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洲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受体
  • 3篇鼠模型
  • 3篇缺血
  • 3篇组胺H4受体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脑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大鼠模型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清
  • 1篇血症
  • 1篇酸血症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刘小洲
  • 4篇张兆辉
  • 2篇刘启兵
  • 2篇张临洪
  • 1篇杨燕
  • 1篇欧阳存
  • 1篇熊莉君

传媒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68例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早期(症状加重3 h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治疗,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观察使用替罗非班前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使用替罗非班治疗2周后,前循环脑梗死组有效率为75.00%,后循环脑梗死组为71.43%,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与使用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并发症并未明显增加。结论:替罗非班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可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
刘小洲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
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伴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60万单位,空腹口服,每日3次,连用30天,观察疗效和安全性。两组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30天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5);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尿隐血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刘小洲张临洪
关键词:脑梗死蚓激酶氯吡格雷
组胺H4受体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中枢内的表达
<正>目的:观察组胺H4受体在大鼠中枢内的表达,以及在制作成功的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中枢内的表达和量的变化,以探讨慢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以及组胺H4受体在其中的作用。
刘小洲张兆辉
文献传递
普罗布考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将6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其中普罗布考组(32例),常规治疗组(30例),用酶谱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1)普罗布考组治疗2周后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2周后普罗布考组血清MMP-9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降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水平,可能因此抑制了血-脑屏障的早期开放和脑水肿,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防止脑梗死出血转化和再发。
刘启兵张兆辉欧阳存刘小洲
关键词: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胺H4受体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海马内的表达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海马内一种新型组胺受体-H4受体的表达。方法通过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在慢性脑缺血组和对照组中海马内H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在8周以后的成功慢性脑缺血模型中海马内H4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脑缺血模型中海马内H4受体表达减少,并可能引起组胺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作用减弱。
刘小洲张兆辉刘启兵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RT-PCR海马
组胺H4受体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中枢内的表达
<正>目的:观察组胺H4受体在大鼠中枢内的表达,以及在制作成功的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中枢内的表达和量的变化,以探讨慢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以及组胺H4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刘小洲张兆辉
文献传递
中年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年脑梗死患者基线高尿酸血症与1年内脑梗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53例1周内首发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3)及正常尿酸组(n=190),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2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1年内脑梗死复发比例。结果 2组患者中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冠心病、心房纤颤、吸烟、饮酒、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尿蛋白定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提示血尿酸与TC、TG具有相关性(r=0.378、0.302,P<0.05)。1年内复发26例,总体复发率为10.3%,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为17.5%(11/63),正常尿酸组为7.9%(15/190),通过Kaplan-Meier法(乘积极限法)分析提示,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88,P=0.027)。结论中年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基线高尿酸血症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因此应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脑梗死复发。
杨燕张临洪熊莉君刘小洲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脑梗死复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