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平
- 作品数:50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锥形束CT叠加口内扫描法与锥形束CT影像法测量牙龈厚度的一致性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牙龈厚度是判定牙龈表型的重要指标,正确评估牙龈表型有助于牙周手术、种植体植入术、正畸治疗的顺利开展,寻找一种舒适、精准、方便的牙龈厚度测量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法与口内扫描叠加锥形束CT资料(digital intraoral scanners and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DIS-CBCT)数字化法测量牙龈厚度、判定牙龈厚薄的一致性。方法:招募上颌牙列完整志愿者20名,男性10名,女性10名。分别采用CBCT影像法与DIS-CBCT叠加法测量共计160个牙位颊侧龈缘下2 mm牙龈厚度并判定牙龈厚薄。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牙龈厚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Itman图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牙龈厚度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Kappa值分析两种方法判定牙龈厚薄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①CBCT影像法和DIS-CBCT叠加法测得的牙龈厚度分别为(1.47±0.39)mm,(1.42±0.36)mm(t=5.673,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牙龈厚度结果呈正相关(r=0.968,P<0.001);③CBCT影像法测量者内部ICC值为0.982,0.980,测量者之间为0.984;DIS-CBCT叠加法测量者内部ICC值为0.984,0.941,测量者之间为0.964,P<0.001;④两种方法测量牙龈厚度结果组间ICC值为0.967,P<0.001;Bland-AI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牙龈厚度有4.37%(7/160)的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范围以外;⑤CBCT影像法测量值判定厚、薄龈的牙位数分别为71,89例,DIS-CBCT叠加法测量值判定厚、薄龈的牙位数分别为59,101例;两种方法判定牙龈厚薄组间Kappa值为0.845,P<0.001;⑥结果表明,CBCT影像法和DIS-CBCT叠加法用于龈缘下2 mm牙龈厚度测量存在差异,但相关性极强,测量牙龈厚度的可重复性、一致性均较高,用于判定牙龈厚薄时一致性较好。
- 宋艺蔚林祥祥张佳男陈珏卢海平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 张应力、Runx2表达与髁突发育被引量:2
- 2022年
- 下颌髁突软骨为下颌骨生长发育的重要生长区之一,其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认为张应力作用可促进髁突软骨内成骨,而Runx2基因表达与髁突软骨内成骨也密切相关。本文就张应力及Runx2表达与髁突发育之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邵佳琪卢海平
- 关键词:RUNX2髁突
- 正畸患者上颌前牙区牙根吸收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1]发生率高达73%~98%,其中严重吸收占15%~19%[2],好发原因包括其解剖形态以及移动范围在治疗中高于其他牙位。正畸治疗后的少量牙根吸收可接受,但严重的牙根吸收可能影响治疗结果和牙齿寿命。由于正畸引起的牙根吸收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个体差异显著。
- 李亦方汤秀春张佳男卢海平
- 关键词:牙根吸收病因机制易感因素上颌前牙正畸患者牙位
- 下颌侧切牙缺失前牙根吸收高角前突患者的正畸再治疗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介绍1例正畸再治疗病例,患者高角前突,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13埋伏阻生,24、32缺失,无剩余间隙。经完善的矫治设计及有效的牙齿移动控制,最终面型改善,咬合良好。
- 夏珏瑶卢海平张佳男张赞赞
- 关键词:前突牙根吸收先天缺失
- 固定功能矫治器对上气道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骨性Ⅱ类错[牙合]为临床常见错[牙合]畸形,可影响上气道尺寸和通气量,引起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固定功能矫治器将处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下颌向前牵引,从而增加患者上气道尺寸和通气量,达到改善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固定功能矫治器的分类及上气道相关研究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固定功能矫治器对上气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
- 常宁卢海平林炯朱睿杨
- 关键词:固定功能矫治器上气道
- 应用阻生磨牙竖直器矫正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阻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阻生磨牙竖直器配合使用阻生磨牙直立牙挺辅助矫治近中倾斜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检验其疗效。方法选择9名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阻生患者使用阻生磨牙竖直器配合使用阻生磨牙直立牙挺进行正畸治疗,共有15颗下领阻生齿需要治疗。测量矫治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下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对比分析矫治前后倾斜角度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长轴与下颌升支后缘切线、双侧乙状切迹最下缘连线及双侧突顶点连线交角,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矫治前后角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1)。结果全部患者矫治效果良好,近中倾斜阻生的第三磨牙实现直立。第二、三磨牙的夹角倾斜度平均减少(55.47±22.07)°,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阻生磨牙竖直器配合使用阻生磨牙直立牙挺是一种竖直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 金晶卢海平俞沣洋邵佳琪胡佳安李强
- 关键词:阻生齿正畸治疗
- 表面喷砂支抗种植体负载作用下远期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和骨形态学评价
- 张佳男卢海平包熙晨施源
- 青少年上牙弓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上前牙区牙槽骨改建的CBCT随访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青少年上牙弓前突患者拔牙治疗后以及经两年恢复期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纳入15例青少年上牙弓前突患者,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后利用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治疗前(T0),治疗后(T1),保持两年后(T2)拍摄CBCT片,用DophinImaging多平面重建后分别测量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各测量位点牙槽骨厚度(ABA),测量点分别为:釉-牙骨质界下3 mm(CEJ-3 mm)处、牙根颈部、中部、根尖部,分别记为TAC、TA1、TA2、TA3。各牙唇腭侧牙槽嵴顶到CEJ高度(BH)分别记为BCL、BCP,不同阶段间变化量记为Δ。经头颅标志点重叠后测量上颌中切牙水平内收量及垂直压低量,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0-T1期,仅尖牙唇侧BH增加,余均减少。T1-T2期,中切牙及侧切牙腭侧有显著增加。T0-T2阶段,中切牙唇侧BH较治疗前增加。T0-T1阶段,各牙TA1、TA2减少,TA3增加。T1-T2期,中切牙及侧切牙TAC增加。T0-T2期,各牙TA1减少。T0-T1期,牙齿水平内收量与ΔBCP呈显著相关,其次是ΔTA3。T0-T2期,ΔBCP、ΔTA2、ΔTA3与牙齿水平内收量呈现低度负相关。T0-T1期,牙齿压低量与ΔTAC呈显著正相关,其次是与ΔTA3、ΔTA1呈低度相关。结论:青少年上牙弓前突患者在拔牙矫治期牙齿的垂直压低量和水平内收量与保持期牙根周围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在保持期牙槽骨厚度增加,高度恢复。
- 夏珏瑶张赞赞钟冲金晶俞沣洋张佳男方群智卢海平
- 关键词:牙槽骨改建正畸学前牙CBCT
- 优化口腔医学实验课程 增强口腔本科生临床实习自信心被引量:1
- 2013年
- 探讨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自信心的培养。剖析口腔医学生对于临床实习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优化口腔实验课程,注重临床化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环境,增强学生的接诊信心,有助于实现学生从实验课到临床实习的平稳过渡。
- 霍光卢海平陈建治石卓瑾
-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自信心
- 基于PBL的口腔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探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构建口腔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奠定基础。方法: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2013、2014共3个年级的18名研究生纳入研究,在《口腔临床学》的教学中,将研究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通过对研究生的PBL满意度调查,并比较2组课程测试成绩,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结果:研究生对PBL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88.9%。比较两组课程测试成绩,PBL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口腔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要求。
- 陈建治卢海平冯剑颖谷志远
-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