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疾病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疾病
  • 1篇肿瘤
  • 1篇重排
  • 1篇胃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淋巴增生
  • 1篇淋巴增生性疾...
  • 1篇酶链反应
  • 1篇内镜
  • 1篇内镜活检
  • 1篇结核
  • 1篇结核杆菌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克罗恩
  • 1篇克罗恩病
  • 1篇活检

机构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欧阳钦
  • 2篇杨秀英
  • 1篇李甘地
  • 1篇甘华田
  • 1篇华田
  • 1篇马洪升
  • 1篇步宏

传媒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结核杆菌DNA检测在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Crohn’sdisease ,CD)的鉴别诊断价值 ,并对其内镜活检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比较。方法 对 38例肠结核和 30例CD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抗酸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结果 ①淋巴细胞聚集在CD远较肠结核多见(P <0 .0 5 ) ;而肉芽肿 ,尤其是干酪样肉芽肿和肉芽肿的融合在肠结核却更多见 (P <0 .0 5 )。两者其他病理特点的差异在活检组织中不明显或难以发现 ;②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总阳性率为 6 3.2 %(2 4/ 38例 ) ;在与CD肉芽肿形态相同的肠结核组中阳性率为 71.4% (10 / 14例 ) ;在无肉芽肿病变的肠结核组中阳性率为 6 4.7% (11/ 17例 )。而该技术在CD组无 1例阳性。抗酸染色镜检总阳性率为2 1.1% (8/ 38例 )。结论 内镜活检病理对肠结核与C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局限。
甘华田欧阳钦步宏杨秀英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内镜活检聚合酶链反应DNA检测结核杆菌
胃淋巴增生性疾病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的检测对胃MALT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 nested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31例胃MALT淋巴瘤、26例淋巴细胞性胃炎及11例对照标本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引物选用互补于IgH基因V区及J区保守序列的Fr2,Fr3。结果(1)用Fr3为引物扩增 ,74.2 %的胃MALT淋巴瘤获得单克隆性重排条带 ;联合Fr2扩增 ,可使其检出率提高到87.1 %。(2)对手术及胃镜活检的石蜡包埋标本 ,该技术具有相同的敏感性 ;(3)26.9%的淋巴细胞性胃炎中出乎预料地发现有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条带。结论用IgH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是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有效手段。有B细胞单克隆形成的淋巴细胞性胃炎可能系淋巴瘤的前期病变 。
华田欧阳钦李甘地易智慧马洪升杨秀英
关键词:胃肿瘤MALT淋巴瘤IGH基因重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