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生军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局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修井
  • 2篇压井
  • 2篇压井液
  • 2篇暂堵
  • 2篇深水平井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普光气田
  • 2篇气田
  • 2篇防卡
  • 2篇超深
  • 2篇超深水平井
  • 1篇电解质
  • 1篇修井工艺
  • 1篇盐水
  • 1篇找漏
  • 1篇水基
  • 1篇水基泥浆
  • 1篇水井
  • 1篇套管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2篇西南石油局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四川仁智油田...

作者

  • 6篇任生军
  • 4篇丁洁茵
  • 3篇王均
  • 3篇范小波
  • 2篇姚金兵
  • 2篇李学平
  • 2篇丁洁茵
  • 1篇陈职
  • 1篇陈科
  • 1篇傅伟
  • 1篇王宁
  • 1篇蒋才军
  • 1篇李磊
  • 1篇高智
  • 1篇傅伟
  • 1篇张俊松
  • 1篇范小波
  • 1篇吴志国

传媒

  • 2篇钻采工艺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暂堵后防卡技术研究
普光气田储层普遍具有埋藏深、硫化氢含量高、产量大等特点,该气田中的超深水平井存在储层跨度大、水平段长、摩阻高、循环过程中低边无法有效循环到位、射孔后筛管以下井段无法建立循环、暂堵施工后水平段残留大量暂堵浆等问题,常常造成...
范小波任生军丁洁茵王均傅伟姚金兵
关键词: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暂堵压井液
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暂堵后防卡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普光气田储层普遍具有埋藏深、硫化氢含量高、产量大等特点,该气田中的超深水平井存在储层跨度大、水平段长、摩阻高、循环过程中低边无法有效循环到位、射孔后筛管以下井段无法建立循环、暂堵施工后水平段残留大量暂堵浆等问题,常常造成完井管柱下入途中遇阻卡等复杂情况。暂堵后防卡技术旨在通过对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射孔暂堵后的暂堵浆排出方式、使用的压井液性能等方面展开优化研究,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超深水平井暂堵后防卡技术,保证普光气田的有效开发,并为该类川东北地区水平井的开发作业提供参考。
范小波任生军丁洁茵王均傅伟姚金兵
关键词: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暂堵压井液
平落4盐水井修井工艺
2012年
盐水井因其高浓度卤水的特有性质,井内管柱及套管腐蚀严重、井内盐结晶严重,通常造成压井、找鱼顶、磨铣、套铣、打捞和倒扣等修井作业困难。平落4井氯化钾含量48%,卤水处于过饱和状态,并且修井前井内情况极其复杂。文章讨论了平落4井的修井难点、修井方案及技术措施,并结合现场实际修井情况进行了针对性深入分析总结,为类似卤水井修井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任生军丁洁茵李学平陈科王宁陈职
关键词:卤水找漏打捞
大邑401井修井套管回接工艺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深井、超深井在钻井过程中由于井身结构、水泥浆密度和套管柱抗拉强度的限制,多采取将油层套管悬挂于技术套管上,后将油层套管回接至井口的固井技术。文章介绍了套管回接原理、回接工具以及从修井到固井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固井问题,着重介绍了磨铣回接筒、下插回接插头及套管回接固井的难点、技术及现场的实际应用,对类似修井套管回接固井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任生军李磊丁洁茵王均蒋才军范小波
关键词:修井套管回接
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技术被引量:9
2012年
在四川高压气井开发过程中常用桥塞进行临时封隔高压地层,后期施工需要钻开桥塞时,由于桥塞下部存在着与地层压力相当的上顶力,在钻开此类高压气井桥塞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及井控风险,严重阻碍了高压天然气井的勘探开发。为迫切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对高压气井钻磨桥塞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压气井钻磨桥塞的风险及难点,提出使用套压释放压力技术、防钻具上顶井口装置、钻具组合优化技术、钻磨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等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钻磨高压气井桥塞时的井控、管串上顶、卡钻、桥塞随钻具转动及套管损伤的风险,并成功运用于CXX井和YBL井,为类似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任生军丁洁茵李学平范小波吴志国高智张俊松
关键词:高压气井桥塞欠平衡井口装置钻具组合
超高密度水基泥浆的研究及应用
2013年
超高密度水基泥浆固相含量高,流变性难以控制,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矛盾较大,尤其是在使用常规加重剂重晶石的情况下,泥浆密度达到2.50g/cm3以后,固相含量超过50%,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其难以调和。根据泥浆中引入高浓度复合电解质提高体系的固相容量限的机理,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形成了1套成熟的采用常规重晶石作为唯一加重材料的超高密度水基泥浆成果配方(密度达到2.55~2.74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其固相含量大于50%,各项性能参数优良,并成功应用于LG62井的钻井施工,该成果配方的成功研究为川渝地区超高压井的钻探开发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任生军丁洁茵罗宇峰喻小菲
关键词:超高密度泥浆流变性复合电解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