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祎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Ru(bpy)32+掺杂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Ru(bpy)32+,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应用pH范围宽,发光效率高及电化学行为可逆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活性物.近年来,Ru(bpy)32+及其类衍...
- 高苏蒙邵一珺郑祎许思易王晓英
- 纳米二氧化硅致大鼠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观察纳米SiO2对大鼠的肺损伤作用.方法 1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6.25、12.5、25 mg/ml纳米SiO2和25 mg/ml微米SiO2组,每组30只,分别观察7、15、30、60、90 d后,各处死6只大鼠,计算肺脏脏器系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在各染尘时间点,25 mg/ml微米SiO2组与纳米SiO2组大鼠肺脏器系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25 mg/ml微米SiO2组大鼠肺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同剂量纳米Si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SiO2组肺脏器系数增加,各剂量纳米SiO2组大鼠肺脏器系数降低,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微米SiO2组随着染尘时间的延长,肺内逐渐形成细胞性结节并融合成细胞纤维性结节;25 mg/ml纳米SiO2组染尘早期呈局灶性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后期则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透射电镜下可见25mg/ml微米SiO2组及纳米SiO2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嗜锇板层小体异常,间质中胶原及弹力纤维增生.结论 纳米SiO2颗粒暴露可致大鼠肺组织损伤,早期以炎症为主,后期则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不同于微米SiO2所致结节性肺纤维化,其致纤维化能力较同浓度微米SiO2弱.
- 张迎建李文超郑祎王雪菲李甘云杨红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肺纤维化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