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清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保胎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以7d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至妊娠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E2、P、β-HCG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及腰酸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妊娠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用药前后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亦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辅助中西药物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志清吴克明
-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中药穴位敷贴肾虚型
- 天麻钩藤饮基于HPO轴治疗肝阳上亢型经行头痛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观察经行头痛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60例在厦门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确诊的肝阳上亢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天麻钩藤饮口服,两组均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c releasing hormone,GnR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孕激素(progesterone,P)、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催乳素(prolactin,PRL)、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P、T、PRL均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LH、FSH、E2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E2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天麻钩藤饮均可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提升Gn RH、LH、FSH、E2的水平,口服天麻钩藤饮E2的水平提升更明显。
- 吴俞虹陈锦红王玲刘萍萍吴涢婷郭志清
- 关键词:经行头痛肝阳上亢型天麻钩藤饮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
- 先兆流产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和)下腹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停经周数与子宫大小相符,妊娠尚有希望继续者。先兆流产属中医学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中医...
- 吴涢婷陈锦红刘萍萍吴俞虹郭志清
- 28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候及病因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28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病因及病理情况,为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候及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科住院的28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入院时即依据四诊合参,判定中医证候,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采用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进行病因分类,并统计分析各病因、病理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28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候以实证最多,虚实夹杂次之,虚证最少。实证以血瘀、气滞血瘀、血瘀化热为主,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肾虚血瘀、气血两虚夹瘀为主,虚证以气血两虚、肾虚、脾肾两虚为主。病因累计频数以AUB-O、AUB-P、AUB-L占比最多,各种病因的中医证候分布绝大多数与血瘀相关(占比96.78%)。病理分类以良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病理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血瘀最多见。结论28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候以实证为主。病因累计频数以AUB-O、AUB-P、AUB-L占比最多,各种病因的中医证候分布绝大多数与血瘀相关。各种证候的病理分类均以良性为主,以其它证候组占比最多。病理为不典型增生、恶性的中医证候以血瘀占比最多。
- 吴俞虹郭志清刘萍萍吴涢婷王玲陈锦红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中医证候病因病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临床观察
- 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胸外科及妇科常见的一种以乳房为发病部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哺乳时乳头被婴儿吸吮,常常会造成皮肤的皲裂、擦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易感细菌由擦伤创面乘虚而人,沿着患者的乳腺导管、淋巴管进人...
- 郭志清陈锦红刘萍萍吴俞虹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进展
- 本文以妊娠恶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针刺、灸法、耳穴按压、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中药熏洗、保留灌肠、拔火罐等方法对该病的治疗,临床观察可见对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陈锦红吴涢婷郭志清
- 关键词:妊娠恶阻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敷法对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敷,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乳房胀痛评分。结果:随用药时间的持续,治疗组患者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房胀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调节C反应蛋白水平。
- 郭志清吴俞虹刘萍萍陈锦红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妊娠早期大约有一半的孕妇会有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多起始于妊娠40 d 左右,以妊娠2个月为最剧,孕3个月时,超过2/3的孕吐患者能自然好转,但临床上其中约有一成左右的妊娠恶阻患者呕吐时间超过20周,甚至持续到分娩,表现为恶心择食,甚至食入即吐,不能饮食,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甚至肝、肾损伤或并发 wernicke 脑病[1]。严重影响孕妇、胎儿的健康,值得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鼓励进食、补液调整电解质紊乱、纠酸、营养支持以预防并发症。患者一边补液一边呕吐,痛苦不堪。意志较弱不堪忍受者,或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损伤、wernicke 脑病者,只能选择终止妊娠。
- 陈锦红吴涢婷郭志清刘萍萍吴俞虹
- 关键词:妊娠恶阻中医