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海元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治疗近视
  • 1篇屈光
  • 1篇屈光度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磨镶术
  • 1篇近视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原位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篇角膜
  • 1篇角膜磨镶术

机构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辛延峰
  • 1篇徐平儿
  • 1篇阮芬儿
  • 1篇张暹梅
  • 1篇冯海元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二年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2年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500例996只近视眼进行LASIK治疗,按术前预矫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1.50—6.00D,Ⅱ组:-6.10—10.00D,Ⅲ组:-10.10—14.00D,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2年,Ⅰ组:裸眼视力≥0.5和≥1.0分别为100%和96.03%,术后屈光度±0.50D、±1.00D以内者分别占87.03%和94.98%,术后散光±1.00D以内者占97.91%。Ⅱ组:裸眼视力≥0.5和≥1.0分别为100%和84.12%,术后屈光度±0.50D、±1.00D以内者分别占83.89%和91.00%,术后散光±1.00D以内者占94.79%。Ⅲ组:裸眼视力≥0.5和≥1.0分别为89.58%和75.00%,术后屈光度±0.50D、±1.00D以内者分别占64.58%和76.04%,术后散光±1.00D以内者占87.50%。结论采用LASIK治疗近视具有良好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张暹梅辛延峰冯海元阮芬儿徐平儿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屈光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