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学民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细胞
  • 4篇急性
  • 3篇淋巴
  • 3篇骨髓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多药耐药性
  • 2篇血管
  • 2篇淋巴瘤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金淋巴瘤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干细胞
  • 2篇病人

机构

  • 6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2篇孟学民
  • 7篇肖镇
  • 3篇韩艳秋
  • 3篇哈森
  • 3篇崔鹤
  • 2篇王建秀
  • 2篇黄彬涛
  • 2篇哈森
  • 2篇高大
  • 2篇曹丽霞
  • 2篇韩艳秋
  • 1篇寇志芬
  • 1篇曹林娟
  • 1篇杨美
  • 1篇郝林军
  • 1篇宿庄
  • 1篇王悦喜
  • 1篇韩安平
  • 1篇武瑾
  • 1篇王勇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草药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5
  • 2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达拉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NHL患者应用氟达拉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联合化疗,2个月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1.90%(13/21)。其中惰性淋巴瘤的总有效率为71.43%(5/7),侵袭性淋巴瘤为57.14%(8/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结论氟达拉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的NHL患者效果较好。
陈连香韩艳秋王威孟学民曹丽霞
关键词:氟达拉滨异环磷酰胺复发难治
晚期肺癌合并癫癎病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006年
肖镇高大哈森孟学民王勇杨美寇志芬兰丽芬苏伊拉黄彬涛
关键词:肺癌癫痫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HOP和VM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比较
1991年
我院住院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者经联合化疗一个疗程以上者共3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强的松(HOP 方案);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强的松(VMP方案)化疗.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1 材料和方法37例患者均为初治者,男25例,女12例,15~69岁,中位数24岁.诊断依据血象、骨髓象及参照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按 FAB 分类 L1型21例(56.8%),L2型13例(35.1%)。L3型2例(5.4%).治疗观察方法,按初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肖镇哈森孟学民云升韩艳秋
关键词:HOP三尖杉酯碱骨髓象染色检查
原发于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性病人,64岁,因上腹胀痛1mo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半个月余,于2008年10月29日入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9月,病人无明显上腹部胀痛,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反酸、嗳气,食欲下降,无发热及盗汗、心慌、气短,无心前区及腰背部疼痛,曾于呼和浩特市某个体诊所,给予口服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余日,病情无好转。
崔鹤孟学民肖镇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中药以其高效低毒的特点在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就目前研究发现可作为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单味中药进行评述。
曹林娟韩艳秋孟学民
关键词:中药白血病多药耐药性逆转
急性白血病生存期有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对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之治疗、随访观察,探讨了急性白血病预后有关的因素。认为白细胞数高于50×10~9/L,CNS、皮肤、消化道等多处浸润,均提示预后不良。病情达 CR后,强而有力的长期巩固强化治疗,定期鞘内注射的治疗,患者也有望得以长期存活.
哈森孟学民肖镇牛瑞兰王建秀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存活
血细胞分析仪漏诊白血病4例分析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血细胞分析仪造成漏诊的四例白血病分析 ,找出原因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方法 :利用我院近期发现的 4例漏诊误诊的白血病进行分析。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对细胞形态识别方面的局限性为造成白血病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建议实行显微镜复检制 ,以弥补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识别方面的不足。
王建秀孟学民皇甫建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白血病细胞形态漏诊
静脉误输乙醇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
1995年
静脉误输乙醇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9)肖镇,哈森,孟学民,韩安平,张登晓静脉输入大剂量乙醇极其罕见。重度乙醇中毒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甚至致命。本院成功抢救1例静脉误输致死量乙醇患者。患者,女性,38...
肖镇哈森孟学民韩安平张登晓
关键词:醇中毒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及对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地塞米松(DEX)](T-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同时通过观察T-VAD方案治疗MM后血清IL-6和VEGF水平的变化,探讨IL-6和VEGF与M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本试验收集初发、复发的MM患者30例,通过定期检测骨髓瘤相关检查指标,观察T-VAD方案的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并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3个疗程后血清IL-6和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T-VAD方案治疗MM患者完全缓解率为36.7%,部分缓解率为56.7%,总有效率为93.4%。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便秘、恶心、嗜睡、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均未见明显骨髓抑制。MM患者血清IL-6[(15.97±2.67)pg/ml,P<0.01]和VEGF[(582.43±40.97)pg/ml,P<0.0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5.94±1.33)pg/ml]和VEGF[(95.71±25.04)pg/ml],T-VAD方案治疗MM3个疗程后血清IL-6[(10.53±2.48)pg/ml,P<0.01]和VEGF[(330.97±44.91)pg/ml,P<0.0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T-VAD方案治疗MM疗效好,且小剂量沙利度胺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初发、复发MM患者血清IL-6和VEGF水平显著升高,经T-VAD方案治疗血清IL-6和VEGF水平显著下降。
韩艳秋曹丽霞武瑾孟学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沙利度胺VAD
急性白血病病人GST-π、MRP1表达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 ia,AL)病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lutath ione-S-transferase-π,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 lti-drug resistance relevant prote in 1,MRP1)的表达,探讨二者与AL多药耐药(mu 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明确二者在AL中的表达有无相关性以及两者表达与AL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AL病人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π、MRP1表达。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四格表精确概率法、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方法统计结果。结果:GST-π、MRP1在难治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初治组和完全缓解组;在初治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GST-π、MRP1在AL难治组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GST-π、MRP1表达阳性组完全缓解率低于阴性组。GST-π、MRP1的表达与AL难治组病人年龄、性别、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关,且两者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 lastic leukem ia,ALL)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 lymphob lasticleukem ia,ANLL)组表达无差别。结论:GST-π和MRP1的高表达与AL临床耐药有关;GST-π和MRP1在难治组中的表达密切相关;GST-π和MRP1表达阳性的AL病人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两者可能是影响AL疗效的重要指标;GST-π和MRP1在难治组表达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可能无关,且在ALL组与ANLL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肖镇崔鹤哈森高大韩艳秋孟学民石玉涛黄彬涛
关键词:GST-ΠMRP1多药耐药性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