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新
作品数:
1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长安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刘玉海
长安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天文地球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地壳
1篇
地壳活动
1篇
地裂缝
1篇
地面沉降
1篇
地下水
1篇
地下水开采
1篇
地质
1篇
地质效应
1篇
环境地质
1篇
环境地质效应
机构
1篇
长安大学
作者
1篇
刘玉海
1篇
陈志新
传媒
1篇
中国地质灾害...
年份
1篇
199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
被引量:5
1998年
大同市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面沉降始于80年代初,大约在此后的10年中,随着地下水采量逐年增加,地面沉降不断加剧。1988~1993年通过建立控制面积400km2、网点80个的I等形变水准网,监测到平均沉降速率为17~23mm/a,5年累计最大沉降量达124mm,地面沉降面积达160km2。从其成因看,它包括了人工抽水土层压密、区域地壳构造下降和相邻区断层活动的牵引作用三者叠加的结果,其中抽水占主导地位。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强烈地加剧了地裂缝活动,形成了与地面沉降相伴生的灾害性环境地质效应。自1983年以来全大同市产生了8条地裂缝,总长达24余km,并且较集中地分布在地面沉降中心区或边缘带以内,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刘玉海
陈志新
牛富俊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壳活动
地裂缝
环境地质
地下水开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