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秋平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动词
  • 3篇地图
  • 3篇地图模型
  • 3篇语义
  • 3篇汉语
  • 2篇新加坡华语
  • 2篇语法
  • 2篇双及物结构
  • 2篇助动词
  • 2篇给予动词
  • 2篇方言
  • 1篇语法分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义演变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史
  • 1篇粤方言
  • 1篇韵语
  • 1篇认知语法

机构

  • 6篇新加坡国立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潘秋平
  • 1篇张敏
  • 1篇项梦冰

传媒

  • 3篇语言学论丛
  • 2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汉语史学报
  • 1篇第十届国际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语义地图看五味之词的语义演变被引量:1
2017年
Haspelmath(2003)所提出的'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虽着重讨论如何从共时的多义现象勾勒出普遍的概念空间,也为研究语义演变的规律提供新的分析手段。这些研究成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都把重点放在虚词上,而词汇既然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我们当然也不能忽略对实词的语义演变规律的探讨。本文以五味之词来讨论实词的语义演变规律。这里所谓的语义演变着重于实词非虚化的语义演变现象。
潘秋平张家敏
关键词:语义演变
粤方言给予义双宾语结构的来源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粤方言的给予义双宾语结构的形成过程。文章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1)粤方言给予义双宾语结构是否透过省略与格介词而发展出来?(2)如果是,被省略的与格介词是什么?文章以1828~1941年的粤语历时材料...
潘秋平
关键词:粤方言双及物结构给予动词
文献传递
语义地图模型与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是语言类型学界近三十年来逐步发展出来的一种分析工具。它通过对人类语言进行比较,试图回答人类语言的结构如何能在具有共性的基础上又体现个性。换言之,这套理论探索了语言变异的限制,并相信这种限制并不体现在语言的形式上,而是在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配搭关系上。本文的内容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总结这套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成果和应用前景;二是突出语义地图模型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潘秋平张敏
关键词:汉语方言历史语法类型学
从认知语法看上古汉语的“于”
2008年
介词"于"在上古汉语中有许多语法功能,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迄今仍未有效地对它的语法功能做出一个统一解释。近十多年,认知语言学的茁壮发展为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尝试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内对"于"的介词意义和语法功能进行分析,以期从一个理论高度给这个语素进行统一解释,进而为解决汉语语法史中的一些难题提出初步的建议。
潘秋平
关键词:认知语法
从语义地图模型看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在潘秋平(2018)的基础上,立足于情态概念空间,重新分析文献中所记载的新加坡华语的"会"的用例,并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华语的"会"的可能来源和形成机制。
潘秋平
关键词:助动词新加坡华语
连城新泉客家话的给予动词和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2020年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境内主要通行客家话,划归客家话汀州片.关于连城新泉客家话的语法描写,最重要的是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1997).随着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我们对一些语法范畴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尝试在项梦冰(1997)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一部分的语法范畴进行调查及重新描写,以期能进一步促进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是重新描写连城新泉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潘秋平项梦冰
关键词:给予动词双及物结构
新加坡华语助动词“会”分析框架之建立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分析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关于这个助动词,不少早期研究新加坡华语语法的学者虽已对它做了描写和分析,但迄今它的整体面貌仍不是很清楚。本文首先说明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引入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这种跨语言比较的工具以期解决由偏侧关系所造成的研究困难,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文献中的语料,进一步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了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华语"会"的产生机制。
潘秋平
关键词:新加坡华语助动词
语法分析的取向和范畴再探——陈保亚《当代语言学》所引发的思考
2014年
本文根据陈保亚《当代语言学》的讨论对语法分析的理论取向和所应设立的语法范畴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词和句式或许并非截然二分,而一旦我们采取这个观点,语法分析中把记忆和规则二分的格局或许也须重新思考,而这也促使我们对《当代语言学》中的"平行周遍"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由于语素在《当代语言学》中是个重要的语法范畴,本文最后也讨论了语素提取中的剩余语素问题。
潘秋平
关键词:语法分析认知语言学句式
《管子》韵语及成书年代初探被引量:6
2007年
从语言的角度来讨论《管子》的年代是一个尚未全面开展的工作。要为《管子》断代,必须从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方面对《管子》的语言现象进行全面和透彻的描写。这篇论文是一个初步的努力,希望透过《管子》里的韵文,对这本书的语音现象进行描述,并总结其特点,进而对《管子》的成书年代做出提示。
潘秋平
关键词:韵语汉语语音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