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华

作品数:375 被引量:2,00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15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8篇手术
  • 79篇心脏
  • 76篇外科
  • 73篇先天性
  • 69篇先天
  • 68篇动脉
  • 63篇小儿
  • 61篇缺损
  • 56篇间隔缺损
  • 55篇心脏病
  • 54篇先天性心脏
  • 51篇先天性心脏病
  • 45篇外科治疗
  • 42篇室间隔
  • 40篇室间隔缺损
  • 38篇康复
  • 36篇漏斗
  • 36篇漏斗胸
  • 34篇儿童
  • 32篇术后

机构

  • 267篇浙江大学医学...
  • 75篇浙江大学医学...
  • 21篇浙江省人民医...
  • 20篇浙江大学
  • 16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嘉兴市第二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武警浙江省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375篇李建华
  • 217篇张泽伟
  • 125篇俞建根
  • 103篇朱雄凯
  • 101篇舒强
  • 70篇陈自力
  • 66篇石卓
  • 64篇徐玮泽
  • 62篇谭征
  • 49篇林茹
  • 40篇梁靓
  • 35篇应力阳
  • 24篇马良龙
  • 21篇谈林华
  • 20篇许志生
  • 14篇叶菁菁
  • 13篇夏呈森
  • 13篇孙柏平
  • 13篇邱芸香
  • 13篇高展

传媒

  • 27篇中华物理医学...
  • 2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0篇中华胸心血管...
  • 18篇浙江医学
  • 1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0篇浙江预防医学
  • 8篇2006年浙...
  • 7篇中华急诊医学...
  • 7篇第七届全国小...
  • 5篇中国康复
  • 5篇2009年浙...
  • 5篇2006年浙...
  • 4篇全科医学临床...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4篇2004年浙...
  • 4篇第八届华东六...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27篇2016
  • 12篇2015
  • 38篇2014
  • 13篇2013
  • 29篇2012
  • 30篇2011
  • 11篇2010
  • 20篇2009
  • 21篇2008
  • 13篇2007
  • 30篇2006
  • 27篇2005
  • 18篇2004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witch术在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 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 ASO 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38例,男3...
张泽伟李建华俞建根高展林茹舒强朱雄凯陈自力
关键词:动脉转位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文献传递
1例小儿先天性左心憩室诊断和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1例小儿先天性左心憩室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材料病儿,男,10Y9M,28kg,因活动后心悸1月余来院入院,入院查体:SpO 98%,心前区未及心杂音,心音中,律不齐。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左心室肥大,T...
徐玮泽李建华曹兴许汪伟张泽伟
文献传递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16例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即格林分流术(Glenn 术),是治疗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姑息手术,也常用于二期行Fontan 类手术的过渡手术。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下完成该手术...
李建华裘洁陈自力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双向格林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
文献传递
肌骨超声在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6年
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U)是使用高频探头(3—17Hz)诊断人体软组织和骨骼病变以及在其引导下实施实时治疗的一种手段[1]。肌骨超声以较高的分辨率,可有效显示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及外周神经等结构并判断其损伤情况,同时具有诊断明确、操作简便、微创无痛、效好价廉等优点[2],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
魏爽吕江红廖志平李建华
关键词:偏瘫肩痛骨骼病变关节盂高频探头肌腱病软组织损伤
应用Switch术外科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和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Tausing-Bing畸形)的外科矫治中。随着手术操作、体外转流及围术期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手术成功率高达90-95%。我院于2...
张泽伟俞建根李建华高展应力阳林茹
文献传递
全胸腔镜下治疗小儿纵隔肿瘤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小儿纵隔肿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8例纵隔肿瘤患儿经VATS手术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2月-11岁,平均年龄...
谭征李建华梁靓陈自力徐玮泽石卓张泽伟舒强
关键词:纵隔肿瘤小儿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腋下直切口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195例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作者10 年间应用腋下直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术195 例。胸膜外途径67 例,胸膜内途径128 例。动脉导管未闭加垫结扎156 例,切断缝合8 例,钛铗钳闭术31 例。结果:全组术野显露良好,手术顺利,无死亡。结论:该切口隐蔽、美观、组织损伤小,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开胸术。
张泽伟胡劲朱雄凯李建华林茹俞建根
关键词:腋下直切口儿童
经肺热稀释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经肺热稀释(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TPTD)技术进行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①观察和评估其安全性②验证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和法洛氏四联症术后应用...
范佳杰谈林华杜立中舒强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俞建根林茹张彩云朱力行施珊珊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监护
文献传递
面肌痉挛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眼轮匝肌表面肌电特征,为面肌痉挛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面肌痉挛门诊患者60例,采集患者放松状态下及做最大自主收缩闭眼动作时健、患侧眼轮匝肌表面肌电值,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平均肌电值(AEMG);同时予以Cohen量表评估,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放松状态下,面肌痉挛患者健、患侧眼轮匝肌AEMG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患侧MF、MPF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收缩状态下,健、患侧MF、MP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健、患侧AEMG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相关性研究中,表面肌电值与Cohen量表间无相关性。结论:面肌痉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临床诊断、评估面肌痉挛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廖贵阳李建华
关键词:面肌痉挛表面肌电图
不同类型腰骶椎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价4种不同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至2013年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患者共79例,根据病变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一期前路手术45例,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8例,一期后路手术10例,单纯病灶清除6例。术后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18个月,支具外固定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摄X线片、三维CT观察术前腰骶角、术后及末次随访腰骶角,评估结核愈合、植骨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2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到I级骨愈合,腰痛及放射痛均缓解,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术后无结核性腹膜炎、勃起功能障碍、逆行射精等并发症。一期前路组、一期前后联合入路组、一期后路组、单纯病灶清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4.31±23.18)min、(444.72±141.63)min、(351.50±85.25)min、(90.00±29.66)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66.67±104.45)ml、(988.99±488.26)ml、(890.00±306.23)ml、(200.00±104.88)ml。术前平均VAS评分分别为(4.71±1.79)分、(5.22±1.48)分、(3.30±1.64)分、(2.50±1.5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97±0.69)分、(0.89±0.68)分、(0.90±0.74)分、(1.00±0.63)分。术前平均ODI分别为29.64%±7.85%、32.17%±7.59%、28.20%±4.26%、20.67%±4.6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09%±3.59%、4.78%±3.78%、4.80%±3.39%、4.00%±1.18%。术前平均腰骶角分别为20.61°±4.92°、23.78°±5.84°、25.10°±4.28°、21.67°±4.27°;术后分别为27.17°±3.66°、30.56°±5.31°、32.10°±4.01°、24.83°±2.32°;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3.89°±3.12°、27.00°±5.46°、29.00°±4.85°、23.33°±2.50°。结论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相比,�
张泽华陈非凡李建华罗飞代飞侯天勇周强何清义许建中
关键词:腰椎骶骨随访研究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