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世文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地区
  • 2篇运移
  • 1篇等温线
  • 1篇电气化
  • 1篇电气化改造
  • 1篇烟地
  • 1篇烟地土壤
  • 1篇盐岩
  • 1篇运移机理
  • 1篇生物化学
  • 1篇示范园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源保护
  • 1篇水源保护区
  • 1篇酸酶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2篇贵州省毕节地...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铁上海设计...

作者

  • 7篇曾世文
  • 3篇郑乐平
  • 1篇杨远平
  • 1篇黎廷宇
  • 1篇李朝生
  • 1篇王世杰
  • 1篇谌忠
  • 1篇万国江
  • 1篇张晓岚
  • 1篇付业春
  • 1篇何江
  • 1篇赵维
  • 1篇欧阳自远
  • 1篇王新伟
  • 1篇梁文芳
  • 1篇吴学大

传媒

  • 1篇土壤肥料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项目建设探讨——以合肥至杭州段铁路电气化改造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指出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原本位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水源无关的基础设施急需改扩建,建设遇到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瓶颈约束。通过合肥至杭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实例,探讨了此类建设项目解决法律约束问题的办法。
曾世文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铁路
黄河表层沉积物对Hg^(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较为全面地探讨了黄河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Hg2+的吸附、解吸特性,提出了黄河表层沉积物对Hg2+的吸附等温线。另外,还探讨了pH、泥沙浓度、温度、矿化度对Hg2+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何江郑乐平李朝生王新伟曾世文
关键词:HG^2+吸附等温线表层沉积物汞离子
岩溶地区土壤二氧化碳运移的数值模型被引量:2
2002年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与多组分分子扩散理论,以菲克定律为物理模型,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岩溶地区土壤CO2 运移的数值模型。在确定的边界条件下,模拟土壤CO2的运移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表明数值模型基本正确,为进一步 探讨岩溶地区土壤CO2与大气CO2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曾世文郑乐平
关键词:岩溶地区土壤土壤CO2运移机理
毕节地区烟地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杨远平曾世文
关键词:烟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生物化学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土壤CO_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被引量:11
2000年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土壤 CO2 的δ1 3C值在地 -气界面层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地 -气界面层以下 ,土壤 CO2 的δ1 3C值基本不变 .土壤 CO2 的 δ1 3C值存在季节变化与昼夜变化的特征 .夏季 CO2 的 δ1 3C值最高 ( - 1 5.5‰ ) ,冬季 CO2 的 δ1 3C值最低 ( - 1 8.9‰ ) ;从夏季到冬季 ,土壤 CO2 的 δ1 3C稳定值逐渐降低 ,降低幅度超过 3‰ .在一天中 ,中午土壤 CO2 的 δ1 3C值最高( - 1 4.0‰ ) ,早晚土壤 CO2 的δ1 3C值较低 ( - 1 5.4‰ )
郑乐平欧阳自远张晓岚王世杰黎廷宇万国江曾世文
关键词:岩溶地区稳定碳同位素草地土壤监测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及发展前景被引量:7
2009年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的黔西北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园。为探索科技示范园的综合发展新路子,总结了园艺植物观光展示区、优质水果示范区、现代种苗生产及无公害特色蔬菜展示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区、科普培训区5个主要功能区的建设规模与布局及其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付业春吴学大梁文芳曾世文谌忠赵维
关键词:科技示范园
西南岩溶地区土壤CO<,2>运移的数值模拟及环境效应
在该文中,通过探讨土壤CO<,2>运移与CO<,2>地-气交换作用的过程,在多孔介质流体力学、碳酸盐岩风化和多组分分子扩散理论的基础上,用流体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开放岩溶体系中土壤CO<,2>运移的数学模型...
曾世文
关键词:碳酸盐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