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志平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就业
  • 2篇上海社会
  • 2篇社会
  • 2篇毛泽东
  • 2篇就业问题
  • 1篇邓小平
  • 1篇第三产业
  • 1篇战略思维
  • 1篇政治
  • 1篇中国先进文化
  • 1篇中国先进文化...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素质
  • 1篇人民
  • 1篇人民群众
  • 1篇社会和谐
  • 1篇社会和谐发展
  • 1篇社会整合
  • 1篇失业
  • 1篇视阈

机构

  • 7篇中共上海市委...
  • 1篇《上海党史与...

作者

  • 7篇袁志平

传媒

  • 2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工会管理...
  • 1篇全国纪念毛泽...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海有前途、要发展”视阈下的毛泽东战略思维方法及启示
2014年
毛泽东关于"上海有前途、要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在于其成功运用了预见性战略思维方法,从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够超越现实、预见未来、抓住机遇、把握主动。其次,在于其成功运用了系统性战略思维方法,从而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够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扬长补短、推动发展。再次,在于其成功运用了联合性战略思维方法,从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能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奋勇前进。
袁志平
关键词:毛泽东战略思维
论邓小平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
2000年
邓小平主张广开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来解决深化改革后出现的就业问题。
袁志平
关键词:就业失业人口素质第三产业就业能力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在上海的实践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更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导致上海财政经济一度出现了困难的局面,并引发了严重的失业问题。据统计,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失业人数有25万,失业率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0.4%...
袁志平
文献传递
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论述
2006年
一、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观察和妥善解决就业问题 胡锦涛2005年12月在青海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袁志平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就业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
编辑眼中的方永刚
2007年
作为《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我和我的同事们与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有一段交往——方永刚曾经在我们刊物上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2003年6期发表的《互联网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2003年第11期发表的《党的十三年奋斗基本经验的理性思考》和在2005年第9期发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方永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袁志平
关键词:编辑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互联网
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
本文介绍社会整合,为上海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夯实了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提供了思想保证、人才保证和制度保证。进一步加强社会整合,提高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袁志平
关键词:社会整合民主政治
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
<正>上海解放60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所传递的信息是:上海是我们党成功执政大都市的经典案例。其中,通过社会整合,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党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贯彻落实,为城市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
袁志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