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颖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预后
  • 4篇代谢
  • 4篇代谢异常
  • 4篇血糖
  • 4篇糖代谢
  • 4篇糖代谢异常
  • 4篇糖耐量
  • 4篇糖耐量受损
  • 4篇空腹
  • 4篇空腹血
  • 4篇空腹血糖
  • 4篇冠脉
  • 3篇动脉
  • 3篇近期预后
  • 3篇空腹血糖受损
  • 3篇病变
  • 2篇心病
  • 2篇远期
  • 2篇远期预后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12篇徐颖杰
  • 5篇岳静雯
  • 4篇蒋利
  • 4篇王寅
  • 3篇朱频
  • 3篇蒋利
  • 2篇叶永刚
  • 2篇沈泽宁
  • 2篇王寅
  • 2篇王栋
  • 2篇叶永刚
  • 1篇罗瑞萍
  • 1篇邱朝晖
  • 1篇金燕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代谢正常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随访3年内的糖代谢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对糖耐量正常(NGM)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310例NGM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出院后定期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每6个月行简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280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率达90.3%,平均随访时间为(22.7±13.4)个月。新发生糖调节受损(IGR)32例[IGR组,包括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IFG)和IGT+IFG],占11.4%,发生率为6.04/100人年;新发生糖尿病(DM)45例(DM组),占16.1%,发生率为8.50/100人年;NGM 203例(NGM组),占72.5%。IGR组、DM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40.6%(13/32)、46.7%(21/45),均显著高于NGM组的23.2%(47/203,P值分别<0.05、0.01),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47)、男性(β=1.496)、心肌梗死(β=1.036)和糖代谢异常(β=0.818)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0.01、0.05)。结论 27.5%的NGM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在约3年的随访期间出现糖代谢异常,其预后差于NGM者,持续监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糖代谢情况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瑞萍蒋利徐颖杰岳静雯沈泽宁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预后
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空腹血糖(FB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623例,根据CRP检测结果和FBG检测结果分为4组:A组(FBG正常,CRP正常)、B组(FBG正常,CRP升高)、C组(FBG升高,CRP正常)及D组(FBG与CRP均升高)。观察患者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危险因素。结果与A组相比,其他3组MACE发生率均显著增加。高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FBG升高、CRP升高都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 FBG升高及CRP水平升高与ACS患者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二者都升高者,近期预后差。
叶永刚蒋利王寅徐颖杰岳静雯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心血管事件近期预后
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动态血压水平。将入选患者按血浆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n=56)和高Hcy组(n=54),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生化、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将入选患者按照血压不同昼夜节律分为非杓型组(n=45)、杓型组(n=40)、极度杓型组(n=10)、反杓型组(n=15),对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Hcy、血生化进行比较。对患者血浆Hcy与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Hcy组男性比例较正常Hcy组高(P<0.001);高Hcy组患者白昼、夜间、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较正常Hcy组高(P<0.05);高Hcy组高密度脂蛋白较正常Hcy组低(P=0.036),高Hcy组血肌酐水平较正常Hcy组高(P=0.001)。反杓型组患者血浆Hcy较其他3组高(P=0.001)。患者血浆Hcy与白昼、夜间、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线性相关(P<0.05);血浆Hcy与血压变异、变异系数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血浆Hcy水平可能与高血压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有关,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降低血浆Hcy水平。
何菁蒋利顾北音徐颖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昼夜节律
基于CIM/WBEM的策略引擎研究与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CIM/WBEM的策略引擎实现模型,充分利用和结合了CIM/WBEM对于网络设备统一管理的能力,以及策略管理的优势,从而实现了一个强大、实用的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 文章首先介绍了CIM/WBEM网...
