母、长石、金红石等再结晶相。在深熔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有两种可能形式:①选择性地从前存矿物晶格中移出;②通过前存矿物的熔融。Fe、Ti等元素从黑云母中移出,形成再结晶磁铁矿和金红石;Si、Al等元素则从黑云母和长石中移出,形成夕线石和再结晶石英。
贺义兴马瑞姚杰王平安宋书林
关键词:夕线石浅粒岩深熔作用再结晶阜平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