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尾恶性肿瘤被引量:2
- 1997年
- 阑尾恶性肿瘤21例,其中阑尾类癌14例,阑尾腺癌4例,阑尾淋巴肉瘤2例,囊肿型阑尾癌1例。21例中进行单纯阑尾切除16例,二期右半结肠切除5例。随访5~10年,生存率均为905%。作者认为术中如疑为阑尾恶性肿瘤,应做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以明确其病理类型;对诊断明确者,视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有选择性地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以提高手术预后。
- 马毅施松
- 关键词:阑尾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 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与诊治体会
- 1993年
- 临床资料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18~56岁,多数在20~40岁之间。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原因计车祸5例、坠落伤5例、跌碰伤3例、拳击伤4例、砸伤1例。合并肾挫伤2例、肋骨骨折4例、骨盆骨折1例、脑挫伤2例。受伤至脾破裂出现时间2~4天者5例,5~10天者11例,10天以上者2例。入院时均有腹痛及不同程度的贫血,有明显休克征象者9例。15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3例做了B超或CT检查。
- 房淑彬施松
- 关键词:延迟性脾破裂闭合性损伤拳击伤脾部分切除全脾切除脾修补术
- 残胃癌的早期诊治22例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手术处理方式。方法 总结 2 2例临床资料 ,对比胃镜和钡餐对早期残胃癌的诊断价值 ,针对术中探查及采用的不同术式 ,观察其预后。结果 胃镜对早期残胃癌的确诊率达 90 % ,而钡餐甚低 ,残胃联合脏器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胃术后 5年开始胃镜定期普查是残胃癌早期获诊的关键 。
- 施松孔群
- 关键词:残胃癌
- 胃嗜酸性肉芽肿(附22例报告)被引量:5
- 1999年
- 为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和临床处理,作者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胃嗜酸性肉芽肿22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术14例,胃次全切除术6例,全胃切除术1例,胃癌根治术1例。随访1~10年,死亡1例,此例曾于首次手术时发现合并胃癌,术后4年死于胃癌复发伴广泛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2年、6年因出现远期并发症而再次手术;其余病例随访中均恢复满意。作者认为,提高本病的胃镜诊断水平是减少术前误诊的关键,手术切除的范围主要依靠病灶的大小和分型,一般无需行广泛切除。
- 马毅施松孟刚
- 关键词:胃嗜酸性肉芽肿外科手术
- 影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术中术后有关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5年间收治的31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表现、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例并发出血,及时处理后无后遗症;3例手足抽搐,2周后恢复;5例声音嘶哑,咳呛1例,3月后完全恢复;呼吸困难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甲状腺危象或死亡病例。结论术者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术中操作细致,处理手段正确,甲状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 陈剑平王亚兵方芳盛勇施松陈斌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 64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64例TMC。结果 18例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6例外院术后病理确诊来我院行根治术,40例因求治甲状腺其他疾病而被发现;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术后予以优甲乐口服;1例行甲状腺患侧叶切除患者2年随诊时发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仍健在。结论 TMC女性发病较高,以单侧为主;对临床单发结节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需引起重视,定期观察;超声检查在TMC的诊断中具有优势,能够早期发现,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必不可少;合理的术式能避免过度治疗;恰当的术后治疗,能防止复发。
- 方芳陈剑平施松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高分辨率超声外科手术冰冻切片
- 延迟性脾破裂45例的诊治体会
- 1999年
- 我院自1985年至1996年,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4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0岁以下5例,21岁~40岁25例,41岁~60岁11例,61岁以上4例。受伤原因:坠落伤7例,拳击伤17例,跌碰伤5例,砸伤5例,车祸10例,原因不明确1例。
- 施松马毅孔群
- 关键词:延迟性脾破裂诊治方法受伤原因脾修补组织移植术脾损伤
- 婴幼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162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征、操作方法和中转手术的时机。方法 对我院 1 993~ 1 998年 5年间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婴幼儿肠套叠 1 6 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位成功者 1 48例 ,成功率为 91 .4% ,其余 1 4例中转手术治疗。随访 1~ 5年 ,预后良好。结论 空气灌肠复位是婴幼儿肠套叠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应谨慎把握其适应证 ,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不应轻易放弃而过早手术。但对病程较长 ,伴有腹膜炎体征或复位失败者 ,须及时手术治疗。
- 马毅王爱勇施松
-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灌肠X线透视
- 胃类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对1980~2000年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胃类癌2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中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3例术中经快速病理诊断,1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全组均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局部切除,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例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1例为全胃切除术,1例做了全胃切除加肝左叶切除术。随访1~10年,死亡9例,其中6例死于类癌复发伴广泛转移;1例伴有胃腺癌者死于胃腺癌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经支气管镜证实合并支气管类癌,而后死于肝转移。结论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是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
- 马毅孟刚施松张应开
- 关键词:胃肿瘤类癌瘤病理学
- 乳腺肌上皮癌1例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诊治方法。方法:2012年10月我科收治1例右侧乳腺肿块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予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予止血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及术后化疗。结果:术后病理示ER(-)、PR(-)、c-erbB-2(-)、S-100蛋白部分(+)、P63(+)、SMA(+),符合乳腺肌上皮癌病理特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乳腺肌上皮癌为少见病例,通过乳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肌上皮癌的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及生存率尚需进一步研究及观察。
- 李琴施松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肌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