徐颖杰
关键词:网络管理公共信息模型企业管理管理策略
糖代谢异常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冠脉病变程度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ACS患者并行冠脉造影310例,对其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对所有未确诊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以上结果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90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70例)、糖耐量受损组(IGT组,69例)和糖尿病组(DM组,8l例)。观察1个月内各组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IGT组Gensini评分(63.63+28.41),高于血糖正常组(47.60-±-26.34)及IFG组(50.34-±-25.54)(均P<0.01)。DM组Gensini评分(65.64t29.04),高于血糖正常组(47.60+26.34)及IFG组(50.34+25.54)(均P<0.01)。IGT组的Gensini评分对照DM组的Gensini评分、血糖正常组的Gensini评分对照IFG组的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糖正常组相比,DM组和IGT组的临床事件(61.7%、62.3%vs 30.0%,均P<0.01)、全因死亡发生生率均增高(14.8%、14.5%vs 5.56%,均P<0.05);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FG组的临床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合并糖耐量受损近期预后较差,且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叶永刚王寅徐颖杰蒋利邱朝晖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GENSINI评分老年预后
骨量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骨量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CHD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比较2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BMD),并分析IMT与BMD的相关性。同时根据BMD分为正常骨量亚组、低骨量亚组及骨质疏松症(0P)亚组,随访1年,分析各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增厚组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的BMD值均显著下降(t=3.40、3.93、5.22、5.03,P<0.01),O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36,P<0.05)。与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血钙明显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β)明显升高(t=8.32、5.21、2.08、3.02、4.85,P<0.05)。老年CHD患者颈动脉IMT值与L2~4、股骨颈、Ward's三角、Troch的BMD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53、-0.58、-0.41、-0.47,P<0.05)。低骨量亚组、OP亚组MACEs发生率分别为32.1%、46.2%,明显高于正常骨量亚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5,P<0.05);低骨量亚组与OP亚组MACE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普遍存在骨量水平偏低,对有颈动脉IMT增厚者加强BMD检测有助于改善老年CHD患者的预后。
孙承功王寅朱频徐颖杰王栋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骨量预后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合理疗程探讨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收住我院心内科确诊的NSTEMI患者共221例,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10例)和长疗程组(11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短疗程组给予磺达肝癸钠一日2.5 mg,持续3 d;长疗程组给予磺达肝癸钠一日2.5 mg,持续7 d。观察治疗30 d内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器官再次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例数,同时统计两组出血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器官再次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但短疗程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长疗程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NSTEMI,3 d疗程的有效性不劣于7 d疗程。同时,短疗程组的出血事件较长疗程组少,安全性更高。
徐颖杰王寅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
糖耐量受损对冠心病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探讨糖耐量受损对于冠心病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明确早期评估患者糖耐量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8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240)、空腹血糖受损(IFG)组(n=115),糖耐量受损(IGT)组(n=204)、糖尿病(DM)组(n=319),观察一个月内各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随访30天后存活患者,定期电话或临床随访患者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30天内的非致命心梗(3.75%对11.76%和12.54%;P<0.05,P<0.01)、再次血运重建(1.67%对4.9%和5.01%;P均<0.05)、全因死亡(2.5%对9.31%和10.97%;P<0.05,P<0.01)及MACE(7.92%对25.49%和28.53%;P<0.05,P<0.01)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远期预后结果显示,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再次血运重建(18.88%对35.52%和32.38%;P均<0.01)、全因死亡(2.58%对8.20%和10.32%;P均<0.01)及MACE事件(25.75%对50.27%和51.96%;P均<0.01)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DM组的非致命性心梗发生率亦较血糖正常组显著增高(9.25%对4.25%,P<0.05)。IGT组与DM组临床预后情况相似(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IGT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合并DM者相似,其近期及远期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
徐颖杰王寅叶永刚蒋利
关键词: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预后
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53例ACS住院患者,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n=132)、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组(n=81)、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组(n=89)、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n=151),定期电话或临床随访患者远期预后情况,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病死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无事件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而IF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糖正常组(27.27%)相比,IGT、DM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增加(44.94%,49.01%;P值均<0.05);而IFG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0%,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血运重建史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中合并IGT或DM者远期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对于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其血糖代谢情况。
叶永刚蒋利徐颖杰岳静雯朱频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远期预后
根据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标准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根据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标准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肺血管造影(CTPA)对367例疑似APE患者进行诊断,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传统临界值标准(500μg/L)和根据年龄校正的临界值标准[(年龄×10)μg/L]对诊断APE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367例疑似APE患者中,共确诊64例,检出率为17.4%。APE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为(2108.5±335.9)μg/L,显著高于非APE患者D-二聚体浓度(486.8±65.2)μg/L(t=27.61,P<0.05);年龄≥60岁的APE患者D-二聚体浓度为(2931.8±509.4)μg/L,显著高于年龄<60岁的APE患者D-二聚体浓度(1806.1±319.6)μg/L(t=10.77,P<0.05)。根据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诊断APE的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较传统D-二聚体临界值显著升高(P<0.05);两种临界值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的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根据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标准可提高其对APE的诊断效率,减少漏诊,尤其适用于50岁以上人群。
孙承功金燕朱频徐颖杰王栋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D-二聚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