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亦君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WRF
  • 2篇能见度
  • 2篇PM2
  • 2篇MOS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秋冬季
  • 1篇热岛效应
  • 1篇污染
  • 1篇污染预报
  • 1篇空气污染
  • 1篇空气污染预报
  • 1篇边界层
  • 1篇边界层参数化
  • 1篇边界层参数化...
  • 1篇参数化方案
  • 1篇城市气象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市环境保...

作者

  • 3篇陈亦君
  • 2篇段玉森
  • 2篇束炯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WRF-RTIM的上海地区霾预报MOS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应用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实时迭代模式(real-time iterative model,RTIM)对WRF模式预报结果进行后处理,建立了上海地区霾天气的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MOS)方法.首先,根据WRF模式的气象输出资料,结合大气污染观测数据,筛选出霾事件的预报因子;其次,运用系统辨识实时迭代模型,建立依据MOS预报方法的PM2.5、PM10和能见度预报模式;最后根据霾事件的判别标准,对上海2012年11月—2013年1月的霾日进行24 h和48 h预报.结果表明,PM2.5模式预报成功率为75.0%-63.9%,PM10模式预报成功率为87.5%-81.8%,能见度模式预报成功率为71.0%-74.2%,霾日预报成功率为73.7%-72.7%.分析表明,研究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以细颗粒物为主,低能见度主要由导致霾现象的PM2.5引起.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报霾日的发生,可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业务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陈亦君尤佳红束炯段玉森
关键词:MOSWRFPM2能见度
WRF边界层参数化对城市气象要素预报的敏感性分析
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口密度、地表形态和经济活动。合理使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是模拟城市边界层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WRFV3.5中的九种参数化方案,并加入MODIS地表分类数据,耦合城市冠层模式(UCM),加入人为热,对上海...
陈亦君
关键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气象要素热岛效应
基于MOS的杭州秋冬季空气污染预报和霾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由数值预报模式WRF和辨识理论实时迭代统计方法RTIM组成的MOS方法对杭州市2013年2-3月和11-12月期间的空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做预报,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都超过0.75,PM2.5、PM10、SO2、NO2、CO 24h平均浓度和O38h平均浓度分类预报临界成功指数(CSI)分别为89%、87%、100%、93%、100%和100%,命中率(POD)分别为93%、95%、100%、100%、100%和100%.分析表明,研究期间杭州地区气溶胶以细颗粒为主.根据PM2.5浓度、相对湿度及能见度预报值做霾日分类预报,临界成功指数为89%,命中率为93%.说明该MOS系统对污染物浓度及霾天气预报性能良好,可以为业务化预报提供参考.
尤佳红束炯陈亦君段玉森
关键词:空气污染WRFMO